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目的:观察正脂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1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5只)、模型组(8只)、正脂方组(10只)、氟伐他汀组(8只),除空白组外采用喂饲高脂饲料法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分别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正脂方3 g/( kg? d)及氯伐他汀灌胃。分别在实验开始当天及实验第12、16周后采集耳缘静脉血检测血脂[包括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第16周动物处死后取主动脉根部行常规石蜡切片及油红O染色,观察AS病变程度及分析动脉脂质沉积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S斑块中MMP-9和TIMP-1的光密度值。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C、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空白组未见AS病变,而模型组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脂质沉积严重;与模型组比较,正脂方组及氟伐他汀组皆可降低主动脉硬化程度、减轻血管壁的脂质沉积,并可降低血清TC、LDL-C水平( P<0.05);模型组可见HDL-C水平升高(P<0.05),MMP-9的表达水平下调(P<0.05),TIMP-1的表达升高。结论正脂方有明显降低TC及LDL-C、升高HDL-C的作用,同时有逆转动脉壁脂质沉积的作用,其抗AS的功效可能与其抑制AS模型兔血管壁中MMP-9及提高TIMP-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2.
正交设计进行消淤接骨散的醇提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采用传统水提法提取的消淤接骨散药效不明显,推测可能为有效成分提取不充分所致。目的:正交实验进行消淤接骨散醇提取工艺设计。方法:以处方的醇浸膏得率和君药骨碎补有效成分柚皮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进行优选,HPLC法测定柚皮苷含量,对消淤接骨散醇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筛选。观察醇浸膏得率,柚皮苷含量及吸醇率。结果与结论:第3次醇提的醇浸膏得率及柚皮苷提取量所占比率均大于10%,应进行3次醇提方可完全提取药物成分。药材吸醇率平均值为265.67mL/g,表明提取时第1次应多加3倍量溶剂。正交实验结果分析,由极差R值大小显示,各因素作用主次为加醇量>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加醇量两因素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最佳优选工艺即药材加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1次加6倍量体积分数65%乙醇提取2h,第2次加5倍量体积分数65%醇提取1.5h,第3次加5倍量体积分数65%醇提取1.5h。较以往中药提取工艺可更有效得出药物有效成分、节省不必要的工艺流程,且该工艺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柚皮苷含量高。  相似文献   
53.
报告1例头皮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患者男,74岁.临床表现为头皮暗红色浸润性斑块、结节、瘀斑,伴局部胀痛、出血3个月.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肿瘤位于真皮层,肿瘤由大小不等的血管腔构成,尚可见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红细胞外渗,异形细胞多见,瘤细胞核深染,核分裂相偶见.免疫组化结果示CD34、CD31、FⅧ阳性.诊断为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行外科扩大性根治手术2周后皮损复发.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新癀片治疗带状疱疹早期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质反应开放型单向序贯试验,逐对纳入基线资料相当的带状疱疹患者,按照既定随机分配方案接受不同的治疗计划。每对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和氦氖激光治疗,其中一位患者同时予新癀片1.28g,po tid。结果:当观察到第15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时,实验线触及U线,表明新癀片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止痛有效,不良反应少。结论:新癀片治疗带状疱疹早期神经痛的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5.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elective salpingography,SSG)及再通术(selective transcervical fallopian tuberecanalization,STFTR)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64例行SSG+STFTR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87条输卵管复通206条(71.8%)。部分病例出现轻度下腹痛、阴道流血。1年内随访,妊娠48例(29.5%)。随访中有5例患者术后未做通液治疗,半年后未孕来复查,造影显示伞端再次阻塞。结论使用同轴导管导丝进行SSG+STFTR操作简单,费用低,并发症少,应作为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6.
纳米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纳米技术飞速发展,并逐渐向着生物医学领域渗透,纳米技术在药学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初步成果,纳米药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纳米中药的研究将推动中药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比较皮肤针加氦氖激光与单纯用氦氖激光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不同疗效.方法:试验组45例予皮肤针加氦氖激光治疗神经性皮炎;对照组45例予氦氖激光治疗神经性皮炎.均隔日1次,疗程为4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比观察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皮损面积、皮损程度、瘙痒程度、苔藓化程度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肤针加氦氖激光治疗神经性皮炎是目前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8.
摘要 目的:对常规的单核细胞Ficoll-Hypaque密度分离法和塑料吸附法进行改进,以提高单核细胞的分离率、减少分离时间和实验耗材。方法:以改进的Ficoll-Hypaque密度分离法和塑料吸附法为实验组,常规Ficoll-Hypaque密度分离法为对照组,评价与对比两种方法的单核细胞分层效果、单核细胞分离率、所需时间和耗材,以及细胞收集率等内容和指标。结果:抗凝血离心结束后,实验组离心管中内容物清晰地分为上、中、下3分层。在上、中层液体交界处可清晰地见到环状乳白色的单个核细胞层,分层效果较常规对照组理想。在对20ml/管抗凝全血进行单个核细胞分离的过程中,实验组平均耗时(1.18±0.08)h(n=5),对照组为(1.5±0.07)h(n=5),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2-4h内收集到的贴壁单核细胞在实验组为(2.12±0.13)×106/ ml(n=5),对照组为(1.60±0.16)×106/ml(n=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进的Ficoll-Hypaque密度分离法和塑料吸附法可明显提高单核细胞的分离率,减少了分离的时间和原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单核细胞的收集率。该法对于需要从较大量的血液中分离出较多量的单核细胞时尤为适用,可为基础与临床细胞学研究提供一个较为有效的细胞获取途径。 关键词: 单核细胞 分离 人淋巴细胞分离液  相似文献   
59.
目的用1阶血清脂蛋白谱(f-SLPG)表达老年冠心病(ACHD)患者存在着的血清脂蛋白动态平衡失调,及其在临床表现为多型痰瘀夹症中的差异,为辨证论治提供客观指标。方法取浓度梯度与温度梯度相结合的双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同步地表达4种血清脂蛋白及其亚组分的相对量的关系。用酶学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结果观察显示78例ACHD患者中TC在合适水平以下者68例。与正常组比较,各证型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0.01)。f-SLPG的异常级数增高与痰瘀各证型密切相关。结论f-SLPG是观察血清脂蛋白动态平衡状态的有效方法;f-SLPG异常是ACHD患者一种有意义的诊断学指标。TC虽然不是单个冠心病患者的良好指标,但是它有明确流行病学观察意义。f-SLPG异常程度与TC的增加密切相关(P<0.05)。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泡沫化的影响作用,为深入探讨阿托伐他汀的抗动脉粥样硬化(AS)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塑料吸附法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单核细胞,以50 nmol/L佛波酯(PMA)刺激48 h使之转化为巨噬细胞.细胞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以阿托伐他汀干预后分别测定细胞内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与蛋白的含量,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细胞内TC与蛋白比值影响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结果 成功建立了人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经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作用后,细胞中TC与蛋白比值随阿托伐他汀浓度的增加而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 01),细胞泡沫化程度也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在药物浓度一定的情况下,细胞中TC与蛋白比值随阿托伐他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时间依赖性降低(P<0 01).结论 实验结果提示阿托伐他汀通过降低细胞内TC的含量,一定程度上减轻巨噬细胞的泡沫化程度,从而发挥抗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