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老年人ARF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09例老年(≥60岁)ARF患者的诊断,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175例青年ARF患者(18-40岁)进行比较。结果:老年ARF患者占同期422例ARF患者的25.8%,其停顿院病死率为58.7%。肾前性ARF,败血症引起的ARF是老年人ARF的主要临床类型,分别占20.2%和15.6%,感染(52.3%比29.7%),心血管合并症(64.2%比38.3%),呼吸衰竭(43.1%比20.0%),高钾血症(29.4%比15.4%)等并发症老年ARF患者高于青年患者(P<0.001或P<0.01)。以发生ARF后30天为观察终点,发现老年ARF患者肾功能恢复较青年组差,透析中低血压(11.8%比3.3%),心绞痛(10.1%比1.5%),失衡综合征(5.2%比2.1%),等合并症的发生率较青年患者高(P<0.001或P<0.05)。结论:老年ARF患者并存慢性疾病和并发症多是其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积极防治基础病,及时,正确地处理临床并发症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12年2月本院小儿科过敏性紫癜患儿136例,按随机数字分为血液灌流加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采用抗过敏及肝素治疗,两组治疗5~10 d,血液灌流组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血液灌流加常规治疗组皮疹消退、腹痛和关节肿痛、消化道出血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结论血液灌流可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83.
关于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后缘骨块的手术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后缘骨块的处理、其前后路手术适应证、优缺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2002年7月~2006年6月共收治高能量损伤致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38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4例,女14例,男:女为1.7:1,年龄21—62岁,平均39.5岁,按Dennis分类,前柱损伤为14例,前、中柱损伤为24例,合并神经系统损伤为68%,按Frankel分级,其中:A级6例,B级6例,C级10例,D级8例,E级8例。对其后缘骨块处理进行了总结,分析不同病例的影像学资料,分别采用前后路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通过复查术后胸腰椎的功能和影像学资料来判定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随访14.4个月,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其中20例患者采用前方入路,术后平均2周下地活动,术后腰背部疼痛基本消失,神经功能改善按Frankel分级,都有1~3级的改善,X线片显示椎体高度达解剖复位,椎体后缘骨块完全复回至椎体内,无椎管压迫,脊柱植骨融合率达100%,无椎体高度塌陷。18例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有4例椎体骨折复位不理想,椎体高度由术前48.14%恢复至术后的92.14%,残留腰背部疼痛、后凸畸形、神经功能恢复不全。骨折全部愈合,术后腰痛基本消失,椎体高度恢复好,脊柱融合好,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有1~3级的改善。[结论]对于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后缘骨块处理均应用切开复位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手术可提供良好固定,降低并发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4.
85.
背景近年来,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的手术过程中,角膜上皮瓣保留与否及其对术后角膜上皮的愈合时间、视力恢复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受到人们关注。目的系统评价去除和保留上皮瓣对Epi—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严密设计的检索策略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有关比较去上皮瓣Epi—LASIK和留上皮瓣Epi,LASIK临床疗效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的内容包括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情况。采用RevMan4.2.2进行统计分析,连续性变量以加权均数差(WMD)(95%CI)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计数资料则用优势比(OR)(95%cI)。对检索文献的证据等级按照Jadad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共有8篇文献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其中251例患者502眼(等效球镜范围0~-10D)纳入本研究。纳入的文献中按Jadad量表评分2篇评为3分,其他6篇评为1~2分,文献质量等级较低。分析显示去上皮瓣组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较留上皮瓣组Epi—LASIK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32,95%CI:-1.82~-082,P〈0.01)。术后第1天,2组疼痛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17,95%CI:-0.55~0.20,P=0.37),而术后第3天和第5天,去上皮瓣组疼痛情况较留上皮瓣组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MD=-0.99,95%CI:-1.71~-0.28,P〈0.01)、(WMD=-0.94,95%CI:-1.35~-0.54,P〈0.01)。术后1、3、6个月,2组haze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0.62,95%CI:0.34~1.12,P=0.11)、(OR=0.70,95%CI:0.31~1.55,P=0.38)、(OR=1.14,95%CI:0.58~2.26,P=0.71)。结论去上皮瓣Epi-LASIK与留上皮瓣Epi—LASIK相比,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更短,眼部疼痛程度更轻,而角膜haze情况二者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6.
临床流行病学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临床医学领域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采用近代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临床经济学及医学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临床医学问题的一门方法学。其核心内容是通过严谨的设计、测量和评价,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后的规律,并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87.
我国青少年近视现患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和阐述我国中小学生视力变化情况,为探索预防青少年近视提供对策和建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5月至2009年9月分别在山东、青海、云南、上海和温州随机抽取农村与城市的90所学校,包括重点、非重点小学、初中、高中生共20 000人(每省4000人),小学生11 246人,初中生3673人,高中生4220人,其中来自市区学生为11 177人,乡村学生7962人,年龄6~19岁,男女比例基本相同.进行近视及相关情况调杳,共收回有效问卷19 139份.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年级近视患病率比较采用X~2检验,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近视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显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13.7%;初中生近视患病率为42.9%,高中生近视患病率为69.7%.小学生山东近视患病率最高为19.7%,青海最低为11.9%,上海、温州和云南相近;初中生温州近视患病率最高达50.6%,其次是上海,为47.2%,青海最低为33.6%;高中生山东近视患病率最高,达87.3%,其次是温州为72.0%,上海最低为60.2%.结论 本次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沿海地区比内地高,发达地区比欠发达地区高,高原紫外线强烈地区与平原地区相近;各省市近视患病率从小学到高中不断增高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88.
浙江省1987至2006年白内障患病趋势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浙江省1987至2006年白内障患病趋势及防盲治盲效果.方法 采用浙江省1987年、2006年残疾人普查数据、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防盲治盲数据库、浙江省防盲治盲办公室1987-2006年有关初级眼保健和防盲治盲工作的规划、计划、总结报告及会议纪要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浙江省范围内对双眼盲与低视力者进行的流行病学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共调查95 392人,其中盲人255例,患病率2.67%o;低视力患者567例,患病率5.94‰.白内障患病率为7.35‰,女性高于男性(x2=81.66,P<0.01).由白内障致盲占盲人的58.86%,低视力患者中63.79%为白内障所致.与1987年第一次残疾人调查结果比较显示,盲患病率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84,P=0.535),而低视力患病率却显示明显增加(x2=32.434,P<0.01).两次调查结果都显示了白内障占致残原因的第一位.结论 白内障仍是导致盲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防盲治盲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我省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白内障患者将继续增加,防盲治盲任务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分析使用切开复位异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4年3月~2009年12月,对48例53足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异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46例51足获随访5个月~3年,平均22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21足,良27足,优良率为91%。结论:切开复位异形钢板内固定能使骨折解剖复位,病人能早期进行锻炼,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较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90.
樊宇  杨新军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1):1647-1648
目的 观察临床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方案.方法 148例耐多药肺结核均对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2种以上耐药,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司帕沙星+丙硫异烟胺+硫酸卷曲霉素;对照组用力克肺疾+利福喷丁+丁胺卡那霉素+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 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率分别为81.2%、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57.7%、54.37%(P<0.05).结论 司帕沙星+丙硫异烟胺+硫酸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