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应用自制白蛋白氟碳声学造影剂和声学密度定量技术定量评价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肾皮质血流灌注的可行性。方法 兔后腿肌注 5 0 %甘油 (12~ 15ml/kg) ,建立ARF动物模型。分别于注射甘油前和注射甘油后第三天应用声学造影剂和声学密度定量 (AD)技术检查肾脏 ,观察造影增强效果 ,测定肾皮质造影前后峰值密度 (PI)、曲线下面积 (AUC)和平均通过时间 (MTT)。结果 正常肾脏造影增强效果明显好于ARF肾 ,二者视觉判断差异显著 ;正常肾和ARF肾造影后肾皮质PI、AUC均比造影前明显增加 ,但ARF肾皮质造影后PI、AUC却低于正常肾皮质造影后PI、AUC(P<0 .0 1) ,MTT则变化不大。结论 急性肾小管坏死性肾衰竭时 ,由于肾皮质血流灌注减少 ,引起造影后PI、AUC等有关反映血流灌注的参数也随之下降 ,与正常肾脏差异显著。因此 ,采用经静脉声学造影和声学密度定量技术 ,能够对ARF时肾皮质血流灌注作出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22.
自制氟碳声学造影剂定量评价犬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自制的氟碳声学造影剂对急性心肌缺血的声学定量研究价值。方法:套扎犬冠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在套扎前后分别团注自制的氟碳声学造影剂进行谐波触发心肌显像,运用声学密度定量评介灌注结果。结果:套扎冠脉前,前壁前间隔心肌IBS、PI、AUC值造影后较造影前显著增高,套扎后,前壁前间隔心肌IBS、PI、AUC值造影后无明显变化。结论:自制的氟碳声学造影剂能使心肌灌注显影。可用于评价急性心肌缺血,声学密度定量可作为评价急性心肌缺血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犬急性心肌缺血后左心室壁动度、射血功能、细胞凋亡与心肌组织中Bcl-xl表达的变化.方法 犬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及对照组15只,实验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结扎时间分别为10,30,60min,每一时间点5只,对照组游离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不结扎.心肌组织行三苯四氮唑(TTC)染色,梗死区为黄白色,非梗死区为红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前壁增厚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梗死区心肌组织凋亡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检测梗死区心肌组织Bcl-xl的表达强度变化.结果 TTC染色示左室前壁及部分前间隔染色为黄白色,其余区域为红色.实验组冠脉结扎后10 min,左室前壁增厚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未发生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结扎后30~60 min,前壁增厚率降低与左心室射血分数进一步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在冠脉结扎后10 min,梗死区心肌TUNEL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脉结扎后30~60 min,梗死区心肌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在冠脉结扎后30min,梗死区心肌Bcl-xl表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结扎后60min,梗死区心肌Bcl-xl表达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后,心肌细胞凋亡可能为其早期病理改变,并且与心肌室壁动度与左室收缩功能降低有一定关系,同时抑凋亡基因Bcl-xl表达迅速增加,以对抗促凋亡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应用双功多普勒超声诊断前列腺结节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经双功能多普勒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 12 6例前列腺内结节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 45~ 92岁 ,平均 6 8岁。采用 Acuson- 12 8型电脑超声诊断仪 ,经直肠腔内端视式探头 ,频率为 7.0 MHz。常规的经直肠内前列腺检查操作 ,先通过二维实时显像检查前列腺内结节 ,逐个切面进行观察。然后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CDFI)显示结节内及其周边的血供情况 ,再用脉冲多普勒观察血流频谱 ,以获得半定量信息。脉冲多普勒条件为 :取样容积为 2 mm,波动频率为 10 0~ 12 5 MHz,角度校正 <6 0°。结  果本组 12 6例前列腺结节 ,恶性结节 32例 ,良性…  相似文献   
25.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狭窄的关系,以期为脑梗死的临床早期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分析我院138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另选取138例同期住院或门诊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比较研究两组颈动脉斑块性质和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梗死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梗死组出现多个颈动脉斑块的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如脂质性软斑、扁平斑和溃疡性斑块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梗死组双侧和单侧颈动脉管腔狭窄明显多于对照组,且梗死组颈动脉中度和重度狭窄明显增多(P<0.05).结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和中重度狭窄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自制超声微泡造影剂在兔实验性肾肿瘤灰阶对比以及血流显像中的作用。方法 新西兰兔14只,手术植入法建立VX2 肿瘤肾荷瘤模型。常规条件与造影条件下分别行二维超声、SonoCT、CDFI和PDI检测肾肿瘤。经耳缘静脉注射自制声学造影剂,随即以1ml生理盐水冲洗。以磁光盘记录声学造影前后的声像图变化,视频密度定量分析肾脏肿瘤结节中心、边缘与临近正常肾皮质的灰阶差值。观察造影前后肿瘤病灶的血流灌注、血管形态及半定量方法计数血管的数目。结果 超声造影后肾皮质灰阶信号显著增强,病灶呈低于肾皮质的负显影,轮廓清晰,形态较规则,内部回声不均质,病灶检出率由89.5 % (17/19)提高到10 0 % (19/19)。造影后CDFI主要是2级血流显示率增高达78.9% (15 /19) ,但总的血流显示率仍为89.4% (17/19) ;PDI则主要是3级血流改变巨大,由无升到5 7.9% (11/19) ,总的血流显示率则由89.4% (17/19)上升到10 0 % (19/19)。此种变化表现为血管由点显示变化为短棒状显示,可见多达11个病灶出现短暂的贯穿性血流。而造影前不能观察到血流的两个病灶也发现有点状的血流信号。结论 使用超声造影剂有助于提高肾脏微小病灶的检出率,深入了解病灶周边与内部的血流供应情况。造影PDI成像比CDFI成像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7.
近几年来 ,对超声造影剂及相关成像技术的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特别是随着第三代声学造影剂的推出及二次谐波成像、间歇式超声显像等新的成像技术的出现 ,使人们实现非创伤性实质器官声学造影的梦想又向前迈进一步。目前 ,有关新型声学造影剂的制备及相关成像技术的应用研究已成为超声医学发展最快速的方向之一 ,研究的内容也逐渐由心脏向腹部实质脏器、颅脑及其他外周器官扩展 ,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一、新型声学造影剂在非心脏器官的应用进展1.在肝脏方面的应用目前关于新型超声造影剂在心脏外器官的应用报道最多的是肝脏。早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自制的白蛋白氟碳声学造影剂对急性心肌缺血的研究价值。方法 套扎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在套孔前后分别静脉滴注声学造影剂进行触发式能量多普勒谐波成像,评价心肌灌注结果。随后取出心脏,用0.5%伊文思蓝染色作病理对照。结果 套扎冠状动脉前,整个心肌呈环状均匀的红黄色能量显像;套扎后,前壁及部分前间隔心肌无谐波能量显像。心肌灌注缺损面积与病理染色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静脉滴注自制的白蛋白氟碳声学造影剂通过触发式能量多普勒谐波成像能使心肌灌注显影,可用来评价急性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29.
目的 :采用经静脉声学造影、能量多普勒显像 (PDI)和声学密度定量 (AD)技术评价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肾皮质血流灌注情况。方法 :兔后腿肌注 5 0 %甘油 (12~ 15 ml/kg) ,建立 ARF动物模型。分别于注射甘油前和注射甘油后第三天应用自制白蛋白氟碳声学造影剂和 PDI、 AD技术检查肾脏 ,观察肾脏造影前后 PDI,测定肾皮质造影前后峰值密度 (PI)、曲线下面积 (AU C)。结果 :正常肾脏与 ARF肾 PDI在造影前表现为 级 ,但造影后前者 PDI均呈 级 ,后者 PDI多表现为 级 ,二者视觉差异显著。正常肾与 ARF肾造影后肾皮质 PI、 AUC均比造影前明显增加 (P<0 .0 1) ,但 ARF肾造影后皮质 PI、 AUC却明显低于正常肾造影后皮质 PI、 AUC,二者统计学差异显著 (P<0 .0 1)。结论 :急性肾小管坏死性 ARF时 ,在经静脉声学造影的基础上 ,采用 PDI与 AD技术能够对肾皮质血流灌注情况做出定性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30.
自制氟碳声学造影剂定量评价正常肾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氟碳声学造影剂和声学定量技术定量评价肾脏血流灌注的可行性。方法:观察大白兔造影前,后肾脏二维超声图像,分析造影效果,测定造影后不同时间肾实质有关时间-强度曲线参数。结果:造影后肾脏二维超声图像较造影前明显增强,皮质灌注峰值(PI),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增大,并在较高水平约40s后迅速下降,平均通过时间(MTT)则变化不大。髓质的各项参数与造影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通过测定造影后,PI,AUC等时间-强度曲线参数,能够对肾脏血流灌注作出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