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血清胱抑素C在动态监测移植肾功能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ScysC)在监测肾脏移植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6例肾移植病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3、5、7d,2周,4周采集血标本,分别测定ScysC、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Ure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比较ScysC、Scr与CCr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后随着移植肾功能的恢复,ScysC值持续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天,ScysC下降达51%,明显早于Scr(下降达40%),移植术前与术后不同时期,患者的ScysC与Scr呈正相关,r=0.945;与CCr呈负相关,r=-0.878。当50ml·min-1.73m。〈CCr≤80ml·min-1.73m-时,ScysC与CCr的相关性明显优于Scr,二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6、-0.645(P〈0.05)。其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972±0.032、0.926±0.055(P〈0.05)。结论ScysC检测能比较准确评价移植肾的肾小球滤过率,优于Scr,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临床检验实习是培养检验医学生的重要过程和必要手段。通过实习。一要使实习生学以致用,增强对检验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和领悟,切实提高动手能力;二要培养其创新精神、缜密的思维、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随着医学检验专业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实习点成倍增加,检验科仪器自动化和“三基”训练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提高实习的成效和实习生的培养质量成为医学检验实习生教育管理面临的新问题。科室通过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实习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施。突出因材施教,构建了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实习生导师制的实施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用PCR-RFLP技术检测脱落细胞(尿液沉渣细胞和颊黏膜细胞)线粒体基因A1555G突变,探讨脱落细胞用于诊断线粒体基因突变相关耳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福建省某特殊教育学校126名聋哑学生和1个线粒体基因A1555G突变的遗传性耳聋家系6例患者外周血及尿液沉渣细胞和颊黏膜细胞,用PCR-RFLP技术筛查患者是否携带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并与测序法进行比较。结果尿液沉渣细胞检测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的检出率最高(9/132),颊黏膜细胞和外周血细胞均为7/132。PCR-RFLP筛查结果与直接测序法基本相符。结论脱落细胞适用于耳聋相关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检测。  相似文献   
15.
两种抑制MHCⅡ类分子表达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ⅡTA(MHC classⅡ transactivator,CⅡTA)基因突变体和反义RNA对MHCⅡ类分子的抑制效率和胞内稳定性,为改造MHC分子奠定基础。方法:用PCR、酶切及连接技术,构建不含起始密码子的peDNA3mCⅡTA2,含起始密码子的peDNA3mCⅡTA3突变体及cⅡTA基因的反义RNA-pcDNA3/CⅡTAJ亘。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突变体、反义RNA及空载体pcDNA3转入PIEC细胞和123细胞中。持续四个月,流式细胞术观察它们对PIEC/123细胞株MHCⅡ类(sLA-DR)分子的诱导性和组成性表达的影响。结果:转染pcDNA3、pcDNA3mCⅡTA2后,PIEC/123细胞SLA-DR的表达没有受到抑制,转染peDNA3mCⅡTA3后,9/20(45.0%)的PIEc细胞、10/20(50.O%)的L23细胞SLA-DR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率高达90%以上;转染pcDNA3mCIITA&后,7/15(46.7%)PIEC细胞、5/15(33.3%)123细胞sLA-DR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率高达85%以上。持续检测4个月,转染peDNA3mCⅡTA3的PIEC/123细胞SLA-DR的表达受抑率均在90%以上。转染反义RNA的PIEC/123细胞在第65/45天。SLA-DR表达抑制率降至10%以下。结论:构建成功的CⅡTA突变体和反义RNA均能有效抑制sLA-DR表达,但CⅡTA突变体稳定存在于胞内的时间长,构建突变体是和用CⅡTA抑制MHCⅡ类分子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修饰CⅡTA基因抑制异种器官移植中供体猪SLA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构建可抑制猪MHC(SLA)Ⅱ类分子表达的MHC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CⅡTA)突变体,抑制人CD4^ T细胞对猪细胞株的免疫应答,为异种器官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用PCR,人工合成寡核苷酸,限制性内切酶等技术构建不含起始密码子的pcDNA3mCⅡTA2,含起始密码子的pcDNA3mCⅡTA3突变体。用脂质体转染法将上述2种突变体及pcDNA3空载体转入猪细胞株PIEC细胞和L23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法观察它们对PIEC/L23细胞SLA-DR/DQ分子的诱导性和组成性表达的影响。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人CD4^ T细胞对转入突变体及空载体后的猪细胞的免疫应答强度的变化。结果 在细胞和分子水平证实pcDNA3空载体无此作用。SLAⅡ类分子受抑制的猪细胞已基本丧失了对人CD4^ T细胞的刺激能力。结论 转染能抑制SLAⅡ类分子表达的突变体使PIEC细胞丧失了对人CD4^ T细胞的刺激能力,为异种器官的修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能抑制MHC—Ⅱ类分子表达的MHC—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MHC class Ⅱ transactivator,CⅡTA)基因的突变体.并探讨其抑制MHC—Ⅱ类分子表达的机制。方法:用PCR、酶切及连接技术,构建不含起始密码子的pcDNA3mCⅡTA2,含起始密码子的pcDNA3mCⅡTA3以及含起始密码子及NLS(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的pcDNA3mCⅡTA4突变体。用脂质体转染法,将上述3种突变体及空载体pcDNA3转入Hela细胞和Raji细胞中。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法,观察他们对Hela/Raji细胞HLA—DR/DQ分子的诱导性和组成性表达的影响。将mCⅡTA4转移到对四环素浓度依赖的质粒pU-HD10-3上,通过改变培养环境中四环素的浓度,调节外源CⅡTA突变体的表达量,观察突变体的表达量与MHC-Ⅱ类分子受抑率的关系。结果:细胞和基因水平证实,pcDNA3mCⅡTA3和pcDNA3mCⅡTA4对Hela/Raji细胞HLA-DR/DQ的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pcDNA3mCⅡTA2和空载体pcD-NA3无此作用。MHC-Ⅱ类分子被抑制的程度与外源转入CⅡTA突变体(pUHD10-3mCⅡTA4)的量明显相关。结论:成功地构建pcDNA3mCⅡTA3和pcDNA3mCⅡTA4,并能抑制HLA-Ⅱ类分子的表达。初步证实CⅡTA突变体是通过与胞内的野生型CⅡTA竞争性结合反式激活蛋白,来抑制MHC-Ⅱ类分子的转录和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耳鼻咽喉科临床分离培养的真菌和细菌及其他相关病原菌的种属和分布,及阳性菌的药敏结果。方法调查我院耳鼻咽喉科2005年3月至2007年10月间,统计分析研究临床样本分离的病原菌的变化趋势。结果送检的标本总数量由2005年的248例升高到2007年的306例,检测出真菌及细菌的阳性例数从2005年的115例上升至2007年的181例,送检标本阳性例数为46.4%~59.2%。结论2005~2007年我院耳鼻咽喉科感染病原菌呈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大肠癌细胞p53基因突变与细胞凋亡及细胞倍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p53 基因突变、细胞倍性、细胞凋亡三者的关系,探讨突变型p53 基因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 P C R S S C P( 单链构象多态性) 检测p53 基因突变,用流式细胞仪 Facscan 检测大肠癌细胞染色体倍性、凋亡率及其在细胞周期各相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大肠癌标本p53基因突变率为50 % ;其中突变组肿瘤细胞凋亡率(22 .11 % ) 明显低于未突变组细胞凋亡率(40 .57 % ) ,( P< 0 .05) ;突变组异倍体细胞百分率( 占76 .9 % ) 明显高于未突变组( 占46 .2 % ) ,( P< 0 .05) ;异倍体肿瘤细胞凋亡率为34 .0 % ,二倍体肿瘤细胞凋亡率为40 .7 % ,二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5) 。结论 p53 基因突变使肿瘤细胞凋亡率下降,进而促进肿瘤发生、发展。p53 基因突变多见于异倍体细胞,细胞凋亡率与细胞倍性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在胃肠道病变进展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20年1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PCR荧光法)的受检者(包括结直肠癌和胃癌患者、消化系统良性病变患者及无疾病证据受检者)2128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术前结直肠癌和胃癌患者、消化系统良性病变患者、无疾病证据受检者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的阳性率分别为57.67%、43.71%、17.72%和4.88%。与无疾病证据受检者组相比较,术前结直肠癌和胃癌患者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57.71%和43.71%,特异性分别为95.12%和95.12%。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结直肠癌(68.92%)和胃癌(48.80%)患者的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的阳性率高于Ⅰ~Ⅱ期结直肠癌(50.51%)和胃癌(18.82%)患者,术前行该检测的结直肠癌(57.76%)和胃癌(43.71%)患者的阳性率亦高于术后行该检测的结直肠癌(31.45%)和胃癌(33.76%)患者,且有63.33%结直肠癌与69.23%胃癌患者在术后该指标由阳性转变为阴性。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单独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在筛查结直肠癌患者与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或无疾病证据受检者组中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681和0.764,在筛查胃癌患者与胃良性病变患者或无疾病证据受检者组中的AUCROC分别为0.649和0.694。在筛查结直肠癌与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组中,Septin9联合癌胚抗原检测的AUCROC可提高至0.789。结论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和胃癌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仍需结合其他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