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1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70篇
临床医学   162篇
内科学   130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20篇
特种医学   1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424篇
预防医学   10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9篇
  1篇
中国医学   84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31.
目的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医疗风险相关事件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2014年上海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发生的医疗风险相关事件数据,运用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RCA)对典型案例进行近端原因和根本原因的分析,提出针对性措施。结果筛选得到2例医疗风险典型事件,分别为无医疗过错类事件和非专业技术投诉类事件。运用RCA特定步骤,组建小组完成根本原因分析,得到不同类型医疗风险相关事件的针对性改善措施。结论运用科学质量管理工具RCA,有助于从既往发生的医疗风险事件数据中梳理得到根本原因,对于提升医方工作质量,促进专科医疗质量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2.
单菲  肖凤华  槐中美 《吉林医学》2012,33(16):3474-3475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VBAC)孕妇进行良好的围生期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68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从孕早期即开始进行良好的管理、评估,入院后在严密监护下充分阴道试产。结果:168例前次剖宫产孕妇中116例再次剖宫产(69.05%),较良好的围生期管理前的再次剖宫产率(80.26%)显著下降,P﹤0.05。结论:加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的围生期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对VBAC的认识,严密观察产程,提高VBAC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能更好地保护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33.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E)检测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及舒张做功效能(MSP/MDP)。方法 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CSF患者50例(CSF组)和一般临床情况与之匹配的无CSF患者45例(对照组),采用STE检测左心室收缩期峰值整体纵向、径向和圆周应变及舒张早期应变率,计算左心室MSP和MDP,比较2组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CSF组左心室收缩期峰值整体纵向、径向和圆周应变及舒张早期应变率、MSP和MDP均较对照组减低(P均< 0.05)。CSF组冠状动脉平均血流帧数(TFC)与MDP呈负相关(r=-0.23,P=0.04);冠状动脉受累支数与MDP呈负相关(r=-0.31,P=0.03)。不同冠状动脉受累支数与对照组左心室MDP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且受累2支、3支者MDP较对照组减低(P均<0.05)。结论 CSF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减低,且平均TFC越大,冠状动脉受累支数越多,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越明显。利用左心室心肌做功效能可全面评价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探究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腺体组织切除量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膀胱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96.2±8.7)min、住院时间(6.3±2.2)d短于对照组的(113.5±8.9)min、(9.2±3.1)d,术中出血量(163.6±9.3)ml少于对照组的(189.5±12.5)ml,腺体组织切除量(57.4±3.5)g大于对照组的(44.3±3.5)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PSA、PVR、Q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PSA水平低于对照组, PVR少于对照组, Qmax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切确,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价机械取栓治疗不同类型基底动脉(BA)闭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9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连续收治的95例行机械取栓治疗的BA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BA闭塞是否为串联病变,分为非串联病变组(67例)和串联病变组(28例)。比较两组血管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2b~3级)的比例、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0~3分)的比例、术中挽救措施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的差异。结果与非串联病变组相比,串联病变组的年龄偏低(P=0.002),而男性(P=0.009)、有吸烟史(P=0.014)、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P=0.001)以及存在一侧椎动脉发育不良(P=0.036)的比例更高。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24 h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股动脉穿刺至BA再灌注时间、血管成功再通比例及90 d预后良好比例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串联病变组的发病至就诊时间(P=0.049)、发病至BA再灌注时间(P=0.046)均较非串联病变组延长,且术中挽救措施(包括单纯球囊扩张、急诊支架置入、静脉应用替罗非班)的使用比例均更高(均P<0.05)。两组在手术相关的不良事件及病死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BA闭塞患者,应用机械取栓治疗的临床结局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该结论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或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 探讨稀释造影剂增强的Dyna CT评估直接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direct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DCCF)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16例外伤性单瘘口DCCF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3D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及稀释造影剂增强的Dyna CT对DCCF的诊断价值,包括对瘘口、软脑膜静脉逆流、引流静脉及海绵窦分隔信息的展示.结果 与3D-DSA相比,Dyna CT多显示了15例(93.75%)患者的21个信息,包括显示瘘口8个,软脑膜静脉的逆向引流2个,引流静脉2个,海绵窦分隔9个.其中,在显示瘘口及海绵窦分隔方面,Dyna CT与3D-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显示软脑膜静脉的逆向引流和引流静脉方面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3DDSA相比,Dyna CT能更有效地显示DCCF的瘘口及海绵窦分隔,利于指导其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效果。方法 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与对照组(n=40)。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行t DCS治疗,对照组行伪刺激。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Brunnstrom上肢和手分级、Fugl-Meyer评定(FMA)中上肢运动功能、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RAT)、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上肢和手Brunnstrom分级、FMA、ARAT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 DCS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0.
目的除了合并皮层静脉引流这一危险因素之外,目前尚无其他因素被公认是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患者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阐明DAVF患者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临床神经医学中心收治的190例DAVF患者。其中颅内出血60例,非出血表现130例。收集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提取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类型、血管构筑学特征等参数,对比不同表现DAVF在上述参数上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颅内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为瘘口位于大静脉窦区(OR4.296,95%CI:1.126-16.393,P=0.033),Borden分级Ⅱ级(OR3.852,95%CI:1.123~13.207。P=0.032)和Ⅲ级(OR14.070.95%CI:2.741~72.237,P=0.002)。结论瘘口位于大静脉窦区,引流方式为BordenⅡ级和Ⅲ级是DAVF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