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目的:本实验旨在证实3种药物对神经损伤的作用及用药方法。方法:实验选用日本大耳兔24只,分5组,A组-正常组(致伤前);治疗组:B组-Svate-3 NGF GM1,C组-GNF+GM1;D组-Svate-3;E组-生理盐水(NS)对照组,采用清醒家兔肾动脉下腹主动脉(IRA)阻断血流,造成脊髓12以下节段缺血模型,缺血时间为20min,观察24小时,测定脊髓诱发电位(MEP,SEP,脊髓血流量(SCBF),血液粘度和血气。结果:MEP潜伏期伤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比伤前延长,P<0.05,治疗B组和C组在伤后8小时和24小时潜伏期延长,D组和对照组在伤后4小时,6小时,8小时有24小时均有显著延长(P<0.01),SEP潜伏期B,C,D,E组均比损伤前A组延长,C组在4小时,24小时潜伏期缩短,B,C组优于其它组,SCBF:B,C,D组与损伤前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 务后1小时,24小时SCBF下降,全血粘度(BCP)和血浆粘度B组,D组在24小时均下降,P<0.05,E,C组比伤前升高,P>0.05,血气PH均在正常范围,各组血气指标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NGF+GM1或Svate-3 NGF GM1联合应用对神经损伤的修复效果优于单纯用Svate3.3种药物对血气无影响。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介绍了神经再生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神经修复突出端侧吻合的优越性及较长神经缺损的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43.
建立一种较真实模拟颅脑冲击波伤急性期血瘀证模型 ,为活血化瘀治疗颅脑冲击波伤找出理论依据。方法应用BST-1型生物激波管闭口致伤大白兔28只。伤后进行病理解剖检查 ,同时2只致伤兔局部脑血流连续监测伤前及伤后2、4、6、8、24hrCBF变化。9只兔作脑组织含水量测定。结果伤后兔脑充血肿胀以脑干为主 ,桥脑区有小出血点 ,大脑背侧有气栓。局部脑血流监测结果为2、4、6、8、24hrCBF减慢 ,伤越重 ,rCBF降低愈明显 ,脑组织含水量增高。结论本实验与1988年10月国际会议定出的血瘀证诊断标准是相似的。实验成功复制了临床颅脑冲击波伤后急性期血瘀证的特征。  相似文献   
44.
七十年代开始,国内外已有不少成功的带血管游离皮瓣、肌皮瓣和复合骨瓣的报道,在国内前臂皮瓣已广泛用于整复外科,但带血管的肌髂骨瓣应用于颌面整复在国外仅有个案报告。现将我科4例带血管的游离前臂皮瓣和2例带血管的肌髂骨瓣修复颌面缺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5.
神经生长因子促再生周围神经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证实神经生长因子(NGF)具有促进大鼠再生坐骨神经中的血管生成作用:[方法]用单通道的砷胶管桥接75只Wistar大鼠1cm的坐骨神经缺损,在桥接管内给药,并将它们随机分为三组:生理盐水组、医用几丁糖组、NGF+医用几丁糖组,每组25只,在5个不同时相点(0,2,7,14,30d),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再生坐骨神经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CD34的表达。[结果]随着时间的增加(30d以内),CD34的表达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其中在0.2d时,坐骨神经中没有CD34表达:7、14、30d时,NGF+医用几丁糖组的CD34阳性染色显著多于医用几丁糖和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医用几丁糖组和生理盐水组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NGF能促进再生周围神经的血管生成;NGF能促进毛细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46.
大鼠脊髓腹侧损伤脊髓组织血流量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氢清除法测定大鼠腹侧脊髓损伤灰、白质血流量均显著降低,但以灰质更为明显(P<0.05)。邻近损伤节段 T_13血流量虽有所下降、但不如损伤段 T_12明显。脊髓损伤后1小时血流量下降非常显著(P<0.001)。3小时有所恢复、6小时又呈持续下降趋势。提示: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血流量变化可能是继发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指导临床治疗有其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7.
国产73型血管吻合器的临床应用(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6年以来我们应用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和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共同研制的73型血管吻合器,为15例血管损伤伤员施行了血管吻合手术,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8.
在现代血管外科中,使用血管吻合器修复损伤断裂的血管已成为一种重要方法。自本世纪五十年代初,苏联Gudov首创血管吻合器以来,国内外各种类型的血管吻合器已先后问世。一九七三年,我所在综合国内外各种类型血管吻合器优点的基础上,同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工厂协作,研制成功了73—Ⅱ型血管吻合器。该型血管  相似文献   
49.
本文用大血管吻合器对山羊的胸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进行了吻合实验,术后一年内进行了病理学动态观察。观察结果表明,大血管吻合器吻合血管,效果比缝线吻合要好一些。  相似文献   
5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optosis rules of the astrocytes and oligodendrocytes induced by Ca(2+) reperfusion. METHODS: The apoptosis of purified cultured astrocytes and oligodendrocytes induced by Ca(2+) reperfus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ll apoptosis and post-reperfusion time was observed. RESULTS: Both the astrocytes and oligodendrocytes were obviously in a time-dependent fashion, and the apoptosis ratios of the oligodendrocytes (39.73%+/-4.16%) were higher than the astrocytes (19.64%+/-4.67%) 24 hours after Ca(2+) reperfusion. The TUNEL positive cells were 13.6+/-1.82 and 21.4+/-1.95 at every visual field of astrocytes and oligodendrocytes respectively 24 hours after Ca(2+) reperfusion. CONCLUSIONS: The astrocytes and oligodendrocytes are similar wi th the development rules on apoptosis and have different susceptiveness to the situ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