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42篇 |
免费 | 361篇 |
国内免费 | 18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7篇 |
儿科学 | 256篇 |
妇产科学 | 10篇 |
基础医学 | 160篇 |
口腔科学 | 592篇 |
临床医学 | 729篇 |
内科学 | 371篇 |
皮肤病学 | 19篇 |
神经病学 | 64篇 |
特种医学 | 178篇 |
外科学 | 213篇 |
综合类 | 1330篇 |
预防医学 | 465篇 |
眼科学 | 30篇 |
药学 | 470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833篇 |
肿瘤学 | 4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128篇 |
2022年 | 145篇 |
2021年 | 182篇 |
2020年 | 151篇 |
2019年 | 149篇 |
2018年 | 143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130篇 |
2015年 | 131篇 |
2014年 | 282篇 |
2013年 | 241篇 |
2012年 | 304篇 |
2011年 | 384篇 |
2010年 | 315篇 |
2009年 | 304篇 |
2008年 | 321篇 |
2007年 | 275篇 |
2006年 | 238篇 |
2005年 | 229篇 |
2004年 | 225篇 |
2003年 | 238篇 |
2002年 | 219篇 |
2001年 | 183篇 |
2000年 | 146篇 |
1999年 | 108篇 |
1998年 | 77篇 |
1997年 | 85篇 |
1996年 | 83篇 |
1995年 | 85篇 |
1994年 | 106篇 |
1993年 | 61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61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9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9篇 |
1975年 | 6篇 |
1974年 | 4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正>随着对肿瘤进展研究的深入,各种治疗药物纷纷出现,临床手术治疗方案日渐完善,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改善[1~3],但癌症复发或转移仍然是恶性肿瘤患者临床预后不佳的主要诱因。进一步结合放、化疗等多样治疗手段成为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重点。在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放、化疗过程中,药物等刺激因素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肠胃不良反应,加剧患者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42.
PBL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PBL教学模式中的评价是一种建立在学习目标完成程度上的评判,其重要作用在于能够提供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直接反馈,从而使课程制定者能清楚的了解该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并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PBL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提供依据。PBL教学模式的评价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所评价的是学生是否完整的获取知识,自学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团队合作精神。2)评价体系始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加以引导和控制。3)评价是长期进行的,且评价方式是多样而全面的。 相似文献
43.
目的:建立从黑素瘤患者外周血体外快速稳定地诱导培养成熟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PBMC),再用贴壁法获取单个核细胞后加入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IL)-4,随后分4组:第1和第2组分别在24h时加入多聚次黄嘌呤胞嘧啶核苷酸[Poly(I:C)]、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继续培养24h,在48h时收集DC;第3和第4组分别在36h时加入Poly(I:C)、TNF—α。继续培养36h,在72h时收获DC。显微镜下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体外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刺激T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经GM—CSF、IL-4、Poly(I:C)诱导培养72h获得大量成熟DC,形态学观察可见典型特征,荧光激活细胞分离器(FACS)检测表明。第3组DC高表达CD83、CD80、CD86和CD40;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表明,第3组获得的DC具有较强的刺激同种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获取的成熟DC注射于患者浅表淋巴结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Poly(I:C)体外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Dc成熟的方法具有快速、稳定、经济、安全的特点。培养后DC回输患者体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抗凝、抗聚、抗栓、降压、调脂等治疗。并应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第一周胺碘酮每次0.2g。每日3次;第2周每次0.2g,每日两次;第3周开始每日0.2g至观察结束。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9g,每日3次(无糖型)。两组进入入选标准时均行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胸部X线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以后每周进行复诊,进行2min查体听诊心脏,观察心律失常的频次及心电图缺血改善情况。第4周包括测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胸部X线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心肌缺血改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80%,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改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78%(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可以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 相似文献
46.
47.
48.
目的:探索蒙医心身互动疗法对内蒙古地区强制戒毒人员心理和躯体的影响。方法:收集42名强戒人员的基线资料,进行为期35天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的治疗,对比分析干预治疗前后的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结果:治疗后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抑郁和量表总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特质应对方式问卷中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躯体化症状量表总分与躯体化、抑郁、焦虑之间呈正相关,吸烟情况与情绪之间呈正相关(P<0.05);治疗后躯体化与抑郁和焦虑呈正相关(P<0.05)。结论:蒙医心身互动疗法干预可以缓减强戒人员抑郁情绪并减轻躯体症状,为强戒人员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9.
目的回顾性分析治疗P ilon骨折的适宜手术方法、最佳手术时机及其手术疗效。方法对2001年至2004年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单侧P 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平均年龄36.5岁,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6.8 d。骨折类型:Ⅰ型4例、Ⅱ型36例、Ⅲ型12例。40例行切开复位三叶型(或T型)钢板内固定;12例行有限切开内固定并辅以外固定,其中应用外固定支架者2例,辅以石膏托者10例。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结果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52例患者中,优43例,良6例,可3例。术后并发症包括创面不愈合4例,感染2例,延迟愈合1例和关节退行性变7例。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根据骨折类型和条件灵活选择固定方式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0.
随着人工关节置换理念的更新和完善,人工关节材料、工艺的改进和提高,人工关节置换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小切口微创关节置换,就是近年出现的一项非常有实用价值的新技术、新方法。我院根据本地区经济条件,利用小切口微创的新理念,实施了前路小切口微创单髋置换。2003年4月~2004年12月,采用前路小切口微创技术为5位患者施行了单髋置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