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使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结果:656例患者中总治愈率为98.17%,复发2例。结论:采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老年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血栓通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予血栓通联合针刺治疗,治疗14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栓通联合针刺是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中行B超定位下行深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血液透析科近两年来280例需深静脉置管术,统计使用盲穿及B超定位两种方法下穿刺颈内静脉、股静脉的例数、一次性成功率、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种类及例数等.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及插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80例中颈内静脉置管术210例,股静脉置管术70例;常规盲穿218例,其中一次成功163例(74.7%),总成功率180例(82.6%)发生局部血肿12例(5.5%),误穿动脉10例(4.5%),皮下气肿1例(0.4%),动脉瘤1例(0.4%);B超定位组62例,其中一次成功57例(91.9%),总成功率59例(95.1%)发生血肿2例(3.2%),未发生其他并发症;与常规盲穿比较,超声定位的一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均明显提高(P<0.05),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与传统盲穿深静脉置管术相比,该技术具有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损伤小、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索减少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的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07 年6 月~2011年6月本院直肠癌 Miles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然后再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抗生素预防方法、会阴部手术的止血方法和骶前间隙的引流方法,比较两组在会阴部切口感染率、会阴部创面出血率和感染切口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 A组与B组比较,会阴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感染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缩短(P<0.05),会阴部创面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做直肠癌Miles手术时,充分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在会阴部手术时尽量用电刀止血,用经会阴切口旁和经右髂部骶前联合负压引流方法,这样处理能够明显减少会阴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缩短感染切口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5.
26.
口干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口干容易导致饮水增多从而引起容量负荷过重。以往经验显示,温水含漱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的口干口渴症状,但持续效果不明显,含冰块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但也增加液体的摄入量,不适宜长期使用。有研究发现[1],乌梅含漱可以刺激唾液腺分泌,从而缓解临床各种原因引起的口干症状。我中心在以往研究基础上,采用广东省名老中医黄春林教授供方,使用乌梅、白芍、太子参、罗汉果等配伍,制成含漱液,  相似文献   
27.
发生点突变的pCDNA3.1(+)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定点突变技术是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之间复杂关系的有力工具,也是我们在实验室中改造/优化基因常用的手段。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蛋白质组研究的重点之一。对某个已知基因的特定碱基进行定点改变、缺失或者插入.可以改变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结构,对突变基因的表达产物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探讨蛋白质的结构/结构域。常见体外定点突变的方法有化学诱变、寡核苷酸介导的诱变、盒式诱变和基于PCR的诱变.以PCR为基础的定点诱变(site directed mutagenesis.SDM)技术是近年来得到极大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广泛用于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研究。基于PCR的诱变方法有:重叠延伸PCR法、大引物PCR法等。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基于大脑运动皮层兴奋性(MCE)理论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治疗肝气郁滞型卒中后抑郁(PSD﹚的中西医疗效机制,为临床中医脑病的相关机制研究探索一条新研究思路。方法整群2015年5月_2016年6月期间就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门诊以及住院病人66例,随机分为rTMS加氟西汀治疗组和单纯氟西汀治疗作为对照组各33例,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所有病人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肝气郁滞型证候评分以及运动阈值(MT)的变化以及两组间治疗后左侧MT值变化。结果所有纳入研究的PSD病例左侧MT值治疗前均值(63.56±9.99)%,治疗后(47.84±8.75)%;HAMD评分治疗前(25.67±2.83﹚分,治疗后(16.56±4.29﹚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14.72±1.37﹚分,治疗后(6.59±2.24﹚分,3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后两组MT值:治疗组(44.52±8.09﹚%;对照组(51.27±8.16﹚%。治疗后两组左侧MT值下降组间近似概率,P<0.01。显示rTMS治疗组MT值下降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MT值和患者抑郁状态、中医证候积分之间呈同步下降趋势,提示左侧大脑MCE降低与PSD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高频rTMS刺激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DLPFC﹚可提高左侧半球MCE,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和中医证候,这与中医气机升降和平衡理论相似。  相似文献   
29.
<正>急性脑梗塞是一类多环节、多因素和多途径损伤的复杂缺血性级联反应过程,属中医学"中风"范畴。本病的高发病率、高病死率以及高致残率,严重危害全人类的健康,给患者日常生活、家庭及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1]。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脑梗塞的发病率还在进一步上升,防治急性脑梗塞已刻不容缓[2]。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中经络)进行临床研究,并通过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变化探讨其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针刺对痰瘀互结型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痰瘀互结型VCIN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各30例,对照组予尼莫地平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执行功能及认知功能情况,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MOCA评分、执行功能量表评分明显改善(P<0.05),以针刺组改善程度最为明显(P<0.05);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能够改善痰瘀互结型VCIND患者的中医证候和认知功能,同时可以通过提高优势抑制、精神灵活性、信息处理速度和准确性、定势转移及抽象概念等分因子方面来改善其执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