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特种医学   10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外伤后视力下降的高分辨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王振常  杨本涛  刘中林 《眼科》2007,16(5):326-329
目的探讨外伤后视力下降患者的高分辨CT表现及临床意义。设计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150例外伤后视力下降患者。方法对2007年3月至6月因外伤后视力下降行视神经管高分辨CT(HRCT)检查的1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指标视神经管及眶尖区骨折及其发生率。结果150例中78例(88侧)视神经管骨折。(1)88侧骨折中,22侧为单发,66侧为多发混合型,均为一个或多个视神经管壁骨折并累及颅口或眶口;(2)78例中发现骨折部位156处,其中凹陷移位型最多见,占47.4%;(3)78例中,73例伴发视神经管邻近结构骨折;而无明确视神经管骨折的72例中,40例伴发邻近结构骨折。113例伴发邻近结构骨折病例中,发现伴发骨折共283处,以眶尖区最多见,占44.5%。结论HRCT能显示视神经管各壁及邻近结构骨折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眼科,2007,16:326-329)  相似文献   
12.
膝内、外翻畸形是下肢骨关节常见畸形之一,它常见于佝偻病,骨发育障碍,膝关节退行性骨病,小儿麻痹后遗症,外伤等。畸形明显者,临床需要截骨治疗,截骨前准确测量膝关节畸形角度、范围、部位、程度,以确定截骨的部位和方法。膝内、外翻畸形的X线研究既往报告很少,作者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40例64侧膝内、外翻病例,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观察X线表现,提出X线分型,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客观依据。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64侧病例中,膝内翻22例36侧,男9例、女13例,单膝患病6例,双膝患病16例,年龄5~40岁,平均18.7岁;膝外翻18例28…  相似文献   
13.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组织学证实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MRl资料.结果 36例内翻乳头状瘤源于鼻腔外侧壁25例,上颌窦4例,筛窦2例,额、筛窦2例,筛、蝶窦2例,额窦1例;其中11例为复发病例,3例伴恶变.26例呈分叶状,10例形状不规则.病灶最大径22~82 mm,平均38 mm.36例边界均清楚.与邻近肌肉比较,MR T1WI呈等信号32例,稍高信号4例;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34例,不均匀等信号2例(伴恶变).与鼻中隔黏膜比较,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34例;32例病变在T2WI或增强T1聊上病变内部呈较规整的栅栏状,2例旱不规整的栅栏状(伴恶变).8例行MR动态增强扫描,其中7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为速升缓降型,另1例局部区域的曲线呈速升速降型(伴恶变).结论 MR T2WI或增强T1WI上呈较规整的栅栏状外观是诊断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可靠征象,形态不规整可能提示伴发恶变.  相似文献   
14.
鼻窦是颅面部外伤容易造成骨折的部位,而鼻窦骨折往往并发颌面部、眼眶和颅底等邻近部位骨折.全面了解骨折范围,对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很大影响.国内对鼻窦骨折已有报道,但多限于常规CT扫描,系统分析HRCT表现的报道甚少.笔者回顾性分析CT扫描诊断鼻窦骨折200例,探讨鼻窦骨折HRCT征象,评价HRCT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影像学诊断:附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 CTPV)是指肝门部或肝内门静脉分支部分或完全闭塞后,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侧支循环形成引起的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1],临床较少见.成人发病易误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本文报道7例经影像学诊断证实的原发性CTPV,并对其发病机制、检查方法、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头颈部是指颅底到胸廓入口的解剖区域,包括眼、耳、鼻、副鼻窦、咽喉、口腔、颅底及颈部诸结构。这些部位解剖结构复杂,可发生多种肿瘤,它们的诊断时常困扰大家,如何提高该部位肿瘤的影像诊断水平,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及自身的经验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据国内资料初步统计,头颈部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0%~30%,在我国,男性发病首位是鼻咽癌,女性发病首位是甲状腺癌。目前头颈部肿瘤的平均治愈率大约在30%左右。延迟就诊、错误诊断和不正确治疗是造成治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头颈部肿瘤一般处于显露部位,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方面,较内脏肿瘤更具有利条件,而影像学的发展对于该病的早诊、早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晓丽  杨本涛  王振常 《当代医学》2009,15(20):115-117
目的探讨鼻、眶、耳部腺样囊性癌CT和MRI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例经组织学证实为腺样囊性癌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昕获得的16例CT和11例MRI表现。结果19例中起源于鼻腔6例、鼻窦4例、外耳道7例、泪腺2例,肿块呈不规则形8例、分叶状2例、椭圆形6例、圆形5例,大小为1cm~3cm者11例、〉3cm者6例、〈1cm者2例,边界不清14例、边界清楚5例。平扫CT显示密度欠均匀9例、密度均匀7例,肿瘤周围骨质以受压为主,局部呈“虫蚀状”破坏10例、溶骨性破坏4例;仅为骨质受压1例;无骨质改变1例。MR T2WI上肿瘤呈等、高混杂信号,T1WI呈低信号,增强T1WI为不均匀“筛状”强化。结论鼻、眶、耳部腺样囊性癌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T2WI和增强T1WI上“筛状”改变、相邻骨质以受压膨胀为主、局部虫蚀样骨质破坏,CT显示骨质改变优于MRI,MRI显示“筛状”改变及病变范围更清楚。  相似文献   
19.
管内型微小听神经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冰  杨本涛  王振常  鲜军舫 《当代医学》2009,15(20):123-126
目的探讨MRI对管内型微小听神经瘤诊断的价值。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管内型微小听神经瘤14例。肿瘤均局限于内听道内。GE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SE、FSE、3D FIESTA序列及Gd—DTPA增强检查肿瘤。分析肿瘤的形态、信号、强化方式等影像学特征。结果14例肿瘤均位于内听道内,其中7例肿瘤达内耳门,9例肿瘤达内听道底。与脑实质比较,14例肿瘤T1WI均为等信号,11例T2WI为等信号,2例T2WI为略长信号,1例T2WI为略短信号。增强后肿瘤均呈中度至明显强化。14例肿瘤3D FIESTA呈低信号。结论对于管内型微小听神经瘤的诊断,MRI优于CT,应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翼腭窝神经鞘瘤的CT和MRI表现.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组织学证实的翼腭窝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资料. 结果 12例神经鞘瘤均为单侧发病,病变以翼腭窝为中心生长并向其通道及周围间隙蔓延,边界清楚,呈卵圆形8例,梭形4例.CT表现:翼腭窝扩大,相应骨质受压变薄、移位及吸收;平扫显示10例病变密度均匀,另2例病变内可见低密度区,5例行CT增强扫描,其中3例病变显示不均匀强化.MRI表现:与脑实质比较,T1WI均呈等信号;T2WI呈等信号9例,高信号3例,10例病灶内可见点、片状高信号,其中5例并可见结节状高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T2WI上所见的高信号区均未见明显强化,其他区域中度或显著强化. 结论 根据典型的骨质及信号改变,可提示本病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