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关节突关节角的改变与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07-2014-07我科收治的50例L4-5单节段退变性前滑脱患者作为DLS组,另选同期50例无腰腿痛和脊椎滑脱的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且使性别、年龄与DLS组相匹配。两组均行站立位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腰椎三维CT检查,在腰椎侧位X线上测量腰椎滑脱指数;在CT矢状位图像上选取平行于L3-4、L4-5、L5-S1椎间隙上缘终板的CT横断位图像作为关节突的头侧部分;过椎弓根下缘且平行于L3-4、L4-5、L5-S1椎间隙下缘终板的CT横断图像作为关节突的尾侧部分,在横断位上进行关节突角度测量,同时在骨窗下对关节突的退变进行评估。结果 DLS组L3-4头侧关节突关节角(61.9±6.3)°大于对照组的(56.3±7.5)°,尾侧关节突关节角(57.1±6.9)°大于对照组的(51.9±6.8)°;DLS组L4-5头侧关节突关节角(55.8±5.6)°大于对照组的(50.2±6.7)°,尾侧关节突关节角(53.2±6.8)°大于对照组的(47.0±5.9)°;DLS组L5-S1头侧关节突关节角(49.1±7.8)°大于对照组的(43.9±6.9)°,尾侧关节突关节角(45.1±6.9)°大于对照组的(41.7±5.1)°,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DLS组患者L4-5头尾侧角度差值(2.1±0.8)°小于对照组的(5.0±1.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DLS组L4-5左右两侧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度(8.0±2.0)°大于对照组的(4.2±1.3)°,差异有显著性(P0.05)。按关节突关节退变等级将DLS患者分成3组,各组间滑脱指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退变等级中头、尾侧关节突关节角度差异具有显著性(r=0.457,P0.05)。结论关节突关节矢状化改变更可能是腰椎退变性滑脱发生预先存在的解剖学因素。  相似文献   
52.
近日安徽省立医院南区骨科对一名腰椎骨折的患者采用经皮穿刺微创椎弓根钉棒固定技术治疗,椎弓根螺钉通过椎旁穿刺后导针置入,伤口仅有四个1.2cm的小伤口。术后第2天即下床活动,患者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寰枢椎不稳或脱位患者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并植骨融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无椎动脉及脊髓损伤发生,术后枕颈部不适症状均不同程度消失,受损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明显。25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18±6)个月。末次随访时,无螺钉断裂、松动或移位,颈椎复位满意,无寰枢椎再移位,失稳现象发生,全部获得骨性融合;颈椎屈曲功能良好,旋转功能轻度受限。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术是治疗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4.
食管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少见类型,其发病率约占颈椎病中的2%[1,2]。目前国内外关于其治疗报道较少,近期我院采用新型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食管型颈椎病患者一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粉碎性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采用髌旁内侧显露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采用髌旁内侧显露和髌前显露手术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50例。结果50例获平均13个月随访,髌旁内侧显露组Bostman评分平均为26.8分,优良率为84.O%;髌前显露组平均为26.2分,优良率为88.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粉碎性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采用髌旁内侧显露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03-2010-12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52例,收集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中期随访的影像学指标、腰背疼痛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8个月至48个月随访,平均32个月。本组病例手术时间48±22 min,术中出血量为100±25 ml,切口长度68±5.4 mm,住院天数9±2.1 d。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前后矢状位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无一例出现医源性神经根损伤,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可靠、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