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黄芪注射液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血清及尿液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早期DN患者据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黄芪注射组、厄贝沙坦+黄芪注射组和对照组各28例。比较4组治疗疗效、血糖、肾功能相关指标及血清、尿液CTGF水平差异。结果 4组治疗有效率有显著差异(χ2=29.97,P0.01),厄贝沙坦+黄芪组有效率最高;治疗前4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血清CTGF及尿液CTGF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4组FPG(F=10.24,P0.01)、Hb A1c(F=9.873,P0.01)、UAER(F=39.68,P0.01)、Scr(F=13.43,P0.01)、血清CTGF(F=64.24,P0.01)、尿液CTGF(F=49.53,P0.01)均有显著差异,且均为对照组水平最高,厄贝沙坦+黄芪组最低。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DN老年患者的血清、尿液CTGF含量,对于DN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2.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性反应为主,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疾病,典型病例X线表现为骶髂关节明显破坏,后期脊柱呈"竹节样"变化.笔者于2004年4月-2008年4月采用针刺、走罐配合点刺放血治疗本病68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运用心理行为干预,对改善癌症患者心理和躯体功能方面的效果。了解癌症患者心理需求状况,为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研究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自制调查表对长征医院闸北分院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234例手术、化疗等癌症患者随机进入干预组或护理研究组,采用情绪和生活质量问卷,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2次测查(手术或化疗)。结果组间比较:各项情绪指标和大多数生活质量指标以及总体情况和总体生活质量指标,在干预后的效果更加明显。63.4%的患者对所患疾病有紧张、怨恨情绪,78.6%的患者不愿长期住院,57.3%的患者住院最大烦恼是病情不了解。结论对放、化疗患者实施恰当的心理行为干预,在临床是可行的、有效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身心健康问题和各种心理需求,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极其病情,及时恰当地做好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34.
疼痛是术后病人常见的临床症状,易受心理因素影响。紧张、焦虑、烦躁等均可加重疼痛。因此,调整术后病人的心理状态使其配合治疗尤为重要。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1998年1~12月在我科住院的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病人67例,采用激励式心理护理(激励  相似文献   
35.
牛彩东  杨晓芬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8):212-212,219
目的 宫颈环切术在先天性宫颈延长治疗中应用.方法 对1例宫颈延长的患者因性生活困难而行宫颈环切术.结果 术后无并发症出血、感染、粘连,官腔积血发生且于2000年顺产分娩一足月男婴.结论 宫颈锥切术在正常组织的宫颈延长的治疗且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是较为恰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在气管切开术后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2例昏迷后气管切开的患者,给予保持呼吸道湿化、定期翻身拍背、吸痰等护理方案。结果在32例昏迷后气管切开的患者中,有24例患者痊愈,4例患者好转出院,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有1例,3例患者因其它原因死亡。结论通过给予昏迷后气管切开的患者保持呼吸道湿化、定期翻身拍背、吸痰等护理方案,降低了术后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提高了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为昏迷后气管切开的患者的护理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7.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血脂康组(A组)58例,男32例,女26例;非诺贝特组(B组)32例,男20例,女12例.A组平均31.6岁,B组平均31.5岁.两组患者用药前基本特征相似,各项检查指标无统计学差异.诊断标准按<内科学>教材规定.所有病人均伴有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  相似文献   
38.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6月以来,笔者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伐昔洛韦口服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 所观察病例均为2003年6月-2006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入选标准:年龄18~60岁,皮损为单侧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丘疱疹,呈带状排列,自觉疼痛明显:病程<1周;既往无光敏病史;眼科会诊排除了白内障.共治疗带状疱疹120例,试验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9.27±6.51)岁(28~81岁),平均病程(4.32±0.67)d(3~7 d).皮损分布于躯干部38例,头面部13例,四肢9例;对照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1.09±5.53)岁(25~82岁),平均病程(3.98±0.46)d(2~7 d),皮损分布于躯干部34例.头面部16例,四肢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皮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39.
NB-UVB联合派瑞松乳膏治疗掌跖脓疱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派瑞松局部治疗掌跖脓疱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性试验。67例掌跖脓疱病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予NB—UVB局部照射,1次/3d,派瑞松涂患处2次/d;对照组分别单独给予NB—UVB(UVB组),或给予派瑞松(P组)用法同上。2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每2周评定患者的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结果:共有63例患者完成试验,治疗组2周、4周时SSRI显著高于UVB组(均P〈0.05),与P组(均P〈0.01);治疗组痊愈率2周时为28.0%,4周时为52.0%,均显著高于UVB组与P组(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在2周与4周时均为92.0%,与UVB组及P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NB—UVB联合派瑞松外用治疗掌跖脓疱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0.
输血相关GVHD是一种发病率低但却致命的输血并发症,它以存在于血液制品中含有免疫能力的异体淋巴细胞所介导,在受者体内植活、增殖,进而引起严重攻击和破坏宿主体内细胞和组织的免疫反应。发展成TA-GVHD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严重免疫缺陷,或者是由白血病、淋巴瘤、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新生儿,或者是作为造血干细胞预处理程序中的细胞毒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