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研究骨性关节炎大鼠滑膜及软骨基因表达谱,探讨骨性关节炎与各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只Wistar种大鼠,随机分为骨性关节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骨性关节炎模型组进行骨性关节炎造模.采用cDNA微阵列技术,根据遗传学中心法则,利用基因互补配对原理,用含有588个基因的大鼠基因表达谱芯片从基因表达水平在同一载体上同时进行多基因检测,研究骨性关节炎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滑膜基因表达谱,动态、整体、定量地考察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基因种类、数量的改变. 结果 骨性关节炎模型组12周时可见关节软骨失去光泽,呈灰黄色,软骨变薄、碎裂,滑膜充血水肿.正常对照组未出现明显的骨性关节炎表现.与正常对照组大鼠软骨及滑膜的基因表达谱相比,骨性关节炎模型组大鼠软骨与滑膜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共有82个,主要基因种类包括生长因子类基因、免疫基因、细胞凋亡基因、生长发育基因、疾病相关基因、能量相关基因及其他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7个,下调基因55个. 结论 本研究在骨性关节炎大鼠软骨与滑膜中检测出的82个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相关,为进一步基因治疗骨性关节炎提供了重要讯息.  相似文献   
72.
半月板囊肿的关节镜下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9例膝关节半月板囊肿的临床及手术效果,探讨关节半月板囊肿的治疗方法 .方法 2003~2008年该院共收治膝关节半月板囊肿患者9例,关节镜下囊肿切除、半月板部分切除或次全切除7例,单纯囊肿切除2例,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9例患者膝关节包块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手术前评分为(72.3±6.7)分,手术后提高至(94.1±3.4)分,优良率89%.结论 关节镜技术治疗半月板囊肿创伤小,疗效佳,在保留半月板功能及减少患膝骨关节炎发生率上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73.
目的介绍全关节镜下采用附加后正中入路及交换棒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采用后正中入路交换棒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12例,于关节镜下常规探查后,通过后内、后外入路将骨块修整、新鲜化后,附加后正中入路,并采用切口平移与交换棒技术,通过交换棒及套管将加压螺钉导入并直接垂直加压复位固定骨折块,固定方法与切开复位完全相同。术后在改良支具保护下早期开始康复训练。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显示骨折解剖复位、愈合良好,固定螺钉位置与骨折线垂直。术后4例失访,8例得到随访,时间为6~12个月。术后2周内膝关节屈曲可达90°,术后4周伸屈恢复正常,术后6周行走正常。术后无血管、神经并发症发生,平均3个月骨折愈合。Lysholm评分中位数97.9分,IKDC评分7/8例达到正常水平;KT2000检测中位数0.83mm。8例患者均恢复术前运动水平。结论膝后正中入路与交换棒技术,能直接对后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复位、硬固定,不需直视下操作,不需打骨道,骨块固定稳固,达到了切开直视下骨折直接复位固定的效果,手术快捷,利于术后早期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74.
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欧阳侃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365-1365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0例,以健脾化湿为基础方水煎服,每日1剂.4周为1疗程,治疗治疗期间停用其他影响观察疗效的中药及西药.1个疗程后统计效果.结果 8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痊愈38例、好转3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7.5%(70/80),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改变,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5.
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欧阳侃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681-1681
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效果肯定,但对于混合型高血脂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的升高]使用一种降脂药难以达到全面调脂目的,作用机制不同的降脂药物由于对其安全性的担忧限制了其联合应用。近年来研究表明中药对血脂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关节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足踝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足踝部PVNS患者,分为开放手术组13例,关节镜手术组12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感染等)例数和住院时间、恢复完全负重时间、关节活动度、术前及术后1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术后1、3、6个月疗效[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和以及术后3年的复发率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7±1.5)年。关节镜手术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恢复完全负重时间较开放手术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手术组平均活动度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AOF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关节镜手术组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手术组术后3年内2例出现复发,而关节镜手术组无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足踝部PVNS的效果较开放手术更佳,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77.
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  欧阳侃  王大平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7):574-577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多见于老年人。是以慢性进行性软骨破坏和新骨形成为主要特点的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日益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患有骨性关节炎。由于其发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临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本文就近年来在骨性关节炎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α2M在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4只,根据文献采用石膏固定方法制作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等方法检测α2M在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和软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软骨细胞中α2M的表达实验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软骨细胞凋亡程度与α2M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α2M与骨关节炎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9.
探讨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上肢长管骨干骺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经3.18月随访(平均11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19例骨折均在伤后3—5月内愈合,临床效果良好。功能评定:肩关节按ASES评分标准,腕关节按Jackim评分标准,优15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89%。LCP具有钉-板角度稳定性强、对骨膜血供损伤小和临床效果良好等优点,是治疗上肢长管骨干骺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80.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结晶沉积于关节腔或关节周围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累及肩关节少见。本文报告1例患者,男,49岁,主诉右肩疼痛9个月,加重伴活动受限2周。右肩外旋10°,背手达S5水平,MRI示右肩积液及关节内游离体。以右肩关节游离体、滑膜软骨瘤病可能收入院。关节镜探查见大量尿酸结晶沉积于滑膜、软骨及肩袖组织,行游离体取出及关节清理术。术后病理学检查提示滑膜炎性增生伴尿酸结晶沉积。通过文献回顾分析痛风性肩关节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痛风性肩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含钙盐沉积的痛风结石可以在X线和CT上显影;MRI可显示痛风结石,并能够评估关节内其他病变。痛风性肩关节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上无特异性征象,病理诊断是"金标准"。肩关节镜手术既能明确疾病诊断,又能完成治疗,是痛风性肩关节炎可靠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