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和绒毛膜羊膜炎(CAM)患者胎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表达及羊水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足月PROM剖宫产产妇50例( PROM组)和同期足月无PROM剖宫产产妇60例(对照组),剖宫产术中抽取羊水行IL-6水平检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胎膜组织中MMP-9、MIF的表达。结果:PROM组CAM发生率、羊水IL-6水平和胎膜组织中MMP-9、MIF表达均高于对照组(χ2=23.973,t=5.817,Z=3.507,Z=2.678,P<0.05)。组织学诊断为CAM的产妇羊水IL-6水平、胎膜组织中MMP-9、MIF表达均高于非CAM产妇(P<0.05)。结论:PROM和CAM互为因果, MMP-9、MIF和IL-6平衡失调可能导致CAM。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生殖道感染的干预治疗对胎膜早破(PROM)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妊娠合并生殖道感染治疗组200例,妊娠合并生殖道感染未治疗组70例,妊娠无生殖道感染为正常对照组300例,观察三组胎膜早破发生率,观察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三组胎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MP-1)的表达率。结果感染治疗组胎膜早破发生率低于感染未治疗组,高于正常对照组;感染未治疗组MMP-9PU比值及MMP-9/TMP01Pu比值高于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3组中TMP01的Pu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生殖道感染可提高胎膜中MMP-9表达率从而提高胎膜早破发生率,经过针对性治疗可有效减少胎膜早破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3.
摘 要:[目的] 探讨BTB/POZ结构域蛋白7(BTB/POZ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7,BTBD7)和E-钙黏附蛋白(epithelia cadherin,E-cadherin)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6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和4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BTBD7和E-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BTBD7和E-cadherin在126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0.6%(89/126)和27.8%(35/126),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7/42)和100.0%(42/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BTBD7、E-cadherin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局部浸润、分化程度、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性相关(P<0.05)。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TBD7和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223,χ2=6.245,P=0.01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和BTBD7表达水平是宫颈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BTBD7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进展中起一定作用,同时对于预测宫颈癌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