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5篇 |
免费 | 41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37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61篇 |
内科学 | 18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0篇 |
特种医学 | 54篇 |
外科学 | 49篇 |
综合类 | 208篇 |
预防医学 | 39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72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65篇 |
肿瘤学 | 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6篇 |
1957年 | 6篇 |
1956年 | 5篇 |
1955年 | 4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51.
背景:机械应力在成骨细胞功能调控中的作用是近年骨组织生物力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流体剪切应力是否可以诱导成骨细胞内核结合因子α1的表达,其规律如何?目前少见报道。
目的:观察流体剪切应力对骨肉瘤成骨样细胞(MG-63)核结合因子α1基因表达的作用.
设计:对比观察实验
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教研室完成.
材料:MG-63人源骨肉瘤成骨样细胞。
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4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教研室完成。①对MG-63细胞进行培养,传代60h后,将细胞置于流室系统中进行刺激实验。流体剪切应力分别为0.5Pa(0.5Pa应力刺激组)和1.5Pa(1.5Pa应力刺激组),作用时间分别为15,30和60min。同时取盖玻片置于含培养基的培养皿中,作为流体剪切应力刺激组的即时对照(对照组).②提取细胞总RNA,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内核结合因子α1mRNA的表达,并计算与内参照GAPDH mRNA的比值.
主要观察指标:不同流体剪切应力及不同作用时间核结合因子α1mRNA的表达值.
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流体剪切应力刺激组的核结合因子α1mRNA的表达在作用30min和60min均显著增强,且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15-60min),核结合因子α1mRNA的表达水平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应力水平的增加而增强.②1.5Pa应力刺激组在作用30min和60min核结合因子α1mRNA的表达比0.5Pa应力刺激组均显著增强(P〈0.01)
结论:流体剪切应力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内核结合因子α1的表达。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究有用的且能有效地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一抗试剂组。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MC、Gal-3、CK19、CD15、Fasicn、FN、CD56、D2-40、P63在57例甲状腺癌、14例腺瘤、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表达。结果:MC、Gal-3、CK19、CD15在恶性肿瘤中单表达率高达86%-98%,同时表达率高达84%,而良性中无同时阳性病例。Fasicn、FN在恶性肿瘤中表达率分别为81%、96%,显著高于良性中的64%与69%,但Fasicn表达定位于间质及脉管壁、阳性程度及面积不稳定。FN背景强阳性,不利于自身对照观察。D2-40阳性表达仅见于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余均为间质淋巴小管、淋巴滤泡生发中心阳性。P63表达仅见于个别细胞核,阳性面积小于5%。CD56在良恶性中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C、Gal-3、CK19、CD15可作为有用的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一抗试剂组。 相似文献
53.
目的:比较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7例, 其中应用解剖型钢板62例,动力髋螺钉(DHS)65例,比较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4.2个月.无切口感染及死亡病例.按Merle Daubigne标准评估,解剖型钢板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79.03%(49/62),DHS组优良率78.46%(51/65).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解剖型钢板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低于DHS组(P<0.05).结论:使用解剖型钢板和DHS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相似,但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和出血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4.
55.
AO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颈部骨折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观察、探讨肩胛颈部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997年3月-2001年6月手术治疗的9例肩胛骨颈部有明显移位的不稳定骨折病人进行分析,结果:其中合并臂丛神经损伤2例,浮动肩损伤1例,结果:随访平均15.2个月,优5例,良3例,可1例,功能恢复优良率88.8%,结论: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颈部骨折,尤其是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浮动肩损伤,有利于早期康复,防止关节僵硬。 相似文献
56.
背景:组织工程化软骨的构建为软骨缺损的修复开辟了全新的途径,克服了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目的:探讨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培养液条件下诱导其向软骨细胞表型转化的体外培养方法。设计:完全随机实验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手外科及广西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率方法:实验于2002-08/2003-04在广西医科大学完成。实验动物选择新生断奶SD大鼠20只抽取大鼠四肢骨髓,Perrcoll梯度分离液离心分离结合贴擘筛选法得到间充质下细胞,在含体积分数0.15的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液中,置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培养箱内培养10~14d。传代后以体积分数0.15的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液(含转化生长因子β1 10μg/L.地塞米松10^-7mol/L维生素C50mg/L)对其进行诱导培养。主要观察指标:观测在体外特定培养条件下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生长特点和诱导培养后软骨特异性基质的表达情况结果:所有20只SD大鼠全部进行分析观察,无一例脱失:①分离获取了较高纯度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保持了细胞的活性。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晕均匀分布的集落样生长,呈长梭形;传代培养中形态特性无明显变化,细胞增殖周期缩短,细胞均质性明显提高。③诱导后的细胞由梭形向多角形转变,Ⅱ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④诱导培养后软骨特异性基质Ⅱ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结论:①采用Percoll梯度分离液离心分离结合贴壁筛选法可获得较高纯度和活性的骨髓间充质十细胞②间充质于细胞在体外特定培养条件下能大量增殖,实现数量扩增、③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培养液的诱导下能向软骨细胞表型转化,并能分泌软骨特异性基质,可成为软骨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57.
背景组织工程化软骨的构建为软骨缺损的修复开辟了全新的途径,克服了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目的探讨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培养液条件下诱导其向软骨细胞表型转化的体外培养方法.设计完全随机实验.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手外科及广西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方法实验于2002-08/2003-04在广西医科大学完成.实验动物选择新生断奶SD大鼠20只.抽取大鼠四肢骨髓,Percoll梯度分离液离心分离结合贴壁筛选法得到间充质干细胞,在含体积分数0.15的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液中,置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培养箱内培养10~14 d.传代后以体积分数0.15的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液(含转化生长因子β110μg/L,地塞米松10-7mol/L,维生素C 50 mg/L)对其进行诱导培养.主要观察指标观测在体外特定培养条件下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生长特点和诱导培养后软骨特异性基质的表达情况.结果所有20只SD大鼠全部进行分析观察,无一例脱失.①分离获取了较高纯度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保持了细胞的活性.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呈均匀分布的集落样生长,呈长梭形;传代培养中形态特性无明显变化,细胞增殖周期缩短,细胞均质性明显提高.③诱导后的细胞由梭形向多角形转变,Ⅱ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④诱导培养后软骨特异性基质Ⅱ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结论①采用Percoll梯度分离液离心分离结合贴壁筛选法可获得较高纯度和活性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②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特定培养条件下能大量增殖,实现数量扩增.③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培养液的诱导下能向软骨细胞表型转化,并能分泌软骨特异性基质,可成为软骨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58.
59.
滑膜肉瘤(synovial sarcomaSS)主要发生于四肢,其他部位很少见,发生于眼眶者更为罕见。现将1例经病理证实的发生于眼眶并形成颅内外沟通的滑膜肉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考察新鱼腥草素注射液与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抱噻钠在常用输液中的药物配伍稳定性。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酸度计、注射剂微粒分析仪分别考察新鱼腥草素注射液与三种抗生素酝伍后温度在。25℃条件下的外观、含量、DH、微粒Z的变化。结果:在室温(25℃)。8小时内各混合液均澄明,外观无颜色变化,pH值无明显变化。结论:新鱼腥草素注射液可以与三种抗生素配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