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6篇
  2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分析红光结合面部综合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对所有患者给予红光结合面部综合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经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8.0%,且临床症状TSS评分相比治疗前明显更低,前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行红光结合面部综合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临床不良症状,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中普及与应用。  相似文献   
52.
冠心病是当今世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率变异性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定量分析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测方法,具有简便、无创、可定量、重复性强的特点,已得到公认。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评价新疆鼠尾草根中6,7-去氢罗列酮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并优选其提取工艺。 方法: 应用比浊法测定6,7-去氢罗列酮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6,7-去氢罗列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法考察提取次数、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6,7-去氢罗列酮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6,7-去氢罗列酮含量,色谱条件为依利特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0.02%甲酸(83:17),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30 nm,柱温40 ℃。 结果: 6,7-去氢罗列酮高、中剂量组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在15,30,45,60 min内由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抑制聚集率分别为90%,75%,66%,64%。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95%于85 ℃提取3次,每次3 h,新疆鼠尾草根中6,7-去氢罗列酮质量分数0.01%。 结论: 新疆鼠尾草根中6,7-去氢罗列酮表现出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此活性基础上优选的提取条件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4.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发布)的规定,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各级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因此临床医师在搞好临床诊断与治疗工作的同时,也应努力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传染病预防措施可分为:①疫情未出现时的预防措施;②疫情出现后的防疫措施;③治疗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5.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轻微,以发热、出疹和枕后淋巴结肿大为特征,此外还有鼻塞、流涕等卡他症状。2008年7月13日~7月30日,措勤县江让乡小学爆发了一起发热出疹性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流行病调查证实是一起风疹爆发流行。1材料与方法1.1流行病学调查2008年7月25日,接到措勤县疾控中心疫情报告后,截止2008年7月29日,疫情呈爆发趋势,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乳酸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乳酸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临床特征、相关检查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153例布鲁氏菌病住院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新疆地区的布鲁氏菌病有较为明显的职业特点,每年的4—8月高发,近年发病数有增加趋势。患者症状以发热为主,同时伴有大汗、肌肉骨关节疼痛、肝大和脾大等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出现WBC、HGB及PLT不同程度的下降,以及乳酸脱氢酶异常。治疗以利福平┼多西环素及利福平┼左氧氟沙星为主,好转率达99.12%。结论新疆地区为布鲁氏菌病的高发区,在接诊以"不明原因发热"为主诉的患者时,应考虑该疾病的可能。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在我国有回升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索符合急诊医学特点的本科生国际化视野培养路径。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的239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围绕国际标准、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创新理论课教学模式;推进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采用国际承认的学生考评标准和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比较两组的理论课和见习课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评估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评估早期接触临床对学生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的理论课考试成绩为(85.11±5.77)分,对照组为(79.24±7.22)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2)。实验组的见习成绩为(95.04±6.20)分,对照组为(87.13±8.09)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对理论课的评分(96.33±8.21)分,对照组(90.82±9.02)分;实验组对见习课的评分(97.20±10.07)分,对照组(90.15±9.37)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01;P=0.03)。早期接触临床的学生满意度高,总评分90分以上者达92%。结论本课题组构建的急诊医学课程本科生国际化视野培养路径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比较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与乙肝疫苗接种阻断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对血清HBsAg阳性或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分别按标准方法接种乙肝疫苗或者乙肝疫苗与HBIG联合接种,比较儿童HBV感染率情况。结果 在110例血清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110例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中,出生和6月龄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为28.2%和10.9%,与240例HBsAg/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240例只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分别为39.6%和24.2%)比,无显著性相差(P>0.05);在150例血清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150例接种乙肝疫苗联合HBIG儿童中,出生和6月龄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为17.3%和3.3%,与100例HBsAg/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100例新生儿(分别为25.0%和11.0%)比,也无显著性相差(P>0.05),但无论在血清HBsAg阳性还是血清HBsAg/HBeAg阳性母亲,联合接种儿童HBV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只接种乙肝疫苗者(P<0.05)。结论 采取乙肝疫苗联合HBIG接种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母亲所生儿童的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