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应用富血小板血浆和/或骨髓基质细胞移植修复根分又病变的动物实验,探讨其用于牙周再生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人工构建5只成年杂种狗慢性Ⅱ度根分叉病变模型,分别随机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术 富血小板血浆 Bio-Oss(GTR/PRP/Bio-Oss)、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术 富血小板血浆 Bio-Oss 自体骨髓基质细胞(GTR/PRfl/Bio-Oss/MSCs)、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术 骨髓基质细胞(GTR/MSCs)和GTR治疗,每组各7颗牙。12周后作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再生情况。结果:动物实验发现GTR组的新生牙槽骨、牙骨质和牙周膜高度与GTR/PRfl/Bio-Oss组、GTR/MSCs组无显著性差异;而GTR/PRPl/Bio-0ss/MSCs组与上3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MSCs和胶原膜复合,PRP与Bio-Oss复合对GTR的引导牙周组织再生作用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2.
背景:课题组以往研究显示:体外培养条件下,冻存骨髓基质细胞复苏后仍保持较高的细胞存活率、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上述结果仍然需要进一步在体内环境下证实。 目的:观察经超低温冻存后的骨髓基质细胞和支架材料胶原膜BME-10X复合体植入裸鼠体内后Ⅰ型胶原的合成情况。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Beagle犬骨髓基质细胞,冻存12个月后复苏,体外构建骨髓基质细胞和胶原膜材料复合体。分别经矿化诱导培养液、基础培养液培养5 d后,植入裸鼠体内,于术后第4周取出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各组标本中的Ⅰ型胶原进行定量分析。以矿化诱导培养液培养的单纯胶原膜材料为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在植入胶原膜后,胶原膜边界清晰,膜边缘及内部基本没有细胞生长,Ⅰ型胶原分布很少;在未诱导矿化组,术后第4周可见,胶原膜内有细胞长入,并有细小的条索状新生胶原形成,Ⅰ型胶原分布明显增多;在诱导矿化组,植入后也可见支架材料的分解降解和更多的细胞生长,大量新生的胶原形成类骨质样组织,与前两组对比,Ⅰ型胶原分布增多有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冻存骨髓基质细胞复苏后进行体外培养扩增与诱导分化,并在体内环境下复合胶原支架材料,仍然具有较强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23.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生物功能的发挥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如个体差异、富血小板血浆的使用浓度、富血小板血浆载体、富血小板血浆激活方式等均可影响富血小板血浆的作用。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凝血酶对富血小板血浆修复颅骨缺损的影响。方法:抽取兔耳中央动脉全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稀释富血小板血浆,使其中血小板最终计凝数约为全血的5倍。在16只新西兰兔颅骨顶部分别制备4个直径为8 mm的全厚层骨缺损,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 U/mL凝血酶+富血小板血浆+β-磷酸三钙、1 000 U/mL凝血酶+富血小板血浆+β-磷酸三钙、富血小板血浆+β-磷酸三钙与单纯β-磷酸三钙植入4个缺损区域内。术后1,3个月X射线、光镜观察颅骨修复情况,计算各组新骨生成面积百分数。结果与结论:术后1个月,各组缺损边缘较清晰,缺损周边有不同程度新骨生成,β-磷酸三钙颗粒部分降解,降解处由新骨代替,仅见少量骨陷窝,缺损中心β-磷酸三钙周围可见纤维包绕,仅少数标本可见新骨生成;X射线显示边界清晰,缺损区密度较为均一;各富血小板血浆组新骨生成百分数均高于β-磷酸三钙组(P < 0.05),但富血小板血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术后3个月,各组缺损边界不清,新骨生成量增加,缺损周边β-磷酸三钙颗粒部分或全部降解并由新生骨所代替,部分区域出现骨小梁,新生骨中骨陷窝增多,多数标本缺损中央有新骨生成;X射线显示各组缺损边缘模糊不清,缺损周边部分密度高于缺损中心部位,与其他正常部位骨密度相当;各富血小板血浆组新骨生成百分数亦明显高于β-磷酸三钙组(P < 0.05),富血小板血浆+β-磷酸三钙组高于其他3组(P < 0.05),两凝血酶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富血小板血浆可促进新西兰兔颅骨缺损修复,60,1 000 U/mL凝血酶对富血小板血浆修复新西兰兔颅骨缺损的作用无影响,可能与并未找到凝血酶的最佳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24.
不同浓度凝血酶对富血小板血浆修复颅骨缺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生物功能的发挥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如个体差异、富血小板血浆的使用浓度、富血小板血浆载体、富血小板血浆激活方式等均可影响富血小板血浆的作用.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凝血酶对富血小板血浆修复颅骨缺损的影响.方法:抽取兔耳中央动脉全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稀释富血小板血浆,使其中血小板最终计凝数约为全血的5倍.在16只新西兰兔颅骨顶部分别制备4个直径为8 mm的全厚层骨缺损,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 U/mL凝血酶+富血小板血浆+β-磷酸三钙、1 000 U/mL凝血酶+富血小板血浆+β-磷酸三钙、富血小板血浆+β-磷酸三钙与单纯β-磷酸三钙植入4个缺损区域内.术后1,3个月X射线、光镜观察颅骨修复情况,计算各组新骨生成面积百分数.结果与结论:术后1个月,各组缺损边缘较清晰,缺损周边有不同程度新骨生成,β-磷酸三钙颗粒部分降解,降解处由新骨代替,仅见少量骨陷窝,缺损中心β-磷酸三钙周围可见纤维包绕,仅少数标本可见新骨生成;X射线显示边界清晰,缺损区密度较为均一:各富血小板血浆组新骨生成百分数均高于β-磷酸三钙组(P<0.05),但富血小板血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个月,各组缺损边界不清,新骨生成量增加,缺损周边β-磷酸三钙颗粒部分或全部降解并由新生骨所代替,部分区域出现骨小梁,新生骨中骨陷窝增多,多数标本缺损中央有新骨生成;X射线显示各组缺损边缘模糊不清,缺损周边部分密度高于缺损中心部位,与其他正常部位骨密度相当;各富血小板血浆组新骨生成百分数亦明显高于β-磷酸三钙组(P<0.05),富血小板血浆+β-磷酸三钙组高于其他3组(P<0.05),两凝血酶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富血小板血浆可促进新西兰兔颅骨缺损修复,60,1 000 U/mL凝血酶对富血小板血浆修复新西兰兔颅骨缺损的作用无影响,可能与并未找到凝血酶的最佳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联合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增殖的影响。方法改良组织块法培养hPDLFs,分别用CsA(10、100、200、400ng/ml),Pg-LPS(10、100、1000ng/ml),CsA(100ng/ml)加Pg-LPS(100ng/ml),CsA(100ng/ml)加Pg-LPS(1000ng/ml)作用于生长良好的第3~5代细胞,MTT法测其药物作用用下的增殖情况。结果细胞经上述浓度CsA或Pg-LPS作用后形态无明显变化,CsA在100ng/ml浓度情况下,促细胞增殖作用最明显;高浓度Pg-LPS(1000ng/ml)显著抑制细胞增殖,100ng/mlCsA能够显著降低Pg-LPS(1000ng/ml)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CsA(100ng/ml)与Pg-LPS(100ng/ml)联合作用于细胞时,对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结论在一定的浓度下,CsA促PDLF增殖作用明显;CsA能对抗脂多糖(LPS)抑制细胞增殖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