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分阶段使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 (UMEFA )和石膏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89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经清创、骨折复位后均予以UMEFA外固定。然后 ,将其分 2组。A组 5 3例为全程骨外固定组 ,其中 8例因并发症较严重 ,中途拆除外固定架 ,其余 45例外固定维持至骨折愈合。B组 36例为临时骨外固定组 ,伤口愈合、肿胀消退、骨折纤维连接时拆除外固定架 ,改用长腿管状石膏外固定。结果 B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8% ,显著低于A组40 % ( P <0 .0 1)。B组患者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 2 13.6d ,显著低于A组 2 68.4d( P <0 .0 5 )。B组患者骨折愈合的优良率为 83% ,显著高于A组 60 % (P <0 .0 5 )。结论 分阶段使用外固定架和石膏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具有治疗效果好、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2.
慢性前列腺炎与IgA肾病关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在IgA肾病(IgA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9例,其中IgAN组38例,非IgAN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51例,比较其CP的发生率。另选择IgAN男性患者51例,分为无CP组24例和CP组27例,比较二者的临床和病理指标。观察伴CP的IgAN患者抗炎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38例IgAN患者的CP发生率为44.7%,51例非IgAN患者的CP发生率为21.6%,两者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伴CP组肾小球硬化发生率和血管襻免疫复合物沉积率较不伴CP组高(P〈0.05),其他病理指标及临床指标两组间无差异。抗CP治疗可使部分IgAN患者病情获得好转。结论 CP可能参与了IgAN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对失神经肌肉及运动终板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白鼠26只,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只。实验组右侧腓总神经切断后,近端反转结扎,远端与胫神经外膜开窗处行端侧吻合;对照组右侧腓总神经切断后,两端均反转结扎,两组动物左侧作正常对照,不作处理。术后3个月,行双侧腓总神经、胫前肌组织学检查,胫前肌肌湿重测定,运动终板检查。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胫前肌肌湿重、肌纤维横截面积、运动终板的面积和着色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神经端侧吻合对失神经肌肉及运动终板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利用cDNA基因表达谱芯片观察芪茅莲根汤含药血清干预后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变化,探讨其在凋亡信号转导途径中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体系,用Trizol一步法、抽提法分别从正常对照组、含药血清组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抽提mRNA,经逆转录后合成荧光分子(Cy3/Cy5)标记的cDNA探针,与含有11260个cDNA基因的大鼠12K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将图像导入分析软件Imagene进行图像分析,数据导入分析软件Genespring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ratio值(两种荧光Cy3、Cy5的比值)。分析正常对照组、含药血清组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对所获得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含药血清组与正常对照组中差异表达上调的基因147条、下调的168条;涉及参与细胞凋亡发生以及能量代谢、蛋白合成、信号转导和激活因子。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37条,占芯片基因总数的0.3286%,其中表达上调的21条(平均Ratio值为3.975),下调的16条(平均Ratio值为0.402);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cl-2、Bak1、Caspase9、Timp1、Cdk5、Pdgfra、Igfbp5、Irf1等在芪莲茅根汤含药血清诱导大鼠肾脏系膜细胞凋亡的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芪茅莲根汤含药血清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调亡涉及多个基因,通过细胞内、外信号传导途径共同调节完成,从而调控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5.
带锁髓内钉结合CPM治疗双侧胫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采用带锁髓内钉结合CPM治疗双侧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双侧胫骨干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微创治疗,术后结合使用CPM锻炼。按骨折AO分类:A型32肢,B型12肢,C型4肢。结果24例骨折均愈合。按JohnerWruh标准评分,优13例,良9例,中2例,优良率为91.7%。结论带锁髓内钉对骨折端的血运影响较小,固定牢靠、手术操作简单,术后结合使用CPM锻炼,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可调式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8例。结果16例获随访6~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2(4~6)周。根据改良Mcbride评分和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优良率87.5%。结论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能够维持良好的对位对线,能早期开始功能锻炼,创伤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研究不同时间预变性神经端侧吻合的效果,探讨神经端侧吻合的最佳时机.方法 将Wistar大白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右侧腓总神经切断后,近端反转结扎,预变性0、1、2、4、8、16周后,远端与胫神经外膜开窗处行端侧吻合,端侧吻合术后3个月,行双侧腓总神经、胫前肌电生理及组织学检查、胫前肌肌湿重测定、运动终板检查 结果 (1)预变性0、1、2周组电生理检测动作电位恢复率、肌肉单次收缩力恢复率、强直收缩力恢复率均显著高于预变性4、8、16周组,再生神经纤维数目、肌湿重、肌纤维截面积、运动终板面积及着色均显著优于预变性4、8、16周组.(2)预变性0、1、2周组之间J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变性4、8、16周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检测指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衰退.结论 神经端侧吻合的最佳时机应控制在2周之内,超过4周后,神经端侧吻合的效果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首乌还精胶囊含药血清体外对人精子运动能力和受精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通过人精子与首乌还精胶囊含药血清共培养 ,观察首乌还精胶囊对人精子运动能力 (精子运动CASA分析 )、精子顶体反应和穿透去透明带仓鼠卵能力的影响。 结果 :含药血清加入共培养可显著提高人精子运动速度 [精子运动路径速度(VAP)、精子轨迹速度 (VCL)、精子前向运动速度 (VSL) ](P <0 .0 1)、精子头部侧置振幅 (ALH)和鞭毛摆动频率(BCF)及前向运动精子密度 (P <0 .0 5 ) ,精子顶体反应发生率 (P <0 .0 0 1) ,卵子受精率 (FR)及受精指数 (FI) (P <0 .0 1)。且含药血清刺激作用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 结论 :首乌还精胶囊具有提高人精子运动能力和受精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32例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讨论13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及相关问题.方法:40例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92例采取手术开放复位、交叉克氏针或骨片钉内固定,要求手术中解剖复位,保留尺骨鹰嘴窝的完整性.结果:闭合复位外固定并发肘内翻3例( 7.5%);手术组1例(1.1%)并发肘内翻;随访最长达5年,本组优良率为96.9%.结论:通过本组132例治疗,认为手术精确复位、稳固固定、早期功能活动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因素,肘内翻发生率显著降低.内固定方式的改进有利于骨折的稳定和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50.
探析辨证论治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是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并有丰富养生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也不断改变,人类所患疾病也随之千变万化。传统医学在自身固有理论的束缚下,已经在某种程度不能准确解释现代疾病,也因此不能安全确切地指导临床治疗。笔者在本文提出了中医理论,尤其是其核心—辨证论治中存在的滞后性,并列举相关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