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8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119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169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1037篇
内科学   358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1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27篇
综合类   1478篇
预防医学   654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704篇
  8篇
中国医学   622篇
肿瘤学   120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 分析自评健康状况(SRH)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CVD)死亡风险的关联性。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剔除有逻辑错误和信息缺失的个体,最终纳入512 713名研究对象。SRH在基线问卷调查时搜集,包括整体自评健康状况(GSRH)及与同龄人相比自评健康状况(ASRH);死亡事件及原因通过链接到疾病死亡监测系统和国家医保系统获取。采用多因素校正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SRH与全因死亡和CVD死亡的关联性。结果 在平均9.9年的随访时间里,共观测到44 065例死亡事件,其中17 648例死于CVD。与GSRH良好的人相比,GSRH较差的研究对象未来发生全因死亡及CVD死亡的风险效应(HR)值(95%CI)分别是1.84(1.78~1.91)和1.94(1.82~2.06)。与ASRH更好的人相比,ASRH更差的研究对象未来发生全因死亡及CVD死亡的HR值(95%CI)分别是1.75(1.70~1.81)和1.83(1.73~1.92)。两种SRH指标与全因死亡和CVD死亡的关联性在各个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中都保持显著,且SRH越差、死亡风险越高。结论 SRH简单易用,SRH越差、个体未来全因死亡/CVD死亡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62.
目的:获得hnRNPA2/B1 cDNA序列,研究其在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它在类风湿滑膜炎中可能的致病作用。方法:从人中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总RNA进行逆转录反应,经PCR扩增目的片段,将其克隆于PUC-T1质粒上,并经酶切电泳、DNA测序鉴定分析。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利用单克隆抗体和特异的cDNA探针,检测滑膜组织中hnRNPA2/B1的含量及表达水平。结果: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中扩增得到目的片段,并经测序证实该片段为hnRNPA2/B1的编码序列。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显示hnRNPA2/B1在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中的表达水平整体上较骨关节炎(OA)和正常对照滑膜组高(P<0.05)。结论:成功克隆hnRNPA2/B1 cDNA;初步证明hnRNPA2/B1水平在RA关节局部增高,推测它可能参与了类风湿滑膜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63.
诊断超声对人胚胎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诊断级B超对人胚胎发育的安全性。方法 取 12 0名孕 6~ 8周拟行人工流产孕妇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 (Ⅰ组 )、辐照 5min(Ⅱ组 )、10min(Ⅲ组 )、2 0min(Ⅳ组 )、30min(Ⅴ组 )于 1h内取绒毛 ,超声辐照 30min(Ⅵ组 )于 7~ 10d后取绒毛。检测绒毛的生物化学变化。结果 诊断剂量超声辐照 2 0min可致人体宫内绒毛发生生物化学变化。丙二醛 (MDA)值随超声剂量增加而升高 (PⅠ -Ⅲ >0 .0 5,PⅠ .Ⅳ <0 .0 1,PⅠ -Ⅴ <0 .0 1) ,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随超声辐照剂量增加而下降 (PⅠ -Ⅲ >0 .0 5,PⅠ -Ⅳ <0 .0 1,PⅠ -Ⅴ <0 .0 1)。对照组与Ⅵ组比较P >0 .0 5,提示损伤作用是可逆性的。结论 诊断超声辐照时间 2 0min以上时对绒毛可造成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64.
会阴侧切缝合术是产科助产中最常用的手术.其可克服分娩阻滞,缩短第二产程,避免会阴及盆底损伤.以往采用在胎头着冠后行切开,并用传统方法缝合,5d后拆线.1999年12月以来,我们应用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法,即选择在胎头拨露时行会阴切开,切口用快微乔线缝合,术后不需拆线,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具有切口疼痛轻,术后感染率低,愈合快,疤痕小,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谭子彦  黄洋妹 《医学文选》2000,19(1):106-107
先天性肺发育不全临床少见 ,笔者诊治 1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 ,46岁。反复咳嗽、咳痰、胸痛 3年 ,加剧 1个月于 1995年 7月 2 1日入院。 3年前开始出现咳嗽、咳痰 ,咳白色粘液痰 ,无痰中带血 ,无咳脓痰 ,无心悸、气促 ,无午后潮热 ,无盗汗 ,伴左侧胸痛 ,呈阵发性隐痛 ,深吸气及咳嗽时疼痛稍加剧 ,不向他处放射。多次在当地卫生院按“支气管炎”,给予抗感染及对症处理 ,症状可缓解 ,但病情反复发作。半年前到韶关市某医院诊治 ,诊为“左侧胸膜炎”,给予抗结核治疗 ,疗效欠佳。 1个月前咳嗽、咳痰加重 ,伴发热 (T38℃ )、…  相似文献   
66.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求诊时,却找不出确切的原因,医生有时也束手无策,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 王丽丽在39岁时染上了一种“怪病”,起初是全身发痒,然后发展到四肢疼痛、疲倦无力。王丽丽为弄清病因先后看过25位医生,但都查不出病因。她曾多次要求医生为她做CT扫描,都受到拒绝。有的医生甚至说,她是心理作用:  相似文献   
67.
卵巢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仍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因此对该病的研究倍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1)。我们使用阴道M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FI),观察瘤体形态及作血流检测,以期对肿瘤性质预测提供可靠的依据。资料与方法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患者50例,其中良性肿瘤38例,恶性肿瘤12例,患者年龄为18-77岁,平均48岁。使用西门子小狮王超声诊断仪,阴道探头50兆赫,扇扩角度为120度;美国HP-1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探头频率为3.5兆赫。患者膀肽排空后平卧于检查床上,阴道探头置于阴道…  相似文献   
68.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 ,它的发生不仅给产妇带来思想负担 ,重者会影响产妇子宫收缩造成产后大出血 ,危害产妇健康。为预防产后尿潴留 ,促进产妇康复 ,对 14 1例产妇在分娩后 2小时内进行按摩法协助其排空膀胱 ,观察产后排尿及康复情况 ,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随机观察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6月在本院产房阴道分娩产妇 14 1例 ,其中初产妇 12 8例 ,经产妇 13例 ;年龄 2 0~36岁 ;孕周 37~ 4 2周。 14 1例均为顺产 ,均无严重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2 方法2 .1 按摩法协助排尿 :在产后 2小时内按摩子宫时 ,发现产…  相似文献   
69.
壳聚糖对荷肝癌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玲  戴关海 《中国药业》2003,12(9):26-27
目的:观察壳聚糖对肝癌实体瘤(Heps)小鼠的抑瘤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建立荷肝癌小鼠模型,观察壳聚糖对肿瘤生长和自然杀伤细胞(NKC)、巨噬细胞(MΦ)吞噬功能、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影响。结果:壳聚糖对小鼠Heps无明显抑制作用,低剂量壳聚糖可增加Heps荷瘤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对MΦ吞噬功能有明显的提高作用。结论:壳聚糖对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0.
我院自 1997年 5月至 2 0 0 2年 12月应用三氧化二砷(As2 O2 )治疗难治和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患者 15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5例中 ,其中女 7例 ,男 8例 ;年龄 7~ 48岁。本组复发及难治APL病均按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 ] 诊断。复发性APL 6例 ,在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达到完全缓解 (CR)后 6~ 2 8个月 (平均 14 .4个月 )内复发 ,难治性APL 9例。1 2 治疗方法  ( 1)诱导缓解治疗 :0 .1%As2 O310mg(哈尔滨医科大学提供 ) ,加入生理盐水 5 0 0ml静脉滴注 3~ 4h ,每日 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