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1.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脑梗死患者卵圆孔未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微泡实验对脑梗死患者卵圆孔未闭(PFO)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微泡实验对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的2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PFO检测,分析不同卵圆孔特点下经颅多普勒超声微泡实验对PFO诊断检出率的变化。结果 28例患者中,经颅多普勒超声微泡实验在平静呼吸状态下对PFO检出20例(71.43%),配合Valsalva动作后检出24例(85.71%)。卵圆孔大小及开放状态与PFO的检出率无关(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微泡实验对脑梗死患者的PFO的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配合Valsalva动作可以提高诊断敏感性,可以作为PFO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重症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重症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女7例,男2例)均入住ICU治疗;平均发病年龄27.7岁;平均病程22.4 d,ICU平均住院时间50.9 d。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7例)、精神行为异常(9例)、癫痫发作(9例)、意识障碍(8例)、运动功能异常(7例)、自主神经功能障碍(9例)及低通气(6例)。3例合并畸胎瘤。所有患者CSF抗NMDAR抗体均阳性,6例血清抗NMDAR抗体阳性,7例CSF-Ig A升高。3例患者头颅MRI示颞叶或海马异常信号。5例患者EEG示异常慢波。9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或血浆置换等免疫调节治疗。5例患者完全恢复,4例患者症状改善伴残留症状。结论重症抗NMDAR脑炎常表现为进展迅速的精神行为改变、癫痫等症状,还有意识障碍、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合并肿瘤并不多见。多数重症抗NMDAR脑炎患者积极免疫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合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连续住院治疗的14例ET合并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按1:2的比例纳入同一时期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8例非CVST的ET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 相似文献
24.
25.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是一种以脑桥基底部出现对称性髓鞘溶解病灶为特征的少见神经系统疾病,当病变累及脑桥以外的其它部位,如基底节、丘脑、皮层下白质时,称为桥外髓鞘溶解症(Extrapontine myelinolysis,EPM).为加深临床医生对此病的了解,我们现报道1例脑桥中央和桥外髓鞘溶解症患者,并将诊治及随访2年过程中的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获得性肝性脑部变性(AHC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AHC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年龄45~75岁,平均(62.5±10.1)岁;病程2~36个月,平均(8.3±3.2)个月;有慢性肝病病史3~30年。临床表现为精神症状7例,认知功能障碍5例,震颤5例,不自主运动3例,构音障碍4例,共济失调3例。MRI均示有异常改变,表现为双侧苍白球(5例)、豆状核(3例)、壳核(1例)、尾状核(5例)、大脑脚(4例)、红核(2例)、脑桥(1例)部位对称性T1WI高信号,T2WI信号正常(7例)、稍高信号(2例)、高信号(1例)。结论 AHCD的临床特点是慢性肝病患者出现精神行为、智能障碍和帕金森综合征;其影像学特征在双侧基底节及脑干出现MRIT1 WI高信号,MRI检查有助于AHCD的诊断。 相似文献
27.
目的明确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收集204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从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颈动脉狭窄节段分布等方面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4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和大量饮酒等;头部MRI显示的病灶类型包括腔隙性脑梗死、基底节梗死、分水岭梗死和大面积脑梗死。204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中,狭窄部位在颅外段158例(77.45%),颅内段36例(17.65%),岩段2例(0.98%),全程节段性狭窄或纤细8例(3.92%)。结论中国北方人群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病因多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吸烟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患者发生脑梗死和TIA比率明显高于无临床症状患者,头部MRI显示的病灶多为腔隙性脑梗死,其次是基底节梗死和分水岭梗死;颈动脉重度狭窄的部位多位于颅外段。 相似文献
28.
NIHSS评分为0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Score,NIHSS)评分为0分而磁共振弥散加权像显示急性脑梗死病灶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经NIHSS评分为0分、磁共振弥散加权像显示急性脑梗死病灶的发病48h内住院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35例,主要症状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肢体麻木、肢体无力。磁共振弥散加权像上均显示急性前循环梗死2()例(57.1%),后循环梗死11例(31.4%),前后循环脑梗死3例(8.6%o)。26例脑梗死患者显示单发梗死病灶(74.3%),其中穿支动脉小梗死19例(54.3%)。结论青年型脑梗死以男性多见,高血压病在致病危险因素方面男女均占据主要地位,男性还应警惕嗜烟酒及糖尿病。在TOAST分型NIHSS评分为0分不代表无脑梗死发生,主要为单发穿支动脉小梗死病灶。NIHSS评分项目不能很好地评价后循环急性梗死所引起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国人环指蛋白213基因c.14576G>A位点基因型与烟雾病表型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纳入33例烟雾病患者,对环指蛋白213基因c.14576G>A位点基因型进行检测,然后按基因型分为基因突变型组和野生型组,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血管表型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脑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家族史、症状性患者比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中症状性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表型(包括首发年龄、首发症状及入院NIHSS评分、BI、mRS评分)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管表型方面,杂合子突变组、野生基因组合并大脑后动脉受累者分别为66.7%(4/6)和7.4%(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47,P=0.005);两组铃木分期平均为4.0±0.0、2.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两组在血管单双侧分布、一级和二级侧枝循环开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环指蛋白213基因c.14576G>A杂合子突变型与野生基因型临床表型相似;杂合子突变型相比野生基因型更容易合并大脑后动脉受累、铃木分期更高.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通过对24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揭示CVST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24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病因、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影像学特点作为重点讨论部分,包括MRI、MRV和DSA表现.结果 24例CVST患者中16例的病因分别为凝血机制异常(33.3%)、产褥期(12.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8.3%)、雌激素水平异常(4.2%)、贫血(4.2%)、肿瘤(4.2%),另8例病因不明;24例患者起病症状包括:头痛、复视、抽搐发作、肢体无力和视力障碍.体征包括:视乳头水肿、偏瘫、脑膜刺激征和意识障碍.影像学特点:MRI 18例有异常改变,其中12例显示静脉窦部分或全部节段性流空消失,代之以短T1长T2信号;MRV 23例相应静脉窦不同程度显影缺失.DSA检查,每例患者均见一处或多处静脉窦狭窄、充盈缺损和显影不良.结论 CVST多数伴有头痛、视乳头水肿、颅压升高,影像学窦腔或浅静脉有异常,临床应想到CVST,确诊需要DSA检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