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预处理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大鼠的脑梗死体积、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评价电针预处理对MCAO大鼠的脑保护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将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预处理组和针刺组,每组8只。取百会、风府穴行电针15 d后,采用Zea Longa改良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MCAO模型。用Longa 4分法和Morris水迷宫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及学习和记忆能力的观察,用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并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活化的小胶质细胞、MMP-9的阳性细胞。结果模型组大鼠脑梗死体积、MMP-9阳性细胞、小胶质细胞活化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P0.01,P0.05),电针预处理组、针刺组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P0.05)。结论百会、风府穴电针预处理15 d能减小MCAO大鼠脑梗死体积,减轻学习与记忆能力的丧失,发挥脑保护效应。此效应可能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介导的MMP-9信号通路来实现。  相似文献   
42.
王映峰  黄超凡  张江松  姜硕  林咸明 《新中医》2017,49(10):149-151
通过对近年来发泡灸疗法的临床应用、机理探索等文献的整理,总结了发泡灸疗法在内科系统、神经系统、风湿免疫性疾病、皮肤病以及骨关节等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的应用,证实了内病外治之发泡灸是值得推广的优势疗法。  相似文献   
43.
针灸学习中的三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举针灸专业学生在针灸理论及临床学习上存在的三个误区:(1)偏重手法的练习,轻于中西医综合知识的掌握;(2)取穴只注重"二维"点面,忽视针刺角度和深度的作用;(3)对针灸疗效的误解及针灸临床信心不足。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针刺调神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调神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疼痛发作频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疼痛发作频率及生活质量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和疼痛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6个月疼痛评分、疼痛发作频率及生活质量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6个月疼痛评分、疼痛发作频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调神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长期疗效明显,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5.
失眠症,属中医学不寐范畴,以经常不易入寐,或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甚而彻夜不寐为主要表现[1]。现代医学则认为失眠症是一组常见的睡眠障碍,是患者持续相当长时间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的状况[2]。目前镇静安眠药是治疗失眠症的常用药,患者长期服用此类药物易导致成瘾及毒副作用。林咸明教授治疗失眠症倡导"调神针法",注  相似文献   
46.
“上虚则眩”理论的椎-基底动脉形态病理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上虚则眩"理论的椎-基底动脉形态病理学机制,拟证实与椎-基底动脉形态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符合"上虚"(椎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8~85岁,平均年龄50.73岁;病程2周~10年以上。先作TCD检测证实属椎动脉系供血不足性眩晕,再作3D-CTA检查椎-基底动脉形态病理学变化,分析"上虚则眩"的椎-基底动脉形态病理学机制。结果:60例120支椎-基底动脉中,经TCD检测有椎动脉血流速改变86支,占71.7%;基底动脉血流速改变82支,占68.3%;小脑后下动脉血流速改变60支,占50.0%。3D—CTA检查有V1段有形态病理学改变的71支,占59.2%;V2段有形态病理学改变的37支,占30.8%;V3段有形态病理学改变的28支,占23.3%;V4段有形态病理学改变的102支,占85.0%。结论:椎—基底动脉形态学病理改变→血流速改变→椎动脉系供血不足→小脑缺血是引起眩晕的病理"轴"。椎—基底动脉形态学病理改变是椎动脉系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病理机制,与中医"上虚则眩"理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7.
在针灸推拿后期临床教学中,尝试引入PBL教学法,通过问题设置,分组准备讨论,模拟实践,带教老师针对学生讨论内容进行总结,这种PBL教学法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兴趣、创造思维、反复思考、总结提高,培养临床动手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临床实习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碰到教师时间资源欠缺与学生一时难易适应等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48.
天灸"引赤发泡"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天灸” ,又称“自灸”、“冷灸” ,即是采用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部表面 ,使局部皮肤红赤充血 ,甚则起泡的一种治疗方法。因其能发泡而稍有痒、刺痛 ,刺激如火燎 ,故以“灸”名 ,又称发泡疗法。该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 ,应用于内、外、妇、儿、骨、皮肤等各科疾病 ,尤其对免疫失调性疾病及风湿、类风湿性疾病具有显著的效果。目前对天灸的临床报道较多 ,但对其作用机制方面尚无系统的报道 ,笔者根据历代文献论述及临床报道并结合本人临床应用体会 ,认为天灸发泡的作用途径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供同道探讨。1 通过穴位—经络…  相似文献   
49.
50.
宋涛  潘旭初  林咸明 《新中医》2015,47(1):248-249
对腰椎稳定系统力学结构进行分析,认为下腰痛的主要成因有二:腰椎稳定系统失衡和腰椎附着软组织炎症致痛。针灸临床可选取腰骶部维持稳定及运动平衡的肌肉及肌腱起止点、腰骶部软组织受力集中点以及压痛点等进针,采用温针灸法,可缓解软组织的紧张、痉挛,减轻炎性刺激,从而恢复腰椎力学系统稳定,使软组织受力平衡协调,消除疼痛。同时结合腰椎垫枕,"拱桥式"、"飞燕式"腰肌康复训练,改善腰椎生理曲度,恢复腰椎静力性稳定,减少下腰痛的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