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1 毫秒
221.
目的 探讨外治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疼痛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临床真实环境下,采用外治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患者,以第3次治疗后为疗效评价时点,根据现有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 PPI)结果分为有效病例组和无效病例组,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的疾病信息和治疗方法情况。首先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在患者疾病信息和治疗方法中初步筛选出可能对PPI疗效评价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然后将单因素分析法筛选出的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建模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疾病信息中的疾病病程、触痛可能对治疗前后PPI疗效指标产生影响(P<0.20),治疗方法中可能对治疗前后PPI疗效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中药熏洗和超声波(P<0.20)。将初筛的病程、触痛、中药熏洗和超声波等因素均纳入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超声波对PPI疗效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OR=0.039,95%CI(0.064,0.932),P<0.05],表明了超声波治疗是肩周炎疼痛(PPI)疗效的影响因素。结论 超声波治疗是外治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疼痛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22.
目的 观察电针长强穴对脆性X智障基因(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1,FMR1)敲除小鼠不同脑区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及磷酸化CREB(p-CREB)蛋白表达量影响,以探讨针刺的多脑区联动效应。方法 选取适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通过PCR鉴定其基因表型。将24只纯合子基因敲除小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8只,即空白组(仅给予抓取动作)、非经非穴组(电针肋弓最低点上1 cm处)和长强组(电针长强穴)。2组针刺组采用电针仪进行干预,电针刺激频率2 Hz,强度2 mA,连续波,每日20 min,连续干预14 天。干预结束后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皮质及小脑CREB及p-CRE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空白组海马的CREB表达量较皮质(P<0.05)、小脑(P<0.001)显著升高;非经非穴组及长强组皮质的CREB表达量较海马(P<0.05,P<0.01)、小脑(P<0.05)显著升高。空白组小脑的p-CREB表达量及p-CREB率较皮质(P<0.01,P<0.001)、海马(P<0.05,P<0.001)显著升高;非经非穴组的小脑p-CREB表达量较海马(P<0.01)显著升高;非经非穴组小脑p-CREB率较皮质(P<0.01)、海马(P<0.05)显著升高;二者在长强组的三个脑区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轮廓分析结果示:CREB平行轮廓分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个脑区的总体轮廓不平行,即脑区的联动变化不一致。p-CREB及p-CREB率水平轮廓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三个脑区联动变化一致,且各组间变化程度一致,但各组中蛋白表达不相等,其中小脑最高。结论 通过轮廓分析能初步观察针刺的多脑区联动效应,且针刺刺激可能通过影响CREB磷酸化使得FMR1基因敲除小鼠多脑区效应方式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23.
目的 观察急性肠粘膜损伤大鼠体表伊文思蓝(Evans Blue,EB)渗出点分布情况。方法 SD雄性大鼠30只,按5%、7.5%、10%、12.5%、15%芥子油浓度随机分组,每组6只。采用肠道注射芥子油造成急性肠粘膜损伤模型,造模后4小时背部备皮、尾静脉注射EB,分别观察造模后5小时、10小时、15小时、20小时、25小时EB渗出点的分布。采用经纬网格计数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EB渗出点随浓度与时间变化的分布规律。结果 造模后25小时内各浓度芥子油组大鼠均存活。①聚类分析渗出点在S1、N1、O14、L11网格分布特异性突出,轮廓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四个“特征网格”在不同浓度与不同时间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②因子分析渗出“特征区域”在距正中线旁约0~10 mm或15~20 mm范围内分布较多。轮廓分析结果表明,在各时间点随浓度变化的EB渗出“特征区域”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各个浓度随时间变化的EB渗出“特征区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性肠黏膜损伤大鼠EB渗出网格点分布规律主要在胸腰段的脊柱两侧,特征区域分布与大鼠肺、脾俞及肾俞相近,并存在与病情变化相关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24.
根据针灸治神的理论,从眼球运动与“神”的关系入手,探讨眼电信号采集与分析技术在针灸临床治神中的应用。针对眼电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提出采用近似熵算法提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不同行为状态下的眼电信号特征,从而实现眼电信号与认知活动相关性的初步探索。为客观反映患者当下的神志状态提供一种可能,并作为针灸临床把握“神”的一种潜在手段。同时,结合穴位体表刺激的特点,进一步将眼电信号采集、分析技术与生物反馈的理念相融合,提出一种以眼电生物反馈指导针灸实现治神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25.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疾病,因疾病本身和治疗常并发多种症状,且构成症状群,对症状群的精准识别,可提高症状群管理效率。本文对国内外成人白血病患者症状群评估工具的具体内容、应用情况及优缺点进行综述,发现目前评估工具在评估内容、时间及方式上有差异,且缺乏特异性评估工具。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加快开发适合我国成人白血病患者特异性症状群评估工具,为制定有效的症状群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