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杨文涛  徐志凯  王海涛 《医学争鸣》2004,25(16):1525-1527
目的 :研究抗HFRS病毒鼠源性mAb治疗HFRS患者后其体内血药浓度的变化以及抗鼠抗体的产生情况 .方法 :建立检测人血清中鼠IgG及抗鼠抗体的ELISA方法 ,并以此检测二期及三期临床试验的HFRS患者血清 1 6 5份 .结果 :建立的两种方法均特异性强 ,敏感度高 ,稳定性好 .观察到血清中鼠IgG血药浓度在用药后 1~ 3d最高 ,平均为(1 .0 4± 0 .84 )mg/L ;随后迅速下降 ,6~ 1 0d组平均浓度为(0 .2 1± 0 .2 1 )mg/L ;用药 1 2d以后绝大多数已测不到 .而抗鼠抗体主要产生在用药 1 2d以后 ,阳性率为 78.0 % ,平均效价为 1∶5 5 7;用药后 6~ 1 0d组的阳性率为 2 8.6 % ,平均效价为1 3∶5 5 .结论 :抗HFRS病毒mAb(鼠IgG)在HFRS患者体内代谢较为迅速 ,而 1 2d后产生的抗鼠抗体不是影响其代谢的主要因素 .  相似文献   
42.
目的 通过对电凝、钛夹钳夹两种术式患者代偿性多汗和生存质量的比较,评估何种术式在胸交感神经阻断术治疗手汗症中更为优越。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术前随机分为电凝组和钛夹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下行胸腔镜下胸4交感神经链阻断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代偿性多汗程度及手术前后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均治愈。电凝组3例患者,钛夹组1例患者术后单侧少量胸腔积气,均自行吸收。两组手术均顺利,无心律失常、Horner’s 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或围手术期死亡。电凝组代偿性多汗的发生较钛夹组更为常见(p = 0.001)。中度、重度代偿性多汗两组均较少发生,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193)。大部分患者均自觉术后生存质量显著改善,但是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588)。结论 电凝和钛夹钳夹胸4交感神经链阻断术治疗手汗症均微创、安全、有效。两种术式对生存质量改善程度相似,钛夹钳夹术代偿性多汗发生程度较轻,在治疗手汗症中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宁泌泰胶囊治疗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hominis,Mh)多重耐药的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Uu和Mh多重耐药的NGU患者给予宁泌泰胶囊口服治疗,15 d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3 d复查支原体,若结果未转阴,继续下一个疗程,每例患者最多进行3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主要复查支原体转阴情况。结果 30例中有18例在第一个疗程后支原体转阴,5例经2个疗程治疗后支原体转阴,2例经3个疗程治疗后支原体转阴,治疗总有效率达83.3%。结论宁泌泰胶囊治疗Uu和Mh多重耐药的NGU患者疗效良好,在抗生素耐药的情况下,宁泌泰胶囊可做为治疗Uu和Mh多重耐药NGU的参考药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中t(11;18)/APl2-MALT1、t(1;14)/IgH-bcl-10、t(14;18)/IgH-MALT1和其他遗传学异常的发生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196例不同部位的MALT淋巴瘤,包括胃53例[其中9例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成分]、眼眶50例、涎腺20例、肺20例、肠17例、皮肤17例、肝脏8例、甲状腺5例和其他部位6例(包括舌根2例,胰腺、喉、声带和肾脏各1例),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别检测APl2-MALT1、bel-10、MALT1和IgH基因的异常.结果 在196例MALT淋巴瘤中,APl2-MALT1融合基因共检出25例(12.8%).但是在不同部位,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从高到低依次为肺(45.0%,9/20)、不伴DLBCL成分的胃MALT淋巴瘤(22.7%,10/44)、涎腺(15.0%,3/20)、肠2/17、眼眶2.0%(1/50).而在伴DLBCL成分的胃MALT淋巴瘤、皮肤、甲状腺、肝脏和其他散发部位均未发现APl2-MALT1融合基因.在196例中,1例肺MALT淋巴瘤同时显示IgH基因和MALT1基因异常,可能是t(14;18)/IgH-MALT1异常.3例(2例不伴DLBCL成分的胃和1例肺)同时显示IgH基因和bcl-10基因异常,可能是t(1;14)/IgH-bcl-10异常.此外,用MALT1基因探针检测中,6例(2例涎腺、2例肝脏、1例伴DLBCL成分的胃和1例甲状腺)可能为18号染色体3体;3例(2例胃和1例肠)为MALT1基因扩增.结论 在MALT淋巴瘤中特异性的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较低,但在不同部位,这些异常发生率存在差异.该现象提示发生在不同部位的MALT淋巴瘤,尽管组织形态学特点类似,但可能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e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和嗜酸细胞腺瘤(oncocytom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手术切除的13例肾嫌色细胞癌和6例肾嗜酸细胞腺瘤进行眼观、光镜和电镜观察,Hale胶体铁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嫌色细胞癌以实体结构为主,胞质半透明或嗜酸颗粒状,核皱缩,有核周空晕;其中6例(46%)为嫌色细胞癌嗜酸变型;电镜下见胞质内微泡和管泡状嵴线粒体;Hale胶体铁染色12/13阳性。嗜酸细胞腺瘤以巢状结构为主,胞质嗜酸颗粒状,核圆伴小核仁;1例(16.7%)出现核异型性;电镜下见胞质内层状嵴线粒体;Hale胶体铁染色阴性。免疫组化两者均表达E—cadhefin、EMA,不表达CD10、CK20、vimentin;CK7在10/13例嫌色细胞癌中呈强阳性表达,2/6例嗜酸细胞腺瘤呈灶性表达。结论肾嫌色细胞癌和嗜酸细胞腺瘤形态学各有特征,免疫表型相似,鉴别诊断基于生长方式和细胞学特征,Hale胶体铁染色和电镜检查是区分二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肝癌疼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2例肝癌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阿片类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三阶梯止痛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疼痛相关指标[P物质(SP)、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47/51),高于对照组的76.47%(3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S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浆β-EP和血清5-H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48.
胸腔镜与开胸手术对于粘连性气胸治疗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性气胸(spontaneous pneumothorax,SP)是临床常见疾病,占呼吸系统疾病的7%~10%[1]。肺大疱破裂是其主要病因,其次是炎性粘连索带撕裂肺组织漏气所致,自发性气胸伴有胸膜腔粘连的病人占相当一部分比例。2006年~2010年我科共  相似文献   
49.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of GeneSearchTM breast lymph node assay in intraoperative detection of metastases in sentinel lymph node (SLN) from breast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225 SLN from 88 patients was prospectively studied. Each SLN was cut into 2 mm slabs which were examined by intraoperative imprint cytology (ⅡC) first, followed by GeneSearch assay and postoperative serial sectioning. GeneSearch used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RT-PCR technology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CK19 and mammaglobin in SLN. The results of GeneSearch assay were correlated with those of ⅡC and post-operative serial sectioning. Results Amongst the 88 cases studied, 225 SLNs were found, and obvious metastatic carcinoma cells were identified in 27 SLNs and micrometastasis in 9 SLNs.One hundred and eight-nine SLNs were considered as "negative" (with "isolated tumor cells" present in 5 SLNs). The turn-around time of intraoperative GeneSearch assay ranged from 35 to 45 minutes (mean = 40 minutes). The concordance rate between GeneSearch assay and post-operative serial sectioning was 95.6% (215/225), with a sensitivity of 86.1% (31/36), compared with 94.7% (213/225) and 72.2% (26/36)respectively for ⅡC. The size of metastatic foci correlated with the Ct value of CK19 and mammaglobin (P <0.01). Conclusions GeneSearch assay for intraoperative detection of metastase in SLN has a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and demonstrates a relatively higher sensitivity than ⅡC. The potential clinical application still requires further evaluation of larger number of cases.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索采用高含量猪油高脂饲料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动物模型。方法:32只雄性纯种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0只,喂以普通饲料;造模组22只,喂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检测血脂及腹主动脉造影。结果:造模组均出现高脂血症及腹主动脉狭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脂饲料喂饲新西兰纯种大白兔可建立动脉粥样硬性ED的动物模型,进一步建立ED的动物模型,为研究ED的中医药治疗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