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55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分析比较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影像学特征。 方法:选择2003-01/2004-04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住院并 接受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按照2002年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及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进行诊断分类。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3例(非ST段抬高组),男30例,女3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3例(ST段抬高组),男27例,女6例。对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影像学特征进行对比统计分析。 结果:进入结果分析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3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3例。非ST段抬高组与ST段抬高组具有相同程度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年龄、血脂紊乱、高血压、肥胖、合并糖尿病、有吸烟史、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P>0.05)。非ST段抬高组患者具有2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其病变血管数与ST段抬高维相似;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于ST段抬高组[狭窄程度<50%:8,3例;50%~74%:9,9例;75%~99%:53,43例;100%:1,20例,Z=3.45,P=0.001],但>75%以上严重的狭窄病变占总病变的76%。严重狭窄病变形态差于ST段抬高组(Z=3.23,P=0.001)。 结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更严重,而且较严重的病变形态多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基因启动子区-477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检测124例冠心病患者和111例正常人的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基因启动子区-477位点基因型,并比较基因型在冠心痛组与正常人组间、冠心痛组中不同临床表现型之间分布的差异性及三种基因型与冠心痛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在冠心病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5和P〈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和P〈0.01)。多支病变组TT基因型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在冠心病组中,TT基因型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CC基因型(P〈0.001)。结论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基因启动子区-477C/T单核苷酸多态性可显著影响中国冠心痛患者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而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3.
声学造影诊断无血流限制性冠脉狭窄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声学造影(MCE)在非负荷状态下诊断无血流限制性冠脉狭窄(NFLS)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在犬的前降支(LAD)无狭窄及两种不同程度的NFLS状态,MCE 采用高机械指数连续脉冲成像方法;比较不同状态下心脏收缩末声学造影强度(VIS)与舒张末造影强度(VID)的比值,探讨应用MCE在非负荷状态下诊断NFLS的可行性.结果随着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VIS与VID比值进行性增大(P<0 .05) .结论测量心脏收缩期与舒张期声学造影强度比值可用于非负荷状态下诊断无血流限制性的冠脉狭窄.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评价静息和多巴酚丁胺负荷时室壁增厚百分率(%WT)与心内膜下心肌血流(MBF)储备的关系.方法 以安放缩窄器的方法建立11只慢性多支冠状动脉狭窄闭胸犬.术后7~10 d,在静息和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作用下以二维超声测定%WT.同时,在静息和峰值多巴酚丁胺时,以放射性微球测定心内膜下MBF和MBF储备.结果 静息状态下,40个室壁运动异常(RWMA)心肌节段与42个非RWMA间的心内膜下MBF无明显差异.然而,RWMA的心内膜下MBF储备明显低于非RWMA,且静息状态%WT与心内膜下MBF储备密切相关.所有心肌节段在20 μg·kg-1·min-1以下剂量的多巴酚丁胺作用时,%WT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当大于该剂量后,%WT的变化受心内膜下MBF储备的影响,当储备能力异常时,则出现多巴酚丁胺的"双向反应".结论 在慢性冠状动脉狭窄中,静息和负荷时RWMA与心内膜下MBF储备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急性高血糖对犬心表大冠状动脉和心肌微血管血流量和血流储备的影响。方法 静注双嘧达莫前后 ,应用血流仪和心肌对比超声心动图 (MCE)测量犬基础状态和高血糖状态时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心肌微血管的血流量。结果 应用双嘧达莫前 ,基础状态和高血糖状态的前降支和心肌微血管的血流量 ( 13 .94± 2 .92比 15 .0 5± 8.61ml/min和 45 .49± 14 .2 8比 48.62± 2 9.5 9,P >0 .0 5 )以及微血管密度 ( 5 7.0 5± 7.87比 68.65± 10 .0 0 ,P >0 .0 5 )均无差异 ;应用双嘧达莫后 ,前降支血流量和血流储备无明显变化 ,而心肌微血管的血流量 ( 91.71± 42 .67比 41.16± 2 3 .15 ,P <0 .0 1)、血流储备 ( 2 .15± 1.3 0比 0 .84± 0 .44 ,P <0 .0 5 )和血管密度 ( 86.78± 2 1.84比65 .18± 2 8.5 8,P <0 .0 5 )明显下降。结论 急性高血糖减少双嘧达莫负荷后的心肌微血管的血流量、血流储备和血管密度  相似文献   
36.
37.
左心声学造影对二尖瓣狭窄跨瓣压的测量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经静脉注射东冠注射液声学造影剂进行左心室声学造影 ,探讨其对二尖瓣狭窄跨瓣压的测量价值。方法 对 1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注射声学造影剂 0 .0 8ml/kg ,测量造影前后二尖瓣狭窄跨瓣压差并与心导管资料对比。结果 造影前后跨瓣压分别为 ( 13 .7± 4.6)mmHg及( 15 .5± 4.4)mmHg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造影后跨瓣压与心导管所测跨瓣压的相关系数为 0 .90 ,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声学造影可增加超声仪检查二尖瓣狭窄血流频谱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用东冠注射液声学造影剂进行经静脉左心室声学造影 (LCE) ,探讨其在超声运动试验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 40名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平板运动超声心动图检查 ,运动前后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各 0 2 2ml/kg ,观察左心室内膜边界分辨度的变化。  结果 :运动前 ,注射造影剂后左心室内膜可分辨度计分≥ 2分的节段数较造影前提高了 2 1% (P≤ 0 0 1) ,运动后则提高了 2 6% (P≤ 0 0 0 1)。  结论 :运动前后注射造影剂均可显著地提高左心室各个节段的内膜分辨度 ,从而利于分析室壁运动和室壁增厚情况 ,增加判断心肌缺血及其部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以心导管测量左室压力上升速度最大值( dp/dtmax)为标准,探讨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与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价犬急性心肌缺血状态左室收缩功能。方法健康杂种犬6只,开胸后游离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或前降支,使用自制动脉血管缩窄器制备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测量不同血流状况下二尖瓣环水平4个心室壁处(左室间隔、下壁、侧壁、前壁)心肌收缩速度,同时进行心导管检查,测量 dp/dtmax。结果使用VVI技术测量,二尖瓣环水平心肌收缩速度与左室 dp/dtmax呈正相关(r=0.883),P<0.001;使用QTVI技术测量,二尖瓣环处心肌收缩速度与 dp/dtmax呈正相关(r=0.715),P<0.001,两相关系数行Z检验,Z=2.981,P=0.0028。结论VVI或QTVI技术测定二尖瓣环水平心肌收缩速度均是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好方法。相对于QTVI而言,VVI与 dp/dtmax的相关性更高,可能更加适用于对左室收缩功能的测定。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