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5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75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193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2篇
  4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研究盐酸小檗碱的体内抗肿瘤活性.方法 应用移植性实体瘤H22,宫颈癌U14,肉瘤S180荷瘤小鼠作为动物模型,腹腔给药观察小鼠生长情况,并计算抑瘤率.结果 盐酸小檗碱10,20,25 mg/kg剂量对肝癌H22的抑制率分别为25.82%,36.81%和40.66%;盐酸小檗碱10,20 mg/kg剂量对宫颈癌U14抑制率分别为37.80%和59.90%;盐酸小檗碱15,20 mg/kg剂量对肉瘤S180的抑制率分别为30.85%和39.80%.结论 盐酸小檗碱可抑制肝癌H22、宫颈癌U14、肉瘤S180在小鼠体内的生长.  相似文献   
72.
地黄寡糖对谷氨酸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地黄寡糖对谷氨酸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培养7~9d的SD大鼠海马细胞进行NSE鉴定,然后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单纯地黄寡糖用药组(ROS);谷氨酸损伤组(Glu);谷氨酸损伤前地黄寡糖预处理组(ROS+Glu)。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0.1mmol·L-1谷氨酸作用于海马神经元24h,出现明显细胞损伤,细胞存活率下降,培养液中LDH含量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增高(P<0.01);4、20、100mg·L-1的地黄寡糖可不同程度的改善谷氨酸损伤引起的神经细胞形态的改变,提高细胞存活力,减少LDH的漏出,降低细胞凋亡率,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4、20、100mg·L-1单纯地黄寡糖组与正常组间各指标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谷氨酸能诱导海马原代细胞的凋亡,地黄寡糖能有效保护海马神经细胞免受谷氨酸诱导的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73.
对早孕先兆流产常合并宫腔积血,以往治疗多采取中西医结合保胎、止血治疗,等待积血自然排出或吸收,如果积血顽固可能发展为难免流产,本研究采用抽吸法成功引流治愈早孕合并顽固性宫腔积血患者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ICSI)患者阴道出血原因、妊娠率、转归。方法:分析我院2001年5月至2006年12月就诊的1384周期IVF和ICSI患者。按有无出血进行分组,比较两组妊娠率,统计妊娠后出血转归。结果:出血组妊娠率79.24%(229/289),未出血组妊娠率31.87%(349/1095),差别有显著性(P<0.05)。胚胎停止发育86例14.87%、先兆流产84例14.53%、早产48例8.30%、生化妊娠5例0.87%、输卵管妊娠3例0.52%、宫内外同时妊娠2例0.35%、宫颈妊娠1例0.17%。结论:IVF-ET和ICSI后阴道出血患者妊娠率明显高于无出血者,妊娠后出血病因最常见为流产,继续妊娠率为57.64%(132/229)。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儿童淋巴瘤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4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淋巴瘤合并PJP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断治疗经过。结果 5例患儿中, 男性3例, 女性2例;中位发病年龄7岁;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 霍奇金淋巴瘤1例;于化疗后5~18个月出现发热, 咳嗽;2例可见典型的"马赛克"征, 未合并气胸及胸腔积液, 未合并其他病原学感染;5例均有低氧血症;以二代测序(NGS)确诊4例。全部患者均CD4/CD8减低, 中位CD4+ T细胞200个/μl。未规律预防应用甲氧苄啶-磺胺甲基恶唑(TMP-SMZ)3例, 治疗过程中全部机械辅助通气, 均予TMP-SMZ静脉滴注, 联合应用卡泊芬净、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5例PJP均治愈, 无感染反复。结论淋巴瘤患儿因化疗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为PJP的易感人群, 且病情进展迅速。当遇到发热、气促、肺部症状重而体征轻的患儿时, 需警惕PJP;NGS可协助诊断, 应积极予以TMP-SMZ治疗及预防, 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可取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76.
77.
李明  杨菁 《华中医学杂志》1997,21(5):221-222
观察40例孕13 ̄24周自愿引产者服用米非司酮前后一般体及生化指标,ECG改变,并监测胎动、胎心、羊水量的变化;死胎儿尸检并以光镜及电镜观察胎盘绒毛及蜕膜的变化。结果,母体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变,但胎儿脐血示有肝、肾功能受损、部分病例有胎动、胎心、胎盘及羊水量异常改变,光镜及电镜显示胎盘呈灶性梗死,出血、绒毛细胞及蜕膜细胞变性,绒毛血管及蜕膜血管内皮细胞变性,管壁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78.
腹腔镜下输卵管分级在输卵管性不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对输卵管性不育的诊断与治疗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12月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 178例输卵管性不育患者临床资料。在腹腔镜下按输卵管病变外周粘连情况 ,有无其他合并症等不同程度分 4级 ,比较不育年限与输卵管分级的关系 ,随访不同级患者手术结果。 结果 输卵管分级随不育年限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术后宫内妊娠率与输卵管分级明显相关 ,输卵管分级I、II、III、IV级的宫内妊娠率分别为 5 6 .2 %、19.8%、10 .3%及 0 ;IV级者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后的宫外孕发生率较高 ,但经输卵管近端结扎后再行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可明显减少宫外孕的发生。 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分级可评价输卵管损害的严重程度和整形术的预后。  相似文献   
79.
MRA在诊断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中流动血液的MR信号取决于其流速,这些流动的血液和周围组织有着明显的MR影像差异,根据这一现象可用于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 angiography,MRA),也可用于其流速的测量。目前,这种不用造影剂的非侵入性MRA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简单介绍MRA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和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1 MRA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MRA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血管内流动的血液与周围静止组织的这一明显差别,使流动的血液成为高信号,让静止的组织成为低信号或无信号。然后利用计算机后处理技术以二维或三维的立体图像来显示出某一部分…  相似文献   
80.
肿瘤病人常在化疗后发生静脉炎 ,主要是由于化疗药物的毒性刺激 ,使血管内皮损伤 ,痉挛所致[1] 。为了减少上述情况发生 ,我们试用欧莱凝胶涂擦于化疗穿刺点周围皮肤 ,预防化疗所致静脉炎 ,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   3 0例病人左手为对照组 ,右手为试验组 ,两组在输入化疗药物前均先输入生理盐水 ,输液后再用生理盐水 10 0ml冲洗。试验组除应用上述方法外 ,在化疗开始时将欧莱凝胶涂擦于穿刺点近心端周围皮肤 ,范围不小于 5cm× 5cm ,每 3小时涂擦 1次 ,夜间涂擦 1次或 2次即可 ,左、右手均隔日穿刺 1次 ,各化疗7次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