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7篇
基础医学   13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6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1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胃癌组织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因子在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有些细胞因子或引起炎症或直接影响肿瘤的生长。近年来的研究显示 ,胃粘膜可因幽门螺杆菌 (Helico bacterpylori,Hp)感染或肿瘤的刺激而产生多种细胞因子〔1,2〕 。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研究表明 ,Hp感染与部分胃癌的形成有关 ,但Hp感染在胃癌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还不完全清楚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胃癌组织局部细胞因子的变化与Hp感染的关系的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材料和方法组织标本的获取 :本研究所用 16例人胃癌组织及相应非癌性组织取自经病理确诊、术前未经任何治…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MAD2蛋白在人正常组织和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3例人正常组织及102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MAD2蛋白的表达.结果:MAD2蛋白在23例正常组织中主要定位在胞核和胞浆中,在正常胃组织主要定位在胞浆,在胃癌组织中主要定位在胞核和胞浆.MAD2在胃癌中和癌旁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59%(72/102)和38.24%(39/10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MAD2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01).结论:MAD2蛋白在细胞有丝分裂监测点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亚细胞定位在胃癌形成中发生变化,MAD2表达在胃癌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其检测有助于胃癌恶性程度评价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3.
本文报导用结肠癌转移淋巴结分离之癌细胞免疫小鼠制得4株单克隆抗体即MC 3、5、7、10。杂交瘤细胞已经过150余天的连续培养,至今分泌抗体稳定,抗体效价高。能直接用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切  相似文献   
64.
[目的]检测ZNRD1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技术检测ZNRD1在7例肝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脂质体介导法将ZNRD1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G418筛选后应用Western blot进行鉴定;MTT法检测细胞转染前后生长速度的变化.[结果]ZNRD1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成功建立了ZNRD1高表达的肝癌细胞模型;转染后的肝癌细胞生长速度明显下降.[结论]ZNRD1基因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对肝癌细胞的生长可能起重要调控作用,具备一定的基因治疗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5.
制备胃癌的单克隆抗体不仅对胃癌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用来制备胃癌的导向冶疗药物,以实现抗癌药物对胃癌细胞的选择性杀灭作用。 一,本综合研究先后用胃癌细胞株、不同患者胃癌转移淋巴结以及原发性胃癌组织分离之癌细胞等免疫小鼠,经45次细胞融合,共获得10株分别抗不同组织学类型胃癌的单克隆抗体(MG系列)。并用胃癌旁淋巴结分离之淋巴细胞与人骨髓瘤细胞融合,研制出2株抗胃癌的人源性单克隆抗体(HG系列)。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噬菌体多肽peptide 20对胃癌肝高转移潜能细胞XGC9811-L肝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细胞体外生长实验观察噬菌体多肽peptide 20是否可影响胃癌肝高转移潜能细胞XGC9811-L的生长能力;侵袭、运动实验检测peptide 20对XGC9811-L细胞的侵袭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体外黏附试验检测peptide 20是否可抑制XGC9811-L对不同细胞外基质的黏附能力。结果:噬菌体多肽peptide 20对细胞的生长无影响,但可减弱XGC9811-L的侵袭、运动、及对collagen Ⅳ的黏附能力。结论:噬菌体多肽peptide 20可抑制胃癌肝高转移潜能细胞的侵袭、运动和对collagen Ⅳ的黏附能力。  相似文献   
67.
热休克蛋白HSP90β在人胃癌组织及耐药细胞系中的表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了解热休克蛋白HSP90β在人胃癌组织及多药耐药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SABC免疫组化法:70例胃癌组织,其中高分化腺癌13例,中分化腺癌32例,低分化腺癌18例,粘液癌7例(包括粘膜癌和印戒细胞癌)。正常胃粘膜17例,胃炎23例及癌旁组织35例作为对照。组织切片用正常羊血清封闭后,加入一抗(山羊抗人HSP90β多克隆抗体1:200),4℃冰箱过夜;加二抗(生物素化兔抗山羊IgG1:200)37℃3  相似文献   
68.
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21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胰性脑病 (PE)的诊治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 0 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 (ASP)并发 2 1例PE的诊治情况 ,并配对研究PE组和非PE组的临床特征。结果 ASP并发PE的发生率为 1 9.2 7% ,始发病因以胆源性疾患居多 ,占 76 .1 9% (1 6 / 2 1 )。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的中位数时间为 1 2天。PE可粗分为 3型 :兴奋型 1 1例 ,抑制型7例和混合型 3例。神经体征无特异性。在入院 72小时内和PE期间 ,最高血淀粉酶及除PE以外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ASP病死率为 2 5 .6 9% (2 8/ 1 0 9) ,PE病死率为 5 2 .38% (1 1 / 2 1 )。结论 血中淀粉酶升高是PE发生的关键环节 ,PE之外的并发症是PE的促发因素。诊治妥当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9.
病人男,66岁。因腹痛、腹泻3h入院。3h前进食后出现脐周疼痛,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呈绞痛状,疼痛无放射。与体位无关,疼痛发作时伴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腹痛时有便意,便后疼痛稍缓解,开始为稀水样便,逐渐出现血水样便,急诊收入院。入院查体:T37.8℃,P90次/min,BP140/9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心率90次/min,律齐,腹软,脐周及左下腹有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既往有冠心病史20余年,糖尿病史2年。  相似文献   
70.
肝转移是晚期大肠癌患者的常见事件。与其他肿瘤的肝转移比较,大肠癌的肝转移有许多特殊性,治疗效果也好于其他肿瘤的肝转移。因此,大肠癌患者出现肝转移并不意味着失去了治愈机会,手术切除目前仍然是保证患者长期生存的惟一手段,部分患者甚至可因此治愈。分子靶向药物及门静脉栓塞技术的有效应用,为部分不适于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有望手术成功切除转移病灶的机会。本文针对发表在《临床医师肿瘤杂志》(CA Cancer J Clin)2009年第3期的一篇文章,就大肠癌肝转移治疗方法的选择问题提出了优化的治疗策略及模式,期望能够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索大肠癌肝转移治疗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