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47篇 |
免费 | 252篇 |
国内免费 | 15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4篇 |
儿科学 | 37篇 |
妇产科学 | 36篇 |
基础医学 | 263篇 |
口腔科学 | 42篇 |
临床医学 | 676篇 |
内科学 | 502篇 |
皮肤病学 | 39篇 |
神经病学 | 216篇 |
特种医学 | 24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8篇 |
外科学 | 494篇 |
综合类 | 1870篇 |
预防医学 | 1074篇 |
眼科学 | 52篇 |
药学 | 590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687篇 |
肿瘤学 | 1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86篇 |
2022年 | 110篇 |
2021年 | 132篇 |
2020年 | 125篇 |
2019年 | 105篇 |
2018年 | 94篇 |
2017年 | 77篇 |
2016年 | 103篇 |
2015年 | 106篇 |
2014年 | 259篇 |
2013年 | 222篇 |
2012年 | 260篇 |
2011年 | 237篇 |
2010年 | 301篇 |
2009年 | 314篇 |
2008年 | 267篇 |
2007年 | 326篇 |
2006年 | 348篇 |
2005年 | 363篇 |
2004年 | 337篇 |
2003年 | 228篇 |
2002年 | 190篇 |
2001年 | 198篇 |
2000年 | 254篇 |
1999年 | 246篇 |
1998年 | 221篇 |
1997年 | 222篇 |
1996年 | 217篇 |
1995年 | 206篇 |
1994年 | 181篇 |
1993年 | 108篇 |
1992年 | 125篇 |
1991年 | 106篇 |
1990年 | 91篇 |
1989年 | 64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5篇 |
1966年 | 3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病例资料男,47岁。因间歇性排柏油样便伴排便习惯改变1年入院。1年前病人出现排便困难,大便渐呈细扁状,色黑,便稀时呈柏油样,体重下降5kg。既往患糖尿病2年余,高血压病3年,父母、哥姐皆有糖尿病史,一哥有胃癌。查体:上腹部有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肛门指检:距肛门缘4.0cm处可触及一质硬菜花样肿块,环肠壁生长,肠腔狭窄,中间凹陷,指套带血迹。纤维肠镜检查示距肛门4.0cm处肿块表面溃疡、糜烂,质硬易出血。活检结果示直肠高分化腺癌伴重度非典型性增生及腺瘤性息肉样增生。在全麻下拟行直肠癌根治术,术中探查见直肠肿块7.0cm×5.0cm×… 相似文献
42.
43.
44.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性脑血管痉挛(CVS)与血管壁病理学改变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采用药理学预阻滞法,利用光镜和电镜对猫SAH后CVS的形成及其对血管壁病理性改变的影响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预先使用血管外周阻滞剂可以明显地减轻SAH所致的CVS反应程度,并使血管壁发生的病理性改变也随之轻化,从而提示CVS是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成因,继而是影响SAH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SAH性双期CVS是导致痉挛的血管壁发生病理学改变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效地预防或阻止CVS的发生,便可以有效地防止血管壁发生的相应病理学改变,这为确认阻止CVS的发生是SAH救治关键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 运用统计分析相关技术完成对针灸治疗抽动障碍的取穴规律研究,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近10年收录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数据库中关于针灸治疗抽动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借助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建立针灸治疗抽动障碍选穴处方数据库,并对汇总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符合要求文献共94篇,涉及有效穴位43个,使用频次较多的腧穴依次为百会、太冲、内关、神门、风池及合谷等,使用较多的经络依次为督脉、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等,特定穴中多选用原穴、输穴与交会穴。结论 针灸治疗抽动障碍的取穴具有明显规律性,通过对相关文献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够为针灸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采用Acutrak空心无头加压螺钉固定结合周围神经电刺激方法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cutrak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结合局部神经电刺激方法治疗腕舟骨骨折患者52例,术后随访,在随访中根据改良Mayo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 52例舟骨骨折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9~14周,平均12.5周。5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12~24个月,平均17.9个月,在最终的随访中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76~99分,平均92.8分。本组优38例,良10例,中4例,优良率为92%。结论采用Acutrak空心无头加压螺钉固定结合术后周围神经电刺激方法治疗腕舟骨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8.
49.
目前,对喉咽反流疾病(laryrigopharyngeal reflux,LPR)的诊断及治疗尚未形成一致,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2004年9月以来本人共诊治LPR患者52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0.
藏医药学是中华医药学宝库一颗璀璨的明珠,经历了几千年来临床实践的验证,以及历代藏医大师潜心钻研和经验总结,形成了疗效确切,具有独立完整体系的藏医药学。青藏高原有着丰富的药物资源,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使这些药物资源具有某些独特的有效成份,加之在采集和炮制过程中,使用了独到的方法,使藏药在治疗诸多病种上,显示了神奇的疗效。首先藏药的炮制与中医及其它医学的药物炮制法有较大的差异。但不论哪个医学系统,炮制药物的目的,不外乎去除杂质,减低毒性和增强药效等作用。藏药在采集时,首先讲究时间,以保证药物的效力。草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