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19篇 |
免费 | 223篇 |
国内免费 | 13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3篇 |
儿科学 | 73篇 |
妇产科学 | 56篇 |
基础医学 | 248篇 |
口腔科学 | 35篇 |
临床医学 | 982篇 |
内科学 | 378篇 |
皮肤病学 | 30篇 |
神经病学 | 63篇 |
特种医学 | 11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6篇 |
外科学 | 172篇 |
综合类 | 1602篇 |
预防医学 | 736篇 |
眼科学 | 41篇 |
药学 | 578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575篇 |
肿瘤学 | 1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9篇 |
2023年 | 120篇 |
2022年 | 143篇 |
2021年 | 160篇 |
2020年 | 136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121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97篇 |
2015年 | 91篇 |
2014年 | 315篇 |
2013年 | 198篇 |
2012年 | 185篇 |
2011年 | 201篇 |
2010年 | 183篇 |
2009年 | 202篇 |
2008年 | 237篇 |
2007年 | 262篇 |
2006年 | 233篇 |
2005年 | 239篇 |
2004年 | 251篇 |
2003年 | 188篇 |
2002年 | 158篇 |
2001年 | 139篇 |
2000年 | 187篇 |
1999年 | 203篇 |
1998年 | 156篇 |
1997年 | 206篇 |
1996年 | 169篇 |
1995年 | 151篇 |
1994年 | 109篇 |
1993年 | 106篇 |
1992年 | 91篇 |
1991年 | 80篇 |
1990年 | 74篇 |
1989年 | 53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8篇 |
1965年 | 3篇 |
1964年 | 3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院从1996年1月至1998年9月共收治氟乙酰胺中毒患者32例,现将我们的抢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均系中、重度氟乙酰胺口服中毒者。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4~63岁,10岁以下10例,均属误服,有意服者22例。服毒至就诊时间不... 相似文献
4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为拉萨地区常见病,为了解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在藏族HIE新生儿中的变化特点,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3.
4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和智力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 ,以往临床上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本病 ,但疗效欠佳。自 2 0 0 0年 1月起我院对 4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在药物联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 ,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共收集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 99例 ,分为两组。治疗组 46例中男性 2 9例 ,女性 1 7例 ;病情属重度者 8例 ,中度者 1 5例 ,轻度者 2 3例 ;对照组 5 3例中男性 2 8例 ,女性 2 5例 ;病情属重度者 1 0例 ,中度者 2 0例 ,轻度者 2 3例。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治疗方… 相似文献
45.
6名健康妇女分别于上臂、臀部和腹部三部位经皮给予合LNG的透皮控释传递系统(TCDS)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LNG血清浓度,计算其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TCDS用药期间,三部位的C(max)、T(max)及AUC(0~168h)基本接近,部位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CDS揭除后,AUC(168~204h)及消除相半衰期T(1/2)(Ke)均以腹部最大,臀部次之,上臂最小,在腹部与上臂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述结果可归因于TCDS对LNG的控释和人体皮下脂肪的“贮库效应”。 相似文献
46.
47.
朱丽美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8):1213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征候群,其中多数患者是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我们在1999年11月~2002年6月进行了雷尼替丁、甲氧氯普胺和西沙必利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上腹痛的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心肌收缩力调节器(CCM)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方法检索2001年1月到2022年3月的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知网、维普网、Cochrane图书馆、MEDLINE和EMBASE等数据库, 以确定符合条件的临床研究, 对其进行系统评价及荟萃分析。主要终点是全因死亡率、全因住院率、心力衰竭住院率、峰值耗氧量、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和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共纳入6项试验, 其中4项为随机对照研究, 共招募了935例患者。分析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CCM未能改善全因死亡率、全因住院率、心力衰竭住院率和心律失常发生率, 但显著改善了峰值耗氧量[均数差(MD)=0.93, 95%CI 0.56~1.31, P<0.001), 6 min步行距离(MD=20.36, 95%CI 6.06~34.66, P=0.005)和通过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问卷(MLWHFQ)测量的生活质量(MD=-7.85, 95%CI -10.76~-4.94, P<0.001)。结论 CCM未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和住院率, 但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中药处方分析与管理方法,以促进中药在神经外科临床中的发展。方法:从2021年医院神经外科中随机抽取800例住院患者,开展回顾性处方和病历资料分析。结果:纳入患者主要诊治疾病为偏瘫、脑出血后遗症、脑梗死后遗症、脑外伤后综合征、腔隙性脑梗死等。神经外科常见的10种中药有艾叶(艾灸片)、川芎、当归、甘草、连翘、伸筋草、红花、广藿香、陈皮、吴茱萸等。结论:神经外科中药的使用以艾叶、川芎、当归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为主,并结合相应中医适宜技术开展。建议在临床中提升医护人员中医药相关能力水平,规范中药在临床中的使用和管理,以促进中药在神经外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30%超分子水杨酸联合丹参酮胶囊用于治疗中度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年9月-2019年9月,选择笔者医院皮肤科收治Pillsbury分级Ⅱ、Ⅲ级痤疮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采用30%超分子水杨酸联合丹参酮胶囊、对照组采用阿达帕林凝胶联合盐酸米诺环素片给药,治疗周期为12周。治疗期间及时记录患者VISIA图像,定期评估各组疗效、患者主观评价、满意度,及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月,治疗组治疗效果及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治疗组治疗效果及改善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整个治疗期间,治疗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但治疗3个月两组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0%超分子水杨酸联合丹参酮胶囊用于治疗中度痤疮临床效果确切,治疗起效迅速、副作用小、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