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规范化保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150例.试验组采用规范的手法操作治疗;对照组采用腰椎骨盆牵引治疗,2组均进行腰椎间盘突出基础治疗草案.采用腰椎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腿痛VAS以及Roland-Morris腰痛量表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分别在入组前、治疗期间的1、2、3周以及治疗后3、6周进行评价.结果 2组在治疗前腰椎JOA评分、Roland-Morris腰痛量表评分,腰、腿痛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腰椎JOA评分分别为(26.0±2.4)、(23.8±2.6)分,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Roland-Morris腰痛量表评分分别为(4.6±1.1)、(4.8±1.7)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腰痛VAS分别为(2.6±1.1)、(2.8±1.1)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下肢痛VAS分别为(3.0±0.8)、(3.0±0.6)分,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根据腰椎JOA评分、Roland-Morris腰痛量表评分、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规范化的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迅速缓解症状及疗效的维持上有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2.
【目的】比较不同角度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生物力学差异,探讨角度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合适方式,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33例病例实验前均拍摄颈椎CT片。患者分别接受前屈位、中立位及后伸位角度牵引,牵引前后均拍摄标准颈椎侧位X光片,测量牵引前后各节段椎间前、后隙高度的变化;对其中1位患者的颈椎CT片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并模拟不同角度受力下颈椎的生物力学变化。【结果】不同角度牵引下椎间前、后隙高度的变化均以前屈位最为显著,从C2/3至C6/7,前屈位组各节段的椎间前、后隙高度增加值均显著大于中立位组和后伸位组(P﹤0.01),而其中中立位组又显著大于后伸位组(P﹤0.01),三者关系为:前屈位组>中立位组>后伸位组。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椎间后隙或是椎间前隙,均以前屈位增加最为显著。但与在体实验相比,后伸位受力分析却显示出几乎相反的结果。【结论】单从椎间隙高度增加的角度来看,前屈位角度牵引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最为有利,并可以推测,C3/4、C4/5节段病变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可能最适宜接受前屈位角度牵引;另一方面,建议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该慎用后伸位角度牵引。  相似文献   
93.
<正>肠道微生物群,是一个动态的生物群集合,负责一系列代谢、免疫、结构和神经功能,如维持代谢稳态、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对感染的抵抗性和神经递质的产生[1]。微生物功能失调,被定义为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样性、结构或功能的不利改变,导致了不同的病理状态和疾病。肠道微生物群产生广泛的分子,包括酶、短链脂肪酸(SCFAs)和代谢物,参与了炎症驱动性疾病的启动和进展。这些细菌产生的促炎性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94.
正骨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该文对林定坤教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正骨手法和小夹板固定方法进行了介绍。林定坤教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正骨手法在传承岭南何氏骨伤及上海石氏伤科正骨手法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改良与创新,具体体现在:(1)手法复位时以尺骨茎突为轴,向尺侧旋转拔伸腕关节,恢复桡骨高度和尺偏角。(2)用腕关节的远侧关节面,回旋挤压近端关节面以达到复位关节面的效果。(3)针对骨折时腕部肌腱卡压在骨折端或抵在尖锐的骨折端周围的患者,提出实施理筋手法。(4)针对患者的不同骨折类型、皮肤情况,分别采用护肤垫、维稳垫、填充垫等压垫,提高固定的稳定性、舒适性。  相似文献   
95.
我院自1997年始应用高能震波治疗骨骼肌腱病引起的骨科痛症疗效较好,现将治疗跟痛症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骨科门诊选择跟痛症的病人64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纯用高能震波治疗):32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42岁~60岁,其中X线照片有跟骨骨刺者18例。B组(高能震波加双柏油膏治疗):32例,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40岁~62岁,其中X线照片有跟骨骨刺者22例。 1.2 病例选择标准 ①疼痛病史在3个月以上;②患病后曾在本院外敷双柏油膏,并曾接受封闭、按摩、理疗和中药内服、外洗及西药等疗法中的一种或数种治疗,疗…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且可以普及对预防腰腿痛发生及复发的运动疗法,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资源的耗损。方法 可50例腰腿痛患者采用运动疗法。结果 45例在1年内未复发,有效率达90%。结论 运动疗法可提高腰部肌肉的肌力,改善腰部韧带弹性,延缓腰部结构退变,提高脊柱稳定性,灵活性及耐受力,达成脊柱新的平衡,进而对预防腰腿痛的发生及复发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7.
梁以豪  林定坤 《新中医》2015,47(9):130-133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舒筋外洗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采用清热祛湿舒筋外洗方行中药外洗,对照组采用吲哚美辛巴布膏外贴治疗,2组均辅以相同一般治疗,疗程为7天,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关节肿痛指数及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结果:首次治疗开始前及治疗后1周,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天,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对照组改善较明显(P<0.05);治疗后1周,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首次治疗开始前2组关节肿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组关节肿痛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首次治疗开始前2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组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2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4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期1周治疗期间,106例受试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足趾麻木、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清热祛湿舒筋外洗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抗炎止痛消肿作用,可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8.
陈彦均  林定坤 《中医学报》2020,35(2):319-322
青少年轻度特发性脊柱腰段侧弯主要伴随脊旁肌肉的薄弱及脊椎椎体旋转,筋骨失衡。林定坤教授以“筋骨并重”理念为基础,以“筋伤—节错—骨偏”轴为纲要,干预以“疗筋—调节—稳骨”为法。“疗筋”主要运用“鱼摆手法”放松腰背部肌肉。调整“节错”需要格外注意椎体旋转偏向情况,可结合Nash-Moe椎体旋转分级法观察,采用弓步转身探手和俯卧向后伸腿方法,着重利用对侧腰大肌,通过其对椎体及横突的拉力,将旋转的椎体尽可能地拉回原位,缓解引起侧弯的关键问题,调整侧歪情况。“稳骨”主要是锻炼腰段肌肉,采用仰卧交替直蹬腿和双足并腿直抬高等锻炼方式。配合后期体态锻炼,达到“筋强骨正”的目的,以综合疗法干预青少年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弯。  相似文献   
99.
100.
姚怀国  陈博来  林定坤 《广东医学》2008,29(6):1046-1047
目的观察温通胶囊配合提拉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温通胶囊配合提拉斜扳法治疗;对照组60例,牵引及予服扶他林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1·7%,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5·0%,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通胶囊配合提拉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方法简单,无需治疗仪器,安全性高,值得规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