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篇 |
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2篇 |
内科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1篇 |
预防医学 | 17篇 |
药学 | 8篇 |
中国医学 | 6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了解湘西自治州各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漏报情况。方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家医疗单位,并对其2007年1月1日-9月30日登记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进行调查。结果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率为83.56%,漏报率为16.44%,报告及时率92.71%,报告合格率为73.83%,卡纸符合率为73.78%。结论各级医疗单位对法定传染病管理不均衡,部分医院门诊临床医生及检验、放射科医生法定传染病报告意识不强,应加强法制观念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做好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2.
23.
24.
B型超声波在颅脑损伤术中及术后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应用B超在颅脑损伤术中探查多发性血肿并导向手术,对术后危重病人进行床旁监测。方法 应用超声显像仪,对术中急性脑膨出,疑有多发性颅内血肿者实时术中B超扫查,开颅后在血肿清除部位彻底止血,将探头用无菌乳胶膜包裹,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扫查。术后则经骨缺损区或颅骨钻孔处进行水平、冠状、矢状或滑行扫查。结果 术中扫查54例,不同部位的颅内血肿或积血42例,同侧脑内血肿6例,脑挫裂伤脑水肿6例。B超引导下手术清除血肿42例,术后50例进行了CT检查,损伤部位和范围与B超及手术发现基本一致。术后检查118例。其中114例经CT扫描检查,总体符合率为74.56%,与CT参照对比P>0.05。结论 术中B超扫查对多发性颅内血肿能准确定位,对明确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术后经骨缺损对迟发性血肿能准确检出,对脑挫伤,脑水肿的扫查无意义。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了解2004年大连市参加企业医保补助的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检出情况及其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申请企业医保补助的高血压患者10690人,收集其临床资料和体检结果,分析流行特征。结果10690名高血压患者中视网膜病变检出率为68.36%,脑卒中检出率为61.08%,糖尿病检出率为38.84%,冠心病检出率为11.72%,肾病检出率为11.61%,并发症的发生与性别及病程有关。结论申请企业医保补助的高血压患者并发症以视网膜病和脑卒中检出率较高,提示高血压患者应重点预防视网膜病变和脑卒中的发生,为该市今后的企业医保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7.
28.
29.
大连市城乡社区居民高血压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连市城乡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流行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从大连市抽取两个社区,每个社区再抽出两个街道,其中一个社区的两个街道分别隶属于郊区和农村,共选取20~74岁常住人口1 138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最高,其次为郊区和城市;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增加;3区居民的高血压知识基本停留在50%~80%的认知水平;城市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明显高于郊区和农村居民。[结论]本次调查高血压的患病率水平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且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因此,加强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有效干预危险因素是预防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0.
假性胰腺脓肿是死亡率很高的一种疾患。我们遇到一例腔内脓液达1,300ml的巨大假性胰腺脓肿。采用蕈状导尿管闭式外引流顺利治愈。此种方法较一般的袋形引流术优越。现将病例与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一、病例:患者刘××,男,43岁。住院号23162,1980年11月19日因腹部外伤致“胰腺体部不全断裂”,在县医院行局部缝合与引流。术后1周变动体位时由引流管流出混浊液体约150ml,以后引流量逐渐减少,但又出现粘连性不全肠梗症状。保守治疗尚可缓解。1980年12月9日转入本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