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51.
近年来关于心电、心磁逆问题的报导较多,而正向问题的研究报导较少。但正向问题对许多研究(如心肌梗死定位、房室早激点的定位、迟去极化区的定位等)都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在单偶极化假设下,实际躯体形状对体表电位分布和磁场分布的影响。研究范围包括躯体外形、肺及心腔内血液边界的影响。为了计算正向问题(即在一个线性、各向同性、分块均匀的导体中由单偶极子在各分界面上产生的电位分布),将描述电磁场关系的积分方程离散化,再采用Gauss-Seidel迭代求解。所用躯体模型在体表上共有1216个三角形,在肺表面有316个三角形,在心脏血液表面有324个三角形。躯体、肺和血液的导电率分别设为0.2、0.05和0.6mho/米。用绝对值误差作为终止迭代的判据。最多约经20次迭代便可终止。假设偶极子放置在心脏  相似文献   
52.
一、概述历史上,倒谱技术是从两个不同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方面是六十年代初期Bogert等人在研究回声检测技术时提出的倒谱(cepstrum)以及与之有关的一系列概念。另一方面是Oppenheim在六十年代后期从数字信号处理上提出的广义线性滤波概念,并将这一类处理概括成“同态处理系统”。因为两者本质上是统一的,所以合在一起介绍。  相似文献   
53.
脑电中癫痫波的自动检测与分类是临床上很有意义的工作。本文采用一种‘分层次、多方法整合’途径,把自适应预测、小波变换、人工神经网络、模糊识别、专家系统等信号处理技术有机地结合在处理的不同层次(如初筛、分解、特征提取、识别与分类等)上,建立起一种新的分析框架。临床数据的初步测试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54.
透发电位的动态提取在临床医学及神经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按国际10/20电极系统测得的16导脑电记录为原始数据、通过空间分析(包括奇异值分解、主分量分析、空间滤波、相关去噪声等),在定位出的脑电偶极子的协助下,充分利用观察数据中的时空信息,以达到动态提取的目的。提出一种“空间因子求逆法”来最优地估计偶极子参数,并降低噪声对求逆的影响。目前已达到由连续两次刺激记录便可提取视觉诱发响应。这一方法的主要局限是要求信号在被处理的时间范围内保持空间模式基本不变。计算机仿真和临床数据分析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5.
诱发脑电动态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发脑电波形的动态(单次)提取是生物医学信号处理领域的前沿课题,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着重归纳了近几年人们在诱发脑电动态提取工作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思路  相似文献   
56.
把超声回波幅度成象和多普勒血流流速测量结合起来是当今超声医学仪器的发展趋势。由于两者间的相互干扰,两种测量难以同时进行。目前仪器中解决此问题有以下几种方案:(1)二维成象和多普勒测量采用不周频率;(2)M/Q制式:同一传感器用于M型及脉冲多普勒,由同一超声回波取得两者的信息;(3)双工制式:声发射交替地用于二维成象和脉冲多普勒测量;(4)脉冲多普勒与低频率二维成象同时进行即每N次(N约为10)多普勒发射后发射一次短的成象脉冲;(5)冻结B扫图象;(6)B扫和多普勒制式间作快速、顺序分时(典型值为20ms)运行。最后一种方法使  相似文献   
57.
脑磁逆问题的求解是脑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研究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即磁源重建方法及偶极子定位方法。本文从上述两个方面 ,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 ,并对其中若干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最后说明了目前脑磁研究中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可能的方案  相似文献   
58.
本文概述了脑磁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潜在的临床价值。详细阐述了脑磁研究中使用的基本电磁学理论 ,包括描述电磁规律最基本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生物电磁研究中麦氏方程的准静态近似条件 ,介质分区域均匀时计算电场、磁场的 Geselowitz公式。在准静态近似条件下 ,讨论了原在电流密度 (Primary current density)与脑外磁场的线性关系。阐述了脑磁正问题中常用的球对称导体模型解及基于真实头模型的边界元方法解。  相似文献   
59.
目的:评价应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方法:自2010年9月~2011年12月间,应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77例(340个椎间盘)。采用患者腰腿痛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Macnab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无术中硬脊膜撕裂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3例患者术后下肢表现一过性痛觉过敏,经对症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平均手术时间45 min(30~70 min),平均下床时间6 h(3~12 h),平均住院时间7 d(5~15 d),随访时间4~13个月,平均6.8个月。下肢神经支配区域使用VAS评分,术前8.8±1.0分,术后5 d为2.5±1.4分,末次随访时1.3±1.2分;术前、术后对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1)。参照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211例,良54例,可12例,差0例,优良率95.8%。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优点。该技术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巨大突出、脱出、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0.
针对实际头模型的高分辨脑电解卷问题 ,本文在曲线坐标系下采用有限体元法 ,提出一种新的由头皮电位逆推皮层电位分布的新方法。方法以文中推导出的十八邻点有限电阻网络模型和超松弛迭代算法为基础。仿真计算和对实际测量数据的分析均证实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