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老龄化兔易发生左心房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征及其机制.方法 按年龄取青龄(6个月龄)和老龄(26个月龄)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各25只,使用异丙肾上腺素(ISO)前后作对照,共分为青龄对照组、青龄药物组和老龄对照组、老龄药物组.常规微电极记录左心房组织的跨膜动作电位(tAP),观察静息膜电位(RMP)、动作电位幅度(APA)、最大上升速率(Vmax)、复极化到20%和50%以及90%时程(APD20、APD50、APD90)、程控和短阵快速刺激下分别测定的有效不应期(AERP)及其房性心律失常.酶解法分离单个左心房细胞,膜片钳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分别观察L-型钙电流(ICa-L)和Ca2+荧光强度在使用ISO前后变化.结果 老龄对照组左心房各APD及AERP均显著高于青龄对照组,APA、Vmax、RMP、AERP/APD90均显著低于青龄对照组(均P<0.05);在ISO作用后,青龄和老龄药物组左心房动作电位传导增快,但老龄药物组左心房动作电位形状改变和各APD值缩短更加明显,APA、Vmax、RMP幅度都显著增大(均P<0.05),动作电位之后出现更严重的延迟后除极及触发电活动;在电压钳制方式下,老龄对照组左心房细胞ICa-L均显著低于青龄对照组,当钳制电压为10 mV时,老龄对照组ICa-L电流密度显著低于青龄对照组[(6.3±0.8)比(9.5±1.3) pA/pF,P<0.01],其电流-电压(Ⅰ-Ⅴ)曲线明显上抬.老龄药物组ICa-L电流密度显著高于青龄药物组[(15.9±3.1)比(11.3 ±2.6)pA/pF,P<0.01],其ICa-L的Ⅰ-Ⅴ曲线处于其他各组最下部.老龄对照组左心房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显著低于青龄对照组[(437.9±21.7)比(778.3±19.5)μmol/L,P<0.01];ISO干预后,老龄和青龄药物组左心房细胞内Ca2荧光强度均增强,但老龄药物组[Ca2+];显著强于青龄药物组[(1635.6±51.6)比(1 008.7±34.5)μmol/L,P<0.05].结论 老龄化左心房在ISO作用前后出现了严重电重构而易于折返和触发性房性心律失常发生,其电生理机制是老龄化左心房细胞ICa-1,和Ca2+浓度反应性减少或增加造成.  相似文献   
102.
杨峥 《中国医药指南》2013,(14):199-200
目的比较鼻咽癌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至2011年间收治的9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调强放疗组(IMRT)和常规二维放疗组(2DCRT),每组各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局部区域控制率和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而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放射性损伤发生率为6.1%,对照组患者放射性损伤发生率为22.4%,放射性损伤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患者能够降低复发率和放射性损伤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3.
杨峥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499-499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TNF-α及VEG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63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患者放疗前后的血清TNF-α及VEGF水平进行测定,观察放疗前后的血清TNF-α及VEGF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组63例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TNF-α及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放疗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及VEGF水平检测对于临床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评价疗效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4.
PBL的核心是以非结构性问题为主轴开展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它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过程的参与度是很难测量和量化的。本文提出"过程评价量表",对"中医国际化接诊实训"中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以科学的量化。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采用简化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odification diet for renal disease,MDRD)方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filtration rate,eGFR),并根据eGFR值将患者分为2组:每1.73 m2 eGFR<90 mL/min(A组)与每1.73m2 eGFR≥90 mL/min(B组)。结果 A组患者的24 h平均舒张压(24 h-diastolic blood pressure,24 h-DBP)、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systolic bloodpressure-standard deviation,24 h SBP-SD)均显著高于B组,将其带入回归方程并校正年龄、性别因素后,发现24 h-DBP(OR=0.913,P=0.019)、24 h SBP-SD(OR=0.803,P=0.049)仍与eGFR独立相关。结论除血压水平外,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患者的肾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0-05-07邀请大理市西电小区所有≥17岁且有完整资料的1750名居民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及血清胆红素等.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标准将人群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结果 资料完整的1750名居民中有代谢综合征374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与传统的Lichtenstein平片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对比,探讨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优点。方法腹膜前疝修补组(以下简称腹膜前组)43例,平片疝修补组(以上简称平片组)59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早期反应、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腹膜前组手术时间、伤口疼痛及伤口异物感例数显著低于平片组(P〈0.05),平均恢复自主活动时川显著低于平片组(P〈0.01),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平片组(P〈0.001)。术后随访平均18个月(8~36个月),尤复发。结论与传统的Lichtenstein平片疝修补术相比,腹膜前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伤口疼痛轻、异物感轻、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8.
高职助产专业产科实践教学的改进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进实践教学设备、增强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途径。方法在2005级104名高职助产专业学生的助产学实践教学中,用产科改进的教学模型与常规教学模型进行实践操作效果对比。结果研究组学生不仅主观感觉较好,而且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也较好,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进教学模型,能提高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及自觉性,增强其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9.
PBL教学模式在内科见习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笔者所在学校2006级临床专业在保山市人民医院内科临床见习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45人)和对照组(45人),对照组沿用传统的带教方法 ,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方法 基础上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等主观评价优于传统教学;实验组理论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PBL教学模式在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为探索传染病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模式提供基础信息。方法 2009年在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顺义区四大城区中,选取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研究现场,以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抽取5名社区医生,进行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共有192名医生完成调查问卷。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对传染病防治的9个问题的平均回答正确率仅为48.5%。社区医生在传染病防治知识9个问题的回答中,回答正确7个及以上者仅为6.3%,合格率为45.9%。不同城区、性别、文化程度、职称、专业、从业年限的医生,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认知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医生对传染病管理知识的回答正确率(56.28%)高于对传染病专业知识的回答正确率(3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普遍较差;需加强社区医生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培训,尤其是传染病专业知识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