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评价固态高分辨测压(high resolution manometry,HRM)及其芝加哥分类在食管动力检测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3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行食管HRM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反流症状组与非反流症状组,重新分析测压结果,记录测压数据及2012芝加哥分类诊断结果。结果纳入分析患者130例,共检出异常患者53例(40.8%)。其中贲门失弛缓症8例(均为非反流症状组),EGJ流出道梗阻9例(非反流症状组5例,均有吞咽时梗阻感,反流症状组4例,除反流症状外,1例有胸骨后疼痛)。反流症状组EGJ分型为Ⅱ型和Ⅲ型者明显多于非反流症状组(P0.05)。反流症状组以食管蠕动异常检出最多,其中食管蠕动减弱14例,频繁蠕动无效5例。结论 HRM及芝加哥分类在食管动力疾病(尤其是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反流症状为主的患者中,芝加哥分类有助于检出食管体部蠕动减弱的患者。一些诊断(如EGJ流出道梗阻)的临床意义还有待评价。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链霉蛋白酶服用后坐位活动方法对胃镜检查前准备效果的影响。 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经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的202例患者,随机分为服用链霉蛋白酶后坐位活动组99例和传统翻身组103例。比较两组患者胃镜下视野清晰度、胃镜操作时间及检查过程中的清洗水量。 结果两组胃镜下视野清晰度、胃镜检查时间及检查过程中的清洗水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链霉蛋白酶服用后坐位活动方法简便、易行,胃内粘液清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3.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CRC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位居世界前列.早期诊断CRC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图像增强技术(image enhancement endoscope,IEE)已应用于结肠镜中,现有的技术包括窄带成像内镜、智能电子分光技术、i-Scan及新近出现的蓝激光成像内镜系统.上述技术通过图像前处理或后处理方法,增加病变组织与周边黏膜的颜色对比,从而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基于病变的表面结构及微血管形态目前建立了多个结直肠肿瘤分型系统,IEE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病变微血管形态,因此可以更加准确的判断病变性质及浸润深度,指导进一步的治疗.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COPADG)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Eca-109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COPADG作用后Eca-109细胞内半胱氨酸酶3(caspase-3)活化程度及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Annexin V/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COPADG作用后Eca-109细胞凋亡率.结果 COPADG作用显著增加Eca-109细胞凋亡率,且Eca-109细胞内caspase-3活性和bcl-2表达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增高.结论 COPADG能显著诱导Eca-109细胞凋亡发生,并使Eca-109细胞内caspase-3显著活化以及bcl-2蛋白表达下调,并可能通过该机制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年龄、性别及肥胖对大肠腺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顺序选择105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其中结肠镜下发现一个或多个大肠息肉并经病理证实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或绒毛管状腺瘤的38例为腺瘤组,结肠镜检查无异常发现或病理仅为炎性或增生性息肉的67例为对照组;并在结肠镜检查前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臀围。结果腺瘤组有较高的男性比例,而且腺瘤组年龄、腰围及腰臀比明显高于对照组;无论男性或女性,60岁以上者腺瘤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者。腺瘤组与非腺瘤组间体质指数(BM 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大肠腺瘤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尤其60岁以上者发生率较高;②男性的发生率较女性高;③BM I与腺瘤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关系,但腰围及腰臀比高者腺瘤发生率高,提示腹型肥胖在大肠腺瘤发生中可能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内镜i-Scan模式在右半结肠息肉样病变检出中的价值。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以2015年1月至12月间在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观察右半结肠后,分别采用白光模式(白光组,93例)及i-Scan模式(i-Scan组,96例)再次观察右半结肠,比较两组右半结肠息肉及腺瘤的检出情况。 结果 两次检查i-Scan组人均息肉检出数显著多于白光组(1.469比1.011,P=0.028),第2次退镜多检出息肉的患者多于白光组[37.5%(36/96)比22.6%(21/93),P=0.025],能够检出更多直径<5 mm的息肉[84.0%(42/50)比58.3%(14/24),P=0.016]。i-Scan组人均腺瘤检出数量多于白光组(0.979比0.624,P=0.039),第2次退镜多检出腺瘤的患者多于白光组[24.0%(23/96)比11.8%(11/93),P=0.030],两组多检出腺瘤的大小、部位、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can组与白光组的息肉检出率分别为61.5%(59/96)、48.4%(45/93)(P=0.071),腺瘤检出率分别为47.9%(46/96)、35.5%(33/93)(P=0.083)。 结论 内镜i-Scan模式可增加右半结肠息肉及腺瘤的检出,并提高多发息肉及腺瘤患者息肉样病变的检出及小息肉(直径<5 mm)的检出。  相似文献   
27.
28.
患者女,42岁,因“间断右上腹痛半年”于2012年2月10日就诊。患者半年前出现右上腹痛,伴右侧背痛,为隐痛,程度不重。与饮食、活动、体位、呼吸无关,约每月1次,每次持续一晚上,自行缓解,半年来发作部位、频率、程度无明显变化。无恶心、呕吐。无纳差。无腹泻、黄疸,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大便每日1—2次,黄色成形软便,小便无明显变化,体重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9.
随着近年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年轻医师的内镜培训必不可少。通过规范化的内镜培训和考核制度,使消化科第二阶段住院医师的内镜培训由操作模拟机、硅胶模型、动物模型最后到患者,循序渐进,更加安全有效,使年轻医师能尽快掌握常用的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为以后的工作和成长提供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空胞毒素(VacA)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VacA与血小板的结合;蔗糖梯度离心法分离血小板细胞膜脂质筏(GEMs),用Western blot检测VacA在血小板表面的结合部位;生物素标记血小板后,用免疫沉降法检测与VacA结合的血小板表面蛋白。结果VacA结合于血小板表面,并存在于GEMs上,结合蛋白的分子量为140kd和40kd。结论VacA可能通过与血小板表面的特异蛋白结合于GEMs上而参与血小板的活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