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87篇 |
免费 | 198篇 |
国内免费 | 16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1篇 |
儿科学 | 18篇 |
妇产科学 | 13篇 |
基础医学 | 155篇 |
口腔科学 | 151篇 |
临床医学 | 571篇 |
内科学 | 260篇 |
皮肤病学 | 17篇 |
神经病学 | 111篇 |
特种医学 | 15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857篇 |
综合类 | 1268篇 |
预防医学 | 559篇 |
眼科学 | 79篇 |
药学 | 421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371篇 |
肿瘤学 | 1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69篇 |
2022年 | 124篇 |
2021年 | 120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85篇 |
2018年 | 101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64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185篇 |
2013年 | 139篇 |
2012年 | 165篇 |
2011年 | 171篇 |
2010年 | 190篇 |
2009年 | 174篇 |
2008年 | 222篇 |
2007年 | 226篇 |
2006年 | 210篇 |
2005年 | 219篇 |
2004年 | 201篇 |
2003年 | 201篇 |
2002年 | 160篇 |
2001年 | 197篇 |
2000年 | 160篇 |
1999年 | 161篇 |
1998年 | 127篇 |
1997年 | 151篇 |
1996年 | 147篇 |
1995年 | 128篇 |
1994年 | 114篇 |
1993年 | 101篇 |
1992年 | 92篇 |
1991年 | 93篇 |
1990年 | 76篇 |
1989年 | 71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44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28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6篇 |
1976年 | 4篇 |
1966年 | 4篇 |
1965年 | 6篇 |
196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南细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3):115-117
目的 研究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采取CT与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50例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5月—2019年10月),分别予以CT(对照组)、MRI检查(观察组).观察两组疾病检出率,分析两组图像特征.结果 观察组疾病检出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表现为大片或扇形低密... 相似文献
43.
44.
45.
围手术期输血与肝脏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回顾性分析 1 30例肝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输血与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 ,探讨减少肝脏手术中失血的措施。方法 将 1 30例肝脏手术患者根据围手术期输血与否分为输血组 (78例 )和未输血组 (52例 ) ,对两组患者术后淋巴细胞总数、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输血组术后淋巴细胞总数明显低于未输血组 (P<0 .0 5) ,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 38.5 %和 1 6 .7% ,均高于未输血组的 1 1 .5 %和 3 .8% (P<0 .0 5) ;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 (9.7± 4 .2 )d和 (1 8.7± 1 3 .1 )d ,高于未输血组的 (5 .3± 2 .3)d和 (1 2 .7± 5 .2 )d (P<0 .0 0 1 )。结论 肝脏手术围手术期输血与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有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肝脏手术中失血量和 /或减少输血量可能有助于降低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6.
假性胰腺囊肿的内窥镜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假性胰腺囊肿内窥镜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效果、并发症及优缺点。方法 对假性胰腺囊肿内窥镜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内窥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可反复进行等特点,其适应证正不断扩大.除内窥镜治疗失败、囊肿合并并发症和多发性囊肿时考虑外科手术外,其他情况下假性胰腺囊肿的治疗可考虑内窥镜优先的策略。结论 假性胰腺囊肿的治疗应根据囊肿大小、数量、解剖学部位及有无并发症等综合因素实行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HBV)复制活跃者肝移植时保留下腔静脉与否与术后HBV再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LAB法及HBV DNA原位杂交法检测15例肝移植时切除的病肝下腔静脉的HBV标志物,对20例不保留腔静脉的肝移植受体(经典组)与7例HBV复制活跃并保留腔静脉的肝移植受体(背驮组)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率及术后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 经典组10例(50.0%)及背驮组5例(71.4%)肝移植时切除的病肝下腔静脉壁的HBV标志物HBsAg、HBcAg及HBV DNA均呈阴性。经典组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6个月,HBV再感染1例,再感染率5.0%(1/20),再感染时问在术后22个月;背驮组术后随访5~12个月,平均8个月,无一例发生HBV再感染,再感染率为0(0/7)。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HBV复制活跃者其肝后下腔静脉组织中无HBV存留及复制。因此,保留肝后下腔静脉的背驮式肝移植术式不会增加肝移植术后移植物受体HBV再感染或乙肝复发。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承德市近年来报告的1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探讨疫情处置过程,思考存在的不足,为禽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病例的临床就诊、暴露史及实验室检测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1例确诊病例男女比例为1∶1.75,以中老年人为主,10例(90.9%)发病前有外购散养家禽(大鸡换小鸡)和本地散养家禽暴露。密切接触者经最长潜伏期全部解除医学观察,1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处置及时未出现二代病例。结论人禽流感感染主要与当地"大鸡换小鸡"活动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与农牧、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合作,联防联控是科学、高效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9.
晚期胆囊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提高晚期胆囊癌的生存率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01年6月我科手术治疗的80例晚期胆囊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1例伴有阻塞性黄疸,15例扪及腹部包块,对已润周围器官及胆管但尚无肝脏广泛转移或远处转移的39例晚期胆囊癌进行了扩大根治术(其中11例合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该39例术后丰活8-37个月(平均存活18.1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3.6%,20.5%及5.1%,对另41例已有肝脏转移或腹膜种植转移的晚期胆囊癌仅行姑息性手术,术后随访除1例存活19个月外,其余均于1年内死亡,结论:对晚期胆囊癌的治疗应尽可能地行扩大根治术。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肝细胞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50例肝细胞癌组织和30例正常肝组织中VEGF及MMP-9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VEGF和MMP-9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0%(43/50)和68.0%(34/50),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53.3%(16/30)和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的表达与MMP-9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98,P<0.01),二者的协同表达与肝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及包膜形成有关(P<0.05).结论VEGF和MMP-9在肝细胞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预测肝细胞癌复发、转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