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 GF)对用或未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导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的促生长、增殖作用.方法将联合法接种培养至第3天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一部分在含EGF终浓度分别为0、0.5、1、2、4、8、12、16、20、 24、28 ng/ml的附加20%小牛血清及常量抗菌素的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 ;另一部分,先用含MNNG终浓度为3 μg/ml附加20%小牛血清和常量抗生素的RP MI-1640培养基处理48h,再换用含终浓度分别为0、1、8、12、16、20 ng /ml的EGF培养基继续培养.每日用Olympus IM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和增殖情况.结果两实验组中,用不同浓度EGF处理后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均在2周以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落、退化;并且,随着EGF浓度的升高, 培养细胞脱落、退化的现象更加严重;两实验组相比,未用MNNG诱导的培养细胞出现脱落和退化现象的时间比用MNNG诱导的相对更早.结论外加EGF对用或未用MNNG诱导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的生长增殖均无促进作用,相反,加速了培养细胞的老化,尤其是对未用MN NG诱导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这种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2.
骨感染因治疗困难、预后差等特点, 是临床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故早期准确诊断骨感染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传统的检测方法速度慢、阳性率低, 因此急需找到更好的检测技术来确定骨感染的病原微生物。近年来, 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因其准确、快速、高效, 具有全面检测病原微生物的优势, 已经用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其也可以作为一种有效诊断骨感染的工具。本文主要就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在骨感染诊断应用中的优势、不足及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3.
甲基硝基亚硝基胍诱导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将培养第5天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在含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终浓度分别为0(对照)、1、2、3、4、6、9μg/ml的附加20%小牛血清及常量抗生素的RPMI1640培养基中分别处理24h、36h、48h;随后,换用含20%小牛血清及常量抗生素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3d后,改用含5%小牛血清及常量抗生素的RPMI1640培养基继续培养,每天在OlympusIM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用浓度为6μg/ml、9μg/ml的MNNG处理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在处理后3天左右大片脱落,残留的少量细胞在换用5%小牛血清及常量抗生素的RPMI1640培养后逐渐死亡;用1、2、3、4μg/ml浓度MNNG处理后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生长良好,与对照组相比,培养细胞的体积变大,分裂细胞增多,尤以3μ/ml的MNNG处理48h的试验组最为明显,并观察到转化灶,但传代培养没有成功.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MNNG能够诱导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出现转化灶,并发生分裂、繁殖.  相似文献   
34.
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SOD和MDA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培养细胞的退化过程。方法:应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及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测定童虫细胞在培养0-54d过程中SOD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在培养第12dSOD出现一个高峰,以后一直处于低平状态。MDA在培养第18d和第48d分别各有一个高峰,其后均逐渐降低。结论: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呈逐步退化过程。  相似文献   
35.
当血吸虫成虫降解利用血红蛋白时,蛋白酶起着重要作用,已报道血吸虫有与哺乳动物组织蛋白酶B和L型同源的蛋白酶,曼氏血吸虫体内存在组织蛋白酶类B型(Sm31),它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抗原,亦可作为化疗的靶物质。通常采用传统的层析法或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提取血吸虫蛋白酶,本文作者采用亲合层析法,首次从日本血吸虫成虫分离纯化出组织蛋白酶类B型(Sj31),同时对Sj31作生化特征分析和组织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36.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一系列渐进性变化,主要表现在:核中异染色质含量逐渐增加,由0d时的显著少于常染质转变为54d时的高于常染色质;线粒体逐渐变性,嵴由清晰变为模糊以至消失,基质电子密度降低,最终成为空泡;内质网由环状变为短管状、囊泡状,最后消失。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中线粒体和内质网超微结构的这些变化,可以用来判断培养条件的优劣;而从染色质的一系列变化推断,0~18d是诱导培养细胞发生增殖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影响肩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及术后不同肩关节功能对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1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资料。男53例,女63例;侧别:右侧55例,左侧61例;年龄34~82岁,平均(60±13)岁。骨折Neer分型:一部分骨折12例,二部分骨折58例,三部分骨折29例,四部分骨折17例。术后12个月随访时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并根据肩关节功能分为优良组和可差组,并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骨密度、受伤至手术时间、肩袖损伤、侧别、人工骨植骨、术后开始功能康复锻炼时间和骨折复位质量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健康调查简表(SF-12)、简明疼痛度量表(BPI)和EQ-5D视觉模拟量表(EQ-VAS)获取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数据,比较评价肱骨近端骨折术后不同肩关节功能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结果通过比较可能影响肩关节功能的相关风险因素得出骨折类型、骨密度、受伤至手术时间、肩袖损伤、术后开始功能康复锻炼的时间、复位质量在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良率为75.9%(88/116);肩关节功能优良组患者各项得分SF-12PCS(42.9±5.2)、SF-12MCS(47.5±6.0)、BPI-S(4.1±1.2)、BPI-I(3.6±1.1)、EQ-VAS(82.3±4.4),可差组患者各项得分SF-12PCS(30.1±3.7)、SF-12MCS(33.1±3.5)、BPI-S(6.3±1.2)、BPI-I(6.2±1.3)、EQ-VAS(72.2±5.5),并且两组患者在SF-12PCS、SF-12MCS、BPI-S、BPI-I、EQ-VAS方面统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骨折类型、骨密度、受伤至手术时间、肩袖损伤、术后开始功能康复锻炼的时间、复位质量等影响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并且肩关节功能差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也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8.
骨关节炎(OA)是以关节软骨退变、软骨下骨硬化为主要特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病变、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近年来研究发现软骨下骨硬化是OA的一个病因,软骨下骨硬化优于并加速软骨退变,进而加速OA的发生发展.抑制或延缓软骨下骨硬化对...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索RA滑膜病变中的免疫浸润细胞, 为RA的机制及治疗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及治疗靶点。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http://www.ncbi.nlm.nih.gov/geo)下载GSE77298、GSE55457和GSE1919三个基因表达数据集, Perl进行数据合并, R的"limma"进行批次矫正。在R中用"CIBERSORT"软件通过"e1071""parallel"和"preprocessCore"3个包获得22种免疫细胞对应RA滑膜组织样本和正常滑膜组织样本的表达矩阵。Perl筛选免疫细胞矩阵中P<0.05的样本。R的"barplot"函数分析22种免疫细胞在P<0.05的样本中的含量百分比。R的"pheatmap"包可视化热图, R的"corrplot"包绘制相关性热图。R的"vioplot"包通过wilcox检验绘制差异小提琴图。结果免疫细胞浸润分析结果表明, 在P<0.05的RA滑膜组织样本和正常滑膜组织样本中, 初始B细胞和未活化的自然杀伤细胞在RA滑膜组织中低表达, 浆细胞、未活化的肥大细胞、M1巨噬细胞、记忆性B细胞和调节性T细...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筛选SIEA抗卵胚胎发育的候选分子。方法 小鼠再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用SIEA免疫后49天,实验组收集该免疫血清培养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对照组用未免疫小鼠相同天数感染的血清培养,2天后,收集虫卵,作免疫沉淀和SDS-PAGE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仅出现54KD。结论 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中54KD分子可能位于未成熟卵膜或基质中,由未成熟卵所释放,为SIEA诱导保护性免疫中主要的效应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