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异常孕产(自然流产、死胎和胎儿畸形)与妇女常见病原体[梅毒(TP)、弓形体(TOX)、单纯疱疹病毒(HSVⅡ)和巨细胞病毒(CMV)]的相关性.方法 用酶联免疫(ELLSA)法检测异常孕产史妇女(497例)血中TP-IgM、TOX-IgM、HSVⅡ-IgM和CMV-IgM,并与正常孕产妇女(125例)比较,探讨异常孕产与4种病原体的关系.结果 异常孕产史妇女中TP-IgM、TOX-IgM、HSVⅡ-IgM和CMV-IgM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81%、9.86%、1.61%和9.26%;正常孕产妇女仅TOX和CMV阳性病例各1例,其感染阳性率均为0.80%.在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组,TOX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0.74%和7.41%;CM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0.02%和7.41%.结论 TOX和CMV感染是引起异常孕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异常孕产中,以自然流产比率最高,胎儿畸形次之.因此,建议把TOX和CMV作为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妇女常规检测项目,以便及早发现,及时防治,减少异常孕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早期母乳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IgA水平和感染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纯母乳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IgA水平和感染状况的影响. [方法]将7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纯母乳早期喂养组36例,早产儿配方乳早期喂养组35例,观察两组患儿生后24 h内和第7 d的IgA水平与两组患儿住院4周内发生感染指征的例数和抗生素使用天数,并进行比较. [结果]生后24 h IgA水平两组无差异性,生后第7 d IgA水平母乳喂养组显著高于配方乳组.母乳喂养组第7 d IgA水平高于生后24 h内,配方乳组生后24 h内和第7 d IgA水平无差异性.母乳喂养组住院4周内感染指征发生率显著低于配方乳组,母乳喂养组抗生素使用天数短于配方乳组. [结论]早期纯母乳喂养町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IgA水平,具有良好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4.
梅毒患者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常用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观察各种方法诊断符合率,为检验与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梅毒最常用的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3种方法对74例住院及门诊梅毒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检查。结果一期梅毒组和二期梅毒组3种试验方法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三期梅毒组和临床治愈后复查组TP-ELISA法与TPHA法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与RPR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实验室合理选用3种不同方法平行进行梅毒检测,将减少漏诊、误诊率,为梅毒的确诊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在判定梅毒的发展、痊愈及药物疗效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经肘前侧外侧联合入路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应用该方法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20例,通过肘前侧外侧切口联合入路,直视下观察骨折对位达到解剖复位后用克氏针固定骨折.结果 20例患者获得随访,骨折4~8周均临床愈合.根据Flynn评分标准,优6例...  相似文献   
17.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锁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30例,观察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6~24个月随访,均骨性愈合,1例出现膝关节活动障碍。均可以负重行走,无肢体短缩,无膝关节内外翻,无内固定物断裂,无感染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按Merchan方法评估疗效,29例优良,1例差。结论锁定钢板呈解剖形态,治疗股骨髁间髁上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血运破坏少,利于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光固化树脂表层技术对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作用与效果。方法:40只6周龄雄性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双股骨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将全部受试大白兔左侧股骨髁软骨缺损纳入实验组,右侧股骨髁软骨缺损纳入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大白兔术后不同阶段大体观察情况、组织学特征、透视电镜下超微结构特征等。结果:实验组术后各阶段修复组织覆盖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修复组织为透明软骨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阶段修复组织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透视电镜下软骨细胞恢复情况较对照组好。结论:光固化树脂表层技术应用于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中具有比传统钻孔术更好的修复效果,其材料又安全美观,是一种新型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宣传。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对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视 ,肿瘤标志成为临床工作者十分关注的热点 ,接受肿瘤标志检查的人也越来越多。而甲胎蛋白 (AFP)和癌胚肮原 (CEA)是检测原发性肝癌和胃肠癌较为特异的指标[1] 。目前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放射免疫测定 (RIA)等。一些ELISA法定量测定的灵敏度可与RIA相媲美 ,且酶标记物的保存期可长达两年以上 ,易于基层单位开展。而RIA则受核素半衰期的限制 ,且有放射污染。本实验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代替酶标仪进行测定 ,结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血清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针刺及封闭联合辅助生殖技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泡成熟度的影响。方法:60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Gn过程中应用穴位针刺及封闭至Gn结束,HCG日加用封闭治疗;对照组单纯Gn治疗。观察两组于注射HCG 36 h后卵子采集情况。结果:60例PCOS患者IVF-ET治疗周期中,对照组卵子回收率62.77%,卵子成熟率35.86%,不成熟卵子51.72%;治疗组卵子回收率79.07%,卵子成熟率43.53%,不成熟卵子44.12%,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针刺及封闭联合辅助生殖技术能明显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卵巢功能,卵子成熟度明显提高,是治疗PCOS不孕症的有效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