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目的 探索适合我国现行卫生政策法规及护理服务模式的护理工作量测量项目框架,为准确测算护理工作量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会议法及2轮Delphi法,形成护理工作量测量项目框架.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性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873,共增加9个条目,调整9个条目,删除15个条目;最终构建的护理工作量测量项目框架的直接护理项目包括护理评估、基础护理、治疗性护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专科护理5个维度96个条目,间接护理项目包括护理文书、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护理教学、治疗前准备5个维度19个条目.结论 基于专家咨询构建的护理工作量测量项目框架具有必要性、科学性及实用性,可作为三级医院护理工作量测定的有效工具,也可为护理人力动态调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订血液透析安全注射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落实血液透析安全注射的规范化临床实践,确保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安全。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临床护理专家工作经验,以循证护理为依据,寻找最佳证据,通过3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和专家论证,对各个条目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并达成共识。结果 《共识》总结了9个方面的最新证据,包含血液透析治疗中环境管理规范、人员资质要求、注射器具要求、药品安全注射管理、消毒剂使用、血管通路护理操作、血标本安全采集、医疗废弃物处理以及职业安全防护。3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28,3轮咨询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38、4.45、4.68,专家意见趋于一致。3轮咨询专家协调系数经检验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为血液透析从业人员行血液透析治疗安全注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制具备上海市护理工作特色的三级医院因素型病人分类工具,为科学合理测算护理人力成本奠定基础。方法:引进我国台湾地区徐南丽教授开发的因素型病人分类工具,采用德尔菲法,经过2轮专家函询,结合临床预实验,构建上海市三级医院因素型病人分类工具。结果:本研究2轮专家函询中,专家积极性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5,共修改了14个条目,增加了2个条目;并经过临床测试,删除了勾选率小于1%的7个条目,最终构建出上海市三级医院因素型病人分类工具,包括11个类别79个条目,涵盖了病人动态、状况评估、呼吸、营养、舒适与清洁、活动、排泄、药物、健康教育、配合医疗和专科护理措施。结论:研发的上海市三级医院因素型病人分类工具科学、可靠,可为进一步测算护理人力成本及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每日所需直接护理工时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目的抽样法对上海市某三甲医院4个病区,进行为期28d的直接护理工时测定。共发放调查表5 120份,其中有效回收4 988份,有效回收率为97.42%。结果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神经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外科术前、普通外科术前患者直接护理工时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患者护理等级、ADL等级、病情严重程度,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普通外科术后患者每日所需直接护理工时的主要影响因素为ADL等级和病情严重程度。而患者的手术类型未被纳入回归方程,不是直接护理工时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患者护理等级、ADL等级、病情严重程度是患者每日所需直接护理工时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作为患者分类的指标,进而预测护理人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综述了以患者需求为基础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法,即:原型分类法、因素型分类法、混合型分类法,分析了以患者需求为基础的护理人力资源动态配置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对护理人力资源动态配置的展望,以期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潜在因素,为临床开展相应的营养支持和应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19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基本情况、营养状况、社会支持和心理状况等,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间比较)以及多因素广义线性回归对可能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19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中,营养不良的比例高达46.2%。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是否有家庭成员的支持和陪护(β=1.237,P<0.001)、抑郁状况(β=-1.317,P<0.001)和透析年限(β=0.444,P=0.007)对患者营养风险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透析年数较长是患者出现营养状况的风险因素,而家庭成员的支持和陪护以及良好的心情状态是患者营养状况良好的保护因素。因此,加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照护和支持,特别是长期透析的患者,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更有针对性地对某海域岛礁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某海域某岛礁不同专业官兵的心理健康和睡眠情况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研究分析,首次对不同专业的岛礁官兵分组进行心理健康和睡眠情况评估。结果:调查官兵中,共106名心理亚健康,占总调查人数的23.77%,其中各专业心理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上海市17家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工作应激源的现况及影响因素,为促进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的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中国护士应激源量表(CNSS)对上海市17家血液净化中心共26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46份,有效回收率为94.25%.结果 护士工作应激源得分为(306.2±75.68)分,6个维度中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与工作性质有关的应激源(67.9±16.72)分,与工作负荷有关的应激源(56.8±13.70)分,与患者有关的应激源(47.8±12.86)分,与护士工作期望有关的应激源(46.7±12.10)分,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应激源(38.96±11.27)分,与家庭有关的应激源(35.98±10.53)分,性别、年龄、护理工作年限、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身体状况、医院性质是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工作应激源的影响因素.结论 上海市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压力值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与工作性质及工作负荷有关的问题最高,建议护理管理者改革岗位工作模式,增强团队凝聚力.亟需医院护理管理者关注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的福利待遇,提高其工作稳定性;加强护士专科知识的储备与学习,增强其临床应对与处置能力;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与考核,增加防护设备,降低护士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9.
借鉴标准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对野战医疗所护理标准化管理模式构建.结合野战医疗所多年卫勤保障中护理管理的经验,探讨护理标准化管理模式:健全演练护理管理制度,明确参训护士岗位职责;规范战地技术操作标准,创新战地技能训练方式;标准化伤员救治护理流程,细化功能组室展开布局;制定全面护理应急预案,应用标准伤员综合演练;严格军事素质科目训练,系统化培训卫生勤务全员.实践证实,野战医疗所护理标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我军护士的医务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时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卫生部要求,大力开展重症监护、急诊急救等领域的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1],在培训模式、资格认证等方面已经摸索出一些经验,但未强调专科护士的专职化管理,或未涉及如何健全专科护士岗位管理的具体方法和内容,或仅局限于某一个专科的岗位管理,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培养、轻使用,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影响了专科队伍的稳定和专科护理水平的发展[2].因此,科学地使用专科护士,进一步明确专科护士的工作定位,加强专科护士岗位管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对国内外专科护士专职化岗位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我国专科护士专职化岗位管理进行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促进护理事业专科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