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静  林葳  林栋 《包头医学院学报》2023,39(1):74-83+96
目的:系统评价推拿或推拿联合其他疗法与药物治疗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疗效的区别。方法:通过数据库[主要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维普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Mbase等]检索,搜集有关推拿或推拿联合其他疗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的质量评估,质量评价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0.1标准,数据分析采用Stata 15.1软件。结果:最终纳入25项RCTs,其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小儿抽动症的临床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率均优于药物疗法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或推拿联合其他疗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较药物治疗有一定优势,但确切的结论尚需要设计更为严谨的大样本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2.
卜婉萍  林栋  庄婉玉  黄晓真  张志灿 《新中医》2016,48(11):196-198
通过对肌筋膜链理论与经络系统的学习,认识到肌筋膜链的路线与经络循行有相似的地方,且在功能表现上有重叠。作者浅析阳经的分布并将肌筋膜链中的螺旋链、后表链及体侧链与相应的阳经从循行、功能及临床应用等进行比较,尝试为经络系统的现代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后不同时间点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大鼠脊髓内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镇痛可能的后效应机制。方法热痛阈测定并筛选出热痛阈值正常的成年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后即刻组、电针后0.5 h组、电针后1 h组、电针后2 h组、电针后4 h组、电针后12 h组及电针后24 h组各6只。电针组于造模后第7天进行电针双侧L3~L5夹脊穴,以疏密波、2 Hz、1 mA为条件,电针20 min,各电针组分别于电针后即刻、0.5、1、2、4、12、24 h进行取材。空白组与模型组不予干预,仅固定20 min后即刻取材。观察9组干预前后的热痛阈及脊髓背角细胞CREB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大鼠热痛阈明显下降(P0.01),模型组的CRE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后0.5 h组、电针后1 h组、电针后2 h组及电针后4 h组热痛阈明显提高(P0.01,P0.05),电针后即刻组、电针后0.5 h组、电针后2 h组CREB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可下调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大鼠脊髓背角细胞CREB蛋白的表达,发挥镇痛作用;针刺镇痛效应可达电针后4 h以上,电针后时间超过12 h时电针镇痛效应差。  相似文献   
85.
热证可灸与否是长期以来存有争议的话题,各家观点迭出,本文试通过熵理论等相关角度进行探析:其内涵指出系统恒处于有序向无序的转归过程,同时,所纳入的负熵概念提供了系统保持有序性(相对平衡稳态)的科学依据,类比到机体疾病状态下,提出艾灸疗法对热证的干预可致机体热量耗散及温通诸经,使得机体获得负熵,疾病向愈,从而论述热证可灸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灸量这一变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并对“热证贵灸”的理论构建作出设想,以期提出科学量化新角度。  相似文献   
86.
通过论述功能性便秘(FC)与心身疾病的相关性,说明FC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针灸疗法的心身同治作用将为FC这种典型的心身疾病的治疗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其中督脉与脑关系密切,其穴位多治疗精神心理相关疾病,在针灸选穴的过程中可适当选用督脉的穴位,特别是头部的穴位,以调节情志,提高针灸治疗FC的疗效.  相似文献   
87.
88.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病变,是一种常见性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可见胃脘胀满或胀痛、嗳气、嘈杂、纳少、消瘦等症.该病缺乏特异性症状,且症状的轻重与胃镜所见的病变程度往往不一致,且后期胃癌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索分析去白混合浓缩血小板以及单采血小板输注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市东华医院收治需输注血小板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均应用单采血小板输注,研究组均应用去白混合浓缩血小板输注。将两组患者的输注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白细胞残留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输注1 h后以及24 h后的血小板计数均显著高于输注前(P0.05);而两组输注1 h后以及24 h后的组间血小板计数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组间以及内输注1 h和输注24h后的CCI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注有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输注后止血分数均显著少于输注前(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去白混合浓缩血小板输注效果与单采血小板输注效果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新发性肺结核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误诊原因分析。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发肺结核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80例复发活动性肺结核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螺旋CT胸部检查,总结新发肺结核病变的特异性征象,分析临床误诊原因。结果在对新发与复发肺结核影像结果对比中可发现纤维条索影、支气管扩张、肺气肿、钙化灶的表现及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误诊原因主要以影像结果不典型造成的与肺炎等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错误。结论复发与新发肺结核CT均表现为小叶中心结节、树芽状、磨玻璃影、小叶样实变、空洞征,其中新发肺结核的纤维条索影、支气管扩张、肺气肿、钙化灶发生率较低,同时针对新发肺结核的诊断应结合病原学检查、痰结核菌及免疫学检查结果进行确诊,防止误诊、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