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0篇
肿瘤学   10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目的 探讨人血管生成素1(Ang-1)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基质会属蛋白酶2(MMP-2)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 利用腺病毒作为载体将已构建成功的含Ang-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Ang-1)瞬时转染人胃癌细胞BGC-823为实验组,转染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重组体(Ad-GFP)为阴性对照组,未转染的正常细胞为对照组.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印迹检测三组细胞中MMP-2在mRNA和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MMP-2在实验组中表达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Ang-1能显著提高人胃癌细胞BGC-823的MMP-2的表达,提示Ang-1可能具有促进肿瘤细胞侵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环氧化酶-2抑制剂治疗胰腺癌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氧化酶-2(COX-2)在胰腺癌发生、浸润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治疗胰腺癌的作用机制包括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267例大肠癌患者临床表现,诊断时间,内镜下分布,病理类型及术后结肠复查资料。结果:延误诊断率达60.3%,最早自觉症状中最常见为便血,其它依次为腹痛,大便习惯改变,腹泻,黑便等。肿瘤分布以左半结肠为主,其中直肠,乙状结肠最多见,分别为35.1%,25.0%。病理类型最常见为管状腺癌,全结肠镜检查率低,仅41.9%,大肠癌术后结肠镜检查阳性率高达40.6%。结论:大肠癌早期诊断率有待提高,重视其临床表现,尽早行结肠镜检查是提高诊断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5.
奥曲肽联合特异性COX-2抑制剂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特异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NS-398和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联合使用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氮唑盐比色法(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活力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1)MTT法显示NS-398和奥曲肽均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联合用药组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用NS-398或奥曲肽组(P<0.01),金正均方法显示q>1.15,提示两药联合应用有协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效应,并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2)流式细胞仪测定显示,NS-398、奥曲肽和两药联合作用于SMMC-7721细胞24 h后,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组(P<0.01)。结论:NS-398和奥曲肽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地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促进SMMC-7721细胞凋亡,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6.
GST-π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GST-π蛋白与大肠癌病理学特征之间,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兔抗人GST-π抗体对60例大肠癌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1.GST-π蛋白的表达和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及类型无关(P>0.05);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TNM分期,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01).2.GST-π在癌灶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意义不同,在肿瘤组织中低分化组高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则低表达,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1.GST-π在瘤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及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和肠癌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与肿瘤的分化及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可做为衡量恶性程度,耐药性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7.
食管癌组织环氧化酶-2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食管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90例和癌旁正常黏膜34例中COX-2表达,采用抗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COX-2表达与MVD及其与食管癌主要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食管癌组织COX-2阳性表达率为84.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的20.6%(x2=45.47,P =0.00).COX-2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TNM分期中Ⅲ Ⅳ期的食管鳞癌组织中COX-2表达率为92.9%,显著高于Ⅰ Ⅱ期的70.6%(x2= 7.99,P=0.005).高、中分化的食管鳞癌组织中COX-2表达率为92.9%,显著高于低分化的 70.6%(x2=7.99,P=0.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中COX-2表达率为94.3%,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70.3%(x2=9.61,P= 0.002).食管癌组织MVD值为29.68±3.81, 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的15.12±2.80(t= 20.28,P=0.00).MVD与肿瘤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TNM分期中Ⅲ Ⅳ期的食管鳞癌组织中MVD值为31.46±3.52,显著高于Ⅰ Ⅱ期的26.74±2.06(t=-7.09,P=0.00).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中MVD为 31.72±3.43,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26.76 ±2.01(f=-7.90,P=0.00).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MVD与COX-2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 =0.607.P=0.00).结论:COX-2异常表达及其诱导的血管生成在食管癌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在低氧环境下将促血管生成素1(Ang-1)转染到人胃癌细胞BGC-823中,检测其对人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腺病毒作为载体将已构建成功的Ang-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瞬时转染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实验分为对照组(未转染Ang-1的正常胃癌细胞)、低氧组(仅以低氧诱导剂氯化钴进行低氧干预)、转染组(仅以Ang-1转染)和低氧转染组(低氧干预加Ang-1转染)。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各组凋亡率的改变,再分别使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上述各组Bcl-2和Ba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低氧组和转染组比较,低氧转染组胃癌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Bax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减少(P<0.05)。结论低氧环境下转染Ang-1能够明显上调人胃癌细胞Bcl-2的表达,下调Bax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明确消化道症状在早期胃癌诊断上的意义,分析患者延误诊治的原因.方法 制定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调查表,采取现场调查及回顾性病史采集的方法,并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71例患者中,早期胃癌36例,占9.70%;早期胃癌患者症状不典型,2例无症状,进展期胃癌均有临床症状;胃癌患者出现症状未及时诊治的主要原因为症状不重,未予重视,占71.82%;97例非首次就诊病例均为进展期胃癌,延误诊治原因主要为患者因素,占92例.结论 胃癌患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因此医生应提高警惕,对有症状患者应劝其积极完善检查,以防延误诊疗.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消化科住院病人对病情渴望理解的程度、对知情同意权了解的程度及授权委托的情况,并分析授权委托的医嘱实施情况,以期分析知情同意权实施存在的问题,改善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地位。方法:对2010年7月至9月消化科所有住院患者及家属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并将所有数据录入SPSS 17.0统计软件,分别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2χ检验。结果:87.5%的患者渴望了解病情,良恶性疾病患者无差异性;但仅9.2%的患者了解知情同意权的内容,年龄、居住地、学历不同的患者对知情同意权的了解存在统计学差异;住院病人中47.7%签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的签写率随年龄、学历、预后的不同,存在统计学差异;授权家属中42.17%的家属并未完全遵从医生的医嘱要求执行医嘱,授权组与未授权组病人医嘱执行存在统计学差异,授权委托病人疾病预后不同者医嘱执行情况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患者对知情同意权的了解甚少,知情同意权的行使主体中接近一半为病人家属,但并不是所有家属都按最大有利于患者疾病治疗的诊治方案行使委托权,医疗工作者应在不伤害患者的前提下,尽量让患者本人行使知情同意权,以提高其在就医过程中的地位,保障患者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