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杨石照  杨吉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858-2859
教研室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体制中最基层的组织,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如何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高教研室在高等教育中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健全的教研室各项规章制度、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设施及教学方法是提高教研室教学水平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与饮酒相互作用导致的双硫仑样反应及其救治方法。方法对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涉及药品、饮酒情况、致双硫仑反应时间、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头孢菌素以头孢哌酮+舒巴坦最常见,多为用药后饮酒所致,多发生在饮酒后5分钟至1小时,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胸闷、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嗜睡、濒死感等,给予积极有效治疗后多数患者于治疗后30分钟至3小时内缓解。结论应用头孢菌素与饮酒相互作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病情表现复杂且危重,经积极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3.
郁乐疏对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神经递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郁乐疏对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脑内单胺递质的影响,探讨其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孤养、应激处理复合制备PSD大鼠模型。采用荧光分光度法测定大鼠双侧额顶皮层及脑干的单胺递质(NA、5-HT和DA)含量。观察郁乐疏对PSD大鼠脑内单胺递质的影响:结果中、高剂量郁乐疏可显著增加PSD大鼠脑内的NA、5-HT含量。结论 郁乐疏对PSD大鼠脑内单胺递质降低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抗抑郁的主要作用机制与增加脑内单胺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44.
背景:黄芪对神经功能缺损疾病治疗及神经再生的作用已受到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研究者的密切关注,其对神经干细胞的影响也成为一个新的探索方向。目的:探索黄芪注射液对大鼠神经干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采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巢蛋白染色阳性,原代培养细胞传至第2代纯化后,随机分为对照组、50,200,400g/L黄芪注射液组分别培养6,12,24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通过比较细胞活性,选50g/L黄芪注射液组诱导分化7d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MTT显示药物作用6h,50,200,400g/L黄芪注射液组细胞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但24h后不同质量浓度的黄芪注射液对细胞活性逐渐趋于一致(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0g/L的黄芪注射液组诱导的细胞分化快速,细胞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细胞数量也明显增加(P〈0.05)。实验提示黄芪注射液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对细胞分化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通过梳理现阶段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发挥监督职能作用的研究现状和焦点,为规范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队伍管理,充分发挥纪检委员作用提供意见和建议。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就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作用发挥情况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截止至2021年8月31日,采取文献分析法对纳入文献进行特征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44篇,文献数量自2017年开始明显增长,文献均来自于国有企事业单位,研究内容主要聚焦在纪检委员履职现状分析、提升纪检委员履职能力路径以及优化纪检委员履职工作机制三个方面。结论:总体上看,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关于发挥监督职能作用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形成系统性的运行体系,研究结果可推广性有所欠缺,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仍需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6.
目的:了解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及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用胶原酶注入到大鼠尾状核的方法制作脑出血模型。将大鼠分为脑出血、假手术组、正常组3组。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TUNEL分别观察各组在脑出血后第6 h、12 h、24 h、48 h、72 h、5 d、7 d时血肿周围NSE及TUNEL的表达。用Longa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大鼠在胶原酶注入6 h后形成稳定的血肿,在造模24~48 h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最重;6 h即见到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在48 h最明显;NSE从神经元中漏出弥散到细胞间隙也在48 h达高峰。结论:脑出血血肿周围凋亡与神经功能缺损及NSE的变化有关,凋亡可能在脑出血的神经损伤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丹皮酚制备工艺、剂型改革及临床应用概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徐长卿和牡丹皮的主要成分一丹皮酚的提取制备工艺、剂型改革及其临床应用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说明丹皮酚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及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郁乐疏对卒中后抑郁(PSD)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对PSD大鼠抑郁行为探讨其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孤养、应激处理复合制备PSD大鼠模型。运用Longa5法和水平木棒法评定卒中大鼠神经功能恢复。运用糖水实验、敞箱实验、被动躲避实验评定PSD大鼠的兴趣感变化、自发活动和探究行为等抑郁行为学改变。观察郁乐疏对卒中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结果:中、高剂量的郁乐疏可显著改善卒中大鼠的神经功能缺陷。高剂量的郁乐疏合剂可使PSD大鼠的兴趣感下降、自发活动和探究行为降低得到显著改善。中、高剂量郁乐疏可显著改善PSD大鼠被动躲避缺陷。结论:郁乐疏对卒中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对PSD大鼠出的抑郁行为学异常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索制备理想的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的方法,为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的中西医药物治疗提供一个良好的动物模型。 方法:实验于2002-07/2003—02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实验室完成。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单纯脑卒中组10只、孤养应激组10只、脑卒中后抑郁组15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孤养、中度的不可预测应激处理复合制备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运用Longa 5评分法(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和水平木棒法(正常大鼠放置其上可以在上面持续时间超过3min)评定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运用糖水实验、敞箱实验、被动躲避实验评定脑卒中后抑郁大鼠的兴趣感变化、自发活动和探究行为等抑郁行为学改变。采用荧光分光度法测定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水平。 结果:①在造模中6只大鼠死亡,3只大鼠造模未成功,36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②脑卒中大鼠22只(包括单纯脑卒中组9只,脑卒中后抑郁组13只),清醒后第4,8,24小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58&;#177;0.69,2.32&;#177;0.58,1.37&;#177;0.60。③脑卒中动物20只(包括单纯脑卒中组8只,脑卒中后抑郁组12只),脑卒中后第1,3,5天在圆棒上停留时间分别为(110.94&;#177;31.40)s,(149.53&;#177;16.56)s,(169.88&;#177;8.44)s。④脑卒中后抑郁组脑卒中后第7,14天的体质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348.8&;#177;47.7)g,(390.9&;#177;22.9)g,P〈0.05;(321.7&;#177;43.8)g,(392.6&;#177;23.5)g,P〈0.01]。(5)脑卒中后抑郁组糖水消耗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8.48&;#177;1.15)mL/kg,(113.0&;#177;11.8)mL/kg,P〈0.011。⑥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敞箱活动低下,被动躲避缺陷。⑦脑卒中后抑郁组双侧额顶皮质及脑干的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显著降低。 结论: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的基础上复合孤养和应激处理可以制备出较理想的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50.
大鼠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病理变化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及规律。方法用胶原酶注入到大鼠尾状核的方法制作脑出血模型。将大鼠分为脑出血、假手术组、正常3组。分别观察各组在脑出血后第6h、12h、24h、2d、3d、5d、7d时血肿周围及对侧相应组织、额叶、小脑在光镜下的病理改变。结果大鼠在胶原酶注入6小时后形成稳定的血肿,病灶可分为血肿区、血肿周围区及相邻的正常脑组织区。血肿周围以细胞肿胀、细胞毒性及血管源性水肿、神经元坏死和变性为主要表现,水肿在第3d最突出,第7d仍未完全消退;出血12h血肿周围开始出现中性粒细胞,第3d开始出现泡沫细胞。结论脑出血血肿周围以细胞肿胀、水肿、神经细胞坏死、变性为主要表现,中性粒细胞及泡沫细胞的出现说明血肿周围存在炎症反应。血肿周围组织是今后治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