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99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89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12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降低终末期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不良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圈组,通过现状调查、原因解析明确问题真因,从制定动静脉内瘘院前指导规范,建立多学科协作模式;实施“VAP”评估模式,制定围手术期标准化管理流程;构建“互联网 +”智能宣教模式,优化院外延伸服务三方面进行改进。结果终末期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不良率由10.6%降低至3.3%。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终末期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不良率。  相似文献   
82.
目的建立实验性大鼠Walker-256肝微小转移癌模型并探讨其病理学和影像学特点。方法SD大鼠30只经脾脏注入Walker-256瘤细胞建立大鼠微小肝转移癌模型。在接种瘤细胞第9天行CT检查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病理学用HE染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及血管化程度。结果SD大鼠30只中有2只麻醉意外死亡,剩余大鼠中随机选取22只处死,有19只肝脏内找到转移灶。转移灶的直径在0.5~6.6mm。转移的成功率为86.4%。CT常规扫描方法对直径小于5mm的转移灶检出率不足10%。病理学病灶符合癌肉瘤的特点。肿瘤内均有VEGF的表达,但程度不同;MVD的数量与VEGF表达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经脾脏注入Walker-256癌肉瘤细胞建立大鼠肝转移癌模型的方法简便易行,成瘤率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微小转移癌灶内有新血管生成,适合影像学功能成像技术与肿瘤血管化程度的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83.
84.
肺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PLMFH)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针吸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PLMFH的CT表现,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36例病灶均为单发,多为周围型(34例)。病灶<5cm8例,≥5cm28例,其中≥10cm5例,肿块形态规则呈类圆形25例,不规则伴分叶11例;密度均匀呈实性密度9例,密度不均匀26例。增强扫描12例,其中10例均有中~高度强化,2例有轻度强化。病灶侵及胸壁13例,侵及心包及肺静脉各1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6例,远处转移4例。7例行免疫组化检查均为Vim( ),CD68( ),CKpan(-),EMA(-),S-100(-)。结论肺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针吸活检后辅以免疫组化技术可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85.
目的:建立加味四逆散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拟定其指纹特征图谱指标成分群。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2);流动相为乙腈-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10批加味四逆散汤剂中共标示出31个共有峰;全方汤剂的特征峰基本为各药特征峰的加和,其指纹图谱中1号峰为地黄特征峰,7号峰为枸杞特征峰,3、4、5、6、9、10、20、23、25号峰为栀子特征峰,2、8、12、13、14、16、20、27号峰为白芍特征峰,11、15、17、18、19、20、21、22、24、26、28、29、30、31号峰为枳壳特征峰。与对照品对照,能确定的成分有:10号峰为栀子苷、14号峰为芍药苷、18号峰为柚皮苷、19号峰为橙皮苷。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为加味四逆散汤剂的物质基础研究及组方优化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6.
脑囊虫病系指有钩绦虫之囊尾蚴寄生于颅内而言。远在1558年Rumber首先报告脑囊虫病,但当时并不知道囊虫与绦虫的关系,到18世纪Pallas,Coeze等氏压挤囊虫,发现其有类似绦虫的头部,才想到囊虫为绦虫的一个发育环节。此病在欧美均有流行。我国主要发生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本文报告脑囊虫病四例(猪囊虫三例,牛囊虫一例)。  相似文献   
87.
尿崩症的生理加压素(抗利尿激素ADH)是在下丘脑视上核内合成的一种八肽类物质,附着在一个大的蛋白质载体,沿神经垂体通路输送,贮存于垂体后叶。有许多种刺激可使其释放,其中最主要的是在脱水时的血浆渗透压  相似文献   
88.
<正> 中药的水制丸药,在整个中药的丸药中佔有重要地位南亢艽?生产往往不敷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有改变过去用手工操作打丸药的必要。我们在56年6月份开始研究用机器制造丸药。按丸药中药料的性质,一般都是粘性不大,粘合力不强的,并且部份生药中都含有鞣酸,用出粒机制造不加粘合剂不能制造,再者又怕鞣酸铁的产生,妨碍药品的疗效和美观。经过反复研究用上衣机试验打丸药,因上衣机的罐头是铜的,并且还是活的。可按药品性质的不同,用不同金属的罐头。试验证明效果良好。现将制造过程介绍如下: (一)将丸药母子放在罐内,开动电门使机器转动,等母子在罐内滚匀后,用喷壶往母子上喷水,使其湿润均匀后,往母子上撒药粉  相似文献   
89.
90.
<正> 药品質量檢查工作是确保药品疗效保証人民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我厂为使制剂美观,服用方便,达到預期效果,保証人民用药安全和疗效,在今年更大更好更全面的跃进中,抓产品質量,並从根本上作了分析,認为:單純依靠几个質量檢查员,不可能照顾到数百人的产品質量。加强层层負責的檢查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厂采取了以孷皺z查和羣众互查相結合的办法,使每一件不合乎要求的药品都不能出厂。各車間和小组的質量檢查員認真地执行了药品質量檢查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