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短效口服避孕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2010年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有症状患者43例。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商品名:优思明),周期用药,共用9个周期。用药前及用药9个周期后使用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B超测量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大小,测定血糖类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水平,进行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用药期间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患者用药后痛经疼痛评分及血CA125水平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5);性交痛及盆腔痛评分及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大小用药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用药前后血常规及肝肾功均无异常。无因不良反应而停药者。结论短效口服避孕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低,特别适用于痛经明显、异位囊肿较小者。  相似文献   
22.
目的:对于乳房萎缩伴轻度乳房下垂的患者一次性手术治疗。方法:经乳晕上切口切除半月形皮肤,同时行乳房后间隙隆胸术。结果:18例患者术后外形满意,乳晕切口瘢痕不明显,乳头乳晕感觉正常。结论:此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肯定,瘢痕不明显。  相似文献   
23.
改良式阴道后壁修补术治疗阴道松弛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经典的阴道后壁修补术进行改良,用来治疗阴道松弛症,在缩小阴道直径的同时延长会阴体。方法:通过延长会阴体、缩小阴道口、加强肌肉力量及缩小阴道直径等综合措施,对阴道松弛症进行治疗。结果:接受治疗的36例病人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性生活质量提高。结论:本方法对治疗阴道松弛症效果确定。  相似文献   
24.
1994年6月~1994年7月我科在接产中部分采用阴部神经阻滞下双指法保护会阴共132例,其中轻度会阴裂伤20例,占总数的15.1%,而同期采用传统的全掌法保护会阴108例,会阴裂伤27例,占20.4%。而前者能减轻产妇第二产程中会阴部扩张性疼痛,助产者手法轻巧易于掌握,在保护会阴防止软产道裂伤方面优于传统的全掌法,值得推广。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随机选择住院经阴分娩产妇(抛除难产因素所致的会阴侧切术者),产妇年龄在23~35岁之间,采用双指法保护会阴132  相似文献   
25.
选择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30例(研究组)、子宫肌瘤及输卵管绝育术(无子宫内膜病变)3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的血管生成素-2(Ang-2)及内皮抑素(ENS)。结果显示,研究组血清、腹腔液的Ang-2分别为(98.36&#177;17.92)、(114.74&#177;40.73)ng/ml,对照组分别为(33.91&#177;7.17)、(37.66&#177;6.09)ng/ml,两组相比,P均〈0.05;研究组血清、腹腔液的ENS分别为(7.50&#177;1.91)、(5.31&#177;0.91)pg/ml,对照组分别为(4.14&#177;0.73)、(3.27&#177;0.80)pg/ml,两组相比,P均〈0.05;研究组血清与腹腔液Ang-2含量呈正相关(r=0.75,P〈0.05),与ENS含量也呈正相关(r=0.63,P〈0.05)。认为Ang-2和ENS参与了EMs的血管生成过程,二者在血清中的高表达有望作为EMs诊断及治疗随访的指标之一,腹腔微环境改变参与调节EMs异位病灶的生长和进展。  相似文献   
26.
目的:通过检测错配修复(MMR)蛋白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MMR蛋白在Lynch综合征相关EC中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行免疫组化法检测MMR蛋白(MLH1/MSH2/MSH6/PMS2)表达的EC患者80例,分析MMR蛋白表达缺失病例的临床资料及肿瘤组织病理学特点,其中2例行全外显子测序明确基因突变位点。结果:80例EC患者中,MMR蛋白表达缺失者22例(27.5%),其中以MLH1和PMS2蛋白缺失表达为主。MMR蛋白表达缺失者年龄相对更小,以子宫下段居多(P0.05)。其中2例经全外显子基因测序验证了相应MMR基因的突变。结论:免疫组化检测MMR蛋白表达缺失可用于Lynch综合征相关EC的初筛。MMR蛋白表达缺失与患者低龄及病灶部位相关。对于经济条件允许的患者,可进一步行全外显子测序确定相关基因的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