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4篇
  免费   713篇
  国内免费   348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96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360篇
口腔科学   158篇
临床医学   1106篇
内科学   659篇
皮肤病学   95篇
神经病学   140篇
特种医学   279篇
外科学   499篇
综合类   1998篇
预防医学   916篇
眼科学   146篇
药学   809篇
  23篇
中国医学   1043篇
肿瘤学   204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523篇
  2022年   481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351篇
  2019年   367篇
  2018年   358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474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475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观察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支持下的不同枸橼酸咖啡因给药时间对早产儿呼吸暂停(AOP)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91例出生胎龄<32周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按照枸橼酸咖啡因给药时间的不同将患儿分为早期组(51例,出生24 h内在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下完成枸橼酸咖啡因给药)和常规组(40例,72 h内在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下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呼吸机应用时间、给药时间、吸氧天数以及呼吸暂停改善情况,记录呼吸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早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给药时间、吸氧天数、3 d后呼吸暂停次数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1,t=2.901,t=2.821,t=3.180,t=2.987;P<0.05)。经枸橼酸咖啡因治疗3 d后,两组患儿β-内啡肽水平及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且早期组较常规组下降更为明显(t=0.408,t=3.294;P<0.05);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回升,早期组较常规组升高更显著(t=6.4758,t=2.121,t=2.409;P<0.05)。早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2%(44/51),常规组为72.5%(29/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49,P<0.05)。早期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13.7%(7/51),常规组为15.0%(6/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以改善患儿呼吸功能,有助于患儿更好的渡过呼吸暂停危险期,早期给予枸橼酸咖啡因可促进患儿更快的恢复,显著缩短治疗时间,但不会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江苏省疫苗冷链建设现状,结合疫苗管理新要求,评价疫苗配送的三种模式。方法:在现况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不同配送模式优缺点,并进行可行性分析。结果:维持现有模式或整体打包委托配送这两种模式无法主动、彻底、及时管理疫苗。受疫苗储备、运输、人员配置的限制,免疫规划疫苗与非免疫规划疫苗全部采用由省疾控中心负责配送到接种点的模式有实施难度。结论:通过升级设备、增加人员配备、保障运输路线等方式,改进江苏省疫苗配送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对青海高原藏系绵羊引发的人间鼠疫疫情流行病学和相关鼠疫菌遗传特征进行研究,为制定出适合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汇总分析青海省1958―2020年藏系绵羊引发的人间鼠疫疫情资料,描述其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及其他流行病学特征;对38株分离自人、藏系绵羊和喜马拉雅旱獭的鼠疫杆菌进行测序,再结合其他参考菌株的基因序列分析菌株的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特征,构建菌株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结果  1958―2020年共发生藏羊为疫情传染源的人间鼠疫疫情16起,发病69人,死亡42人,病死率60.86%。与藏系绵羊相关的鼠疫杆菌都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进化分支1.IN2中,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同一鼠疫事件中人、藏系绵羊和周边喜马拉雅旱獭分离菌株位于同一簇群,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相符。  结论  流行病学结合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证实了青海省人间鼠疫来自藏系绵羊,而藏系绵羊鼠疫则起源于旱獭。藏系绵羊是青海高原上重要的家畜,因此不应低估藏系绵羊鼠疫的危害。  相似文献   
74.
目的为进一步深入研究Smad3基因在脊椎动物发育中的重要作用,对Smad3基因剔除小鼠进行保种和繁育研究.方法采用基因剔除杂合子小鼠进行保种,通过PCR和Southern杂交对杂合子小鼠交配所产生的后代进行基因型鉴定,纯合子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用于表型分析,杂合子小鼠用于留种和繁殖生产.结果采用PCR方法对278只子代小鼠进行了基因型鉴定,83只为野生型,133只为杂合子,62只为纯合子.结论Smad3基因剔除突变能稳定遗传.采用杂合子小鼠保种,子代小鼠三种基因型比例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相似文献   
75.
星形细胞瘤微血管密度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瘤微血管密度(MVD)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对磁共振成像(MRI)术前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星形细胞瘤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MVD。结果 随着星形细胞瘤级别的增加,MVD值增高,且Ⅰ、Ⅱ级与Ⅲ、Ⅳ级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MVD随着肿瘤直径增大而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VD与星形细胞瘤恶性表型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6.
俞晓萌  葛健 《上海医学》2001,24(12):732-732
患者中年女性 ,自诉双眼视力下降 2年 ,有高度近视眼史。术前检查 :裸眼视力右眼 0 .1,左眼 0 .1;双眼晶状体核性混浊 ,右眼甚 ;眼底模糊可见。术前诊断 :双眼白内障。术前患者感冒不适 ,且遇经期 ,经术前准备后 ,于 2 0 0 1年 3月 2 8日在局麻下行右眼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中后囊膜完整 ,植入度数为 0 .0 0D的进口人工晶体 ,手术过程顺利 ,时间约 2 5min。术后第 1天 ,患者自诉术眼无明显疼痛。视力为数指15cm。球结膜充血不明显 ,无水肿 ,角膜表面透亮 ,少量台氏膜皱褶 ,角膜后沉着物 ( ) ,前房混浊 ( ~ …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建立指纹图谱和多指标定量的蜜远志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为固定相,以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318 nm。对16批蜜远志建立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采用Waters Xbridge Shiled RP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进行同时测定远志(口山)酮III、3,6''-二芥子酰基蔗糖、细叶远志皂苷、远志酸、远志皂苷元的含量。结果 在指纹图谱研究中,标定了27个共有峰,结合对照品和HPLC-Q-TOF-MS共指认8个成分,分别为西伯利亚远志糖A5、西伯利亚远志糖A6、远志(口山)酮IX、远志(口山)酮III、3,6''-二芥子酰基蔗糖、细叶远志皂苷、远志酸、远志皂苷元。聚类分析将16批样品分为3类;经主成分分析,主成分1~3是影响蜜远志质量评价的主要因子。多指标含量测定中远志(口山)酮III、3,6''-二芥子酰基蔗糖、细叶远志皂苷、远志酸、远志皂苷元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27%~0.068%、0.074%~0.798%、1.1%~1.4%、0.15%~0.36%、0.15%~0.37%。经方法学验证,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5%~100.9%。结论 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准确、高效,特征性强,可为蜜远志饮片的质量评价和临床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葛酮通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 患者神经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 的影响。方法:将100 例AIS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葛酮组、针刺组、联合组,每组25 例。对照 组给予一般治疗和专科治疗,葛酮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酮通络胶囊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 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酮通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4 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4 组治疗前后美国 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神经功能缺损指标[S-100B 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及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 酶(SOD)、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治疗后,4 组NIHSS 评分均较治疗 前降低(P<0.05),葛酮组、针刺组及联合组NIH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NIHSS 评分均低 于葛酮组及针刺组(P<0.05)。治疗后,4 组血清S-100B 蛋白、NSE、GFA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葛酮组、针刺组及联合组血清S-100B 蛋白、NSE、GFA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血清 S-100B 蛋白、NSE、GFAP 水平均低于葛酮组及针刺组(P<0.05)。治疗后,4 组血清SOD、GSH-Px 水平均 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MDA、8-OHDG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葛酮组、针刺组及联合组 血清SOD、GSH-Px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DA、8-OHDG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 组血清SOD、GSH-Px 水平均高于葛酮组及针刺组(P<0.05),血清MDA、8-OHDG 水平均低于葛酮组及针刺 组(P<0.05)。结论:葛酮通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AIS 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氧化应激指标。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Rab32(Ras-related proteins in brain 32)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内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小鼠DC2.4细胞建立BCG感染模型,通过RNA-Seq技术检测BCG感染后DCs内Rab基因的表达变化;通过生信分析筛选BCG感染后差异表达的Rab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BCG感染后DC2.4细胞内Rab32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制备EYFP-Rab32过表达DC2.4细胞(EYFP-Rab32 DC2.4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和流式细胞术进行转染效率验证;通过细胞载菌量实验检测EYFP-Rab32 DC2.4细胞内BCG的增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蛋白的变化。结果DC2.4细胞中存在55种Rab蛋白,BCG感染后10种Rab蛋白的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Rab32蛋白随着感染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感染0 h和48 h时Rab32表达显著增加(P<0.05)。BCG感染EYFP-Rab32 DC2.4细胞48 h时BCG载菌量为(60.16±4.69)×10^(4)CFU/孔,较DC2.4细胞明显增多[(21.09±1.56)×10^(4)CFU/孔](P<0.01);这可能与Rab32过表达导致BCG感染DC2.4细胞后p-PI3K/PI3K,p-AKT/AKT增多(P<0.05),即Rab32激活PI3K/AKT通路相关。结论Rab32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促进DCs内BCG增殖。  相似文献   
80.
  目的  了解低龄儿童独生子女和大孩社会性发展的现状,为促进低年龄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蚌埠市2所幼儿园和2所小学的一至三年级共734名3~9岁独生子女和大孩儿童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及父母的一般情况及儿童社会性评定。  结果  大孩情绪症状异常检出率(27.8%)高于独生子女(17.6%)(χ2=9.45,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独生子女和大孩的社会性发展多动注意不能异常率均随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升高而降低(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独生子女发生多动注意不能异常的风险低,发生同伴交往问题的风险高(P值均<0.05)。独生子女和大孩的社会性发展亲社会行为方面均为女童的亲社会行为好于男童(OR值分别为1.70,2.85,P<0.05)。对于独生子女,主要带养人为父母时发生困难异常的风险较祖辈等为主要带养人低(OR=1.63,P<0.05);对于大孩,核心家庭发生困难异常的风险较三代家庭低(OR=2.14,P<0.05)。独生子女男童出现多动注意不能、亲社会行为异常的风险高于女童(OR值分别为2.24,1.70,P值均<0.05),出现情绪异常的风险低于女童(OR=0.57,P<0.05)。不同年级间独生子女的社会性发展有差异,随着年级的增加,亲社会行为异常风险低(P<0.05)。  结论  较高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有助于提升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但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父母也应避免过多的物质与精神宠爱。父母应加强自身学习提升社会化教养水平,对待子女一视同仁,提高亲子陪伴质量,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