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对侧颈内动脉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因一侧颈内动脉高度狭窄而实施CEA病人的临床资料,每隔1年行1次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定期检查双侧颈动脉狭窄情况。结果随访1~110个月,平均32.8个月,从实施CEA到对侧颈内动脉出现显著狭窄时间为50.7个月;出现对侧颈内动脉进行性狭窄达70%以上12例。这12例虽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或冠脉疾病,但与非进行性狭窄病人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EA术后对侧颈内动脉出现进行性狭窄的显著危险因子尚未发现,定期检查及密切观察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总结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15例急性DVT患者接受手术取栓联合同侧髂静脉腔内支架植入术.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36~71岁,平均57.4岁.DVT位于左股、髂及下腔静脉内2例,双侧髂静脉1例,其余12例均在左髂股静脉.所有患者表现患肢明显肿胀,其中12例伴有患肢疼痛.DVT发病时间平均为3.3 d.诱发DVT的原因包括外科手术6例,DVT复发2例,其余7例病因不清.并发症包括消化道出血1例,胃溃疡1例,高血压3例,脑梗死1例.取栓之前均先经右股静脉穿刺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包括1例双髂静脉血栓患者),取栓之后术中造影均发现髂静脉受压致重度狭窄或完全闭塞,均先行球囊血管成形后植入自膨式支架.结果 术中造影证实髂静脉压迫综合征12例,取栓后残留狭窄3例.共植入18枚自膨式支架,手术成功率15/15,30 d病死率为0;1例术后伤口出现血肿,保守治疗后痊愈.1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26个月,平均13.3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消失,仅2例表现为活动后患肢轻度肿胀.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栓复发.结论 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急性DVT安全有效,早期临床结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影响缺血区血管生长和修复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血管栓塞法制作下肢缺血大鼠模型,将DAPI荧光标记的内皮祖细胞由尾静脉注射植入模型鼠体内,继而给予不同剂量血府逐瘀汤灌胃,于给药第3天和第7天,分别采血并取材缺血坏死部位肉芽组织和肌肉组织,行冰冻切片分析荧光表达,常规病理切片观察各组样本坏死病变情况并计数局部血管数量。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水平。缺血下肢大体观察延续至30天。结果给药3天和7天,高剂量药物组缺血区荧光强度和肉芽组织血管数量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药物组和生理盐水组,给药7天后常规剂量药物组的上述指标也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另外高剂量及常规剂量药物组两个时相点血清NO含量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给药30天,高剂量药物组造模下肢肌肉萎缩现象最不显著。结论血府逐瘀汤通过提高NO水平诱导内皮祖细胞迁移至缺血区,促进血管新生,进而改善缺血坏死。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Jagged1/Notch信号通路在血府逐瘀胶囊调控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以2.5%的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分别干预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药物处理细胞12,24,36,48 h时Jagged1 mRNA水平的表达,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处理细胞12,24,48 h时Jagged1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在血府逐瘀胶囊促血管新生最佳药效条件下,使用γ-分泌酶抑制剂(3,5-二氟苯乙酰基)-L-丙氨酰基-L-2-苯基甘氨酸叔丁酯(DAPT)阻断Notch信号通路,设置DAPT处理组,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组和空白组,通过体外成血管实验检测抑制Jagged1/Notch信号对药物诱导HMEC-1体外成血管能力的影响。结果: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干预内皮细胞12 h能上调Jagged1在mRNA水平表达(P0.01),药物干预细胞24 h能同时上调Jagged1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P0.05);DAPT阻断Notch信号后,药物促体外成血管能力下降。结论:血府逐瘀胶囊可通过调控Jagged1表达,影响Jagged1/Notch信号通路,从而调控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胎牛血清对人内皮细胞HMEC-1体外成血管实验的影响。方法:人内皮细胞HMEC-1采用相同的培养条件处理后,随机分为无胎牛血清组和胎牛血清组,分别采用无胎牛血清培养基和含胎牛血清培养基(含5%胎牛血清)接种于成血管基质胶,培养6h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不同处理组内皮细胞血管管腔形成情况。结果:无胎牛血清组的血管管腔数明显多于胎牛血清组(P<0.05)。结论:提示在体外成血管实验中无胎牛血清的条件有利于内皮细胞毛细血管样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大鼠脊髓损伤(SCI)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SD大鼠30只,按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SCI模型后均分为HBO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HBO组SCI术后2 h开始HBO治疗,每次100 min,连续5 d,对照组术后不予HBO治疗。术前、术后1h和术后第10天、第20天分别作后肢神经运动功能的BBB分级评分和斜板试验角度的评定;采用黄嘌呤氧化法及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取鼠损伤脊髓作病理HE染色检查。 结果HBO组术后第10天和第20天的BBB评分和爬斜板角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BO组术后第2天和第5天的血清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组织囊性变性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HBO治疗SCI具有一定的疗效,氧自由基是影响受损脊髓转归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7.
内皮素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糖尿病肾病时具有血浆、肾脏局部及尿液内皮素(ET)含量变化。ET通过干扰正常血糖代谢、影响体内其他细胞因子与生长因子以及改变肾脏血流动力、调节水盐代谢等机理参考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进展。  相似文献   
48.
不知不觉冬季已经过半了,路边干果炒货店也随着气温的降低而温暖热闹起来,嘎嘣脆的冬枣、糯糯绵软的板栗吃进嘴里,一颗接着一颗停不下来.但是,对于热衷减肥的人士而言,冬枣和栗子都不是热量"善茬".  相似文献   
49.
在50名患类风湿关节炎及骨关节炎的成年泰国人中进行一项公开,分为平行组的研究,以比较苯酮苯丙酸(“ORUVALL”丸)两种不同剂量时的疗效与耐受性。病人性别随机选择,分别用ORUVALL 100mg或200mg,每天1次,疗程为3个月,不给予任何非类固醇性抗炎药(包括阿西匹林、皮质醇类、免疫抑制剂),采用客观的生物学检查与临床试验评定疗效。本研究是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的标准及Helsinki公告指导下进行的。试验结果显示几乎全部病例对该药反应良好,特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用右乳下小切口代替胸部正中切口行心脏直视手术效果。方法:经右乳房下小切口,用常规的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为1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施行了矫正手术。结果:16例均手术成功,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死亡。平均阻断主动脉时间208min,平均手术时间160min,术后平均拔除气管插管时间6h,术后引流量50ml~150ml(3例除外),平均住院时间10d。结论:应用右乳房下小切口,不需要用特殊的动、静脉插管及微创器械,用常规建立体外循环的方法,可以顺利完成常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缩短进胸、关胸时间,患者痛苦小,伤口美观,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