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4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4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75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作者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1月~2008年4月收治的8例严重颅底骨折伴发口鼻腔大出血的病例,探讨其救治方案或策略。1资料与方法本组男性5例、女性3例,GCS评分4~10分。其中车祸6例、坠落伤2例;合并额颞叶脑挫裂伤伴发脑内血肿3例、硬膜外血肿1例、硬膜下血肿伴发脑挫裂伤、外耳道流血面听神经损伤2例、颌面部骨折伴视神经损伤2例,创伤性湿肺、肋骨骨折1例。所有患者全胸片及胸腹腔B超均排除胸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和活动性出血等,其中2例行开颅手术。本组所有患者除行头高30°、止血和预防感染等治疗措施外,首先均行急诊经口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气囊充气,防止血液返流误吸,输血、补液扩容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使用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基本达到正常水平,保证脑灌注,并以凡士林纱布或碘仿纱布填塞鼻腔或后鼻道,4例出血减少。2例有脑疝征象或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者,血肿占位效应明显(头颅CT证实),纠正休克的同时积极行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术中处理出血点+颅底重建。有2例经鼻咽道填塞后,止血不满意,并伴有外耳道出血,积极纠正休克同时急诊行血管内介入治疗;采用Seldinger技术行颈外系统脑血管造影术,对明显...  相似文献   
42.
目的:了解某市综合医院呼吸科病房抗生素的使用率及感染菌群分布。方法:随机调查2005—01/2005—12我院呼吸科病房出院病例478份,对抗生素的应用种类、使用方法及细菌谱进行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为84.1%(402/478),其中联合使用率为69.2%;抗生素应用的种类达45种之多,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真菌为主。结论:抗生素使用应严格控制,以免增加耐药菌产生和二重感染机率。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短期大剂量氟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循环科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均给予80mg/d的氟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40mg/d的氟伐他汀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C、LDL-C、HDL-C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患者下降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他各项检查指标相比,治疗前后均没有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没有明显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短期大剂量氟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明显,并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福莫特罗高剂量与低剂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共有21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参加研究。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110例)和低剂量组(108例),分别给予福莫特罗24μg及12μg16周,以严重哮喘恶化作为主要研究终点,次要终点为因症状加重需要使用皮质激素、症状恶化及FEV1改变。结果:3例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SAEs)住院:24μg组2例,12μg组1例。所有事件均与哮喘有关。明显哮喘恶化(需要全身激素治疗)两组相似,24μg组为7例(6.3%),12μg组为6例(5.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FEV1均有显著改善(P<0.005)。结论:福莫特罗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有显著效果,12~24μg均不增加哮喘的恶化率,且二者不良反应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45.
杨劲松  赵施竹 《中国医药》2012,7(12):1510-1511
目的比较口服或静脉给予泼尼松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COPD加重期住院患者345例,应用计算机最小化程序随机分为静脉滴注组(172例)和口服组(173例),静脉滴注组应用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60mg/d,静脉滴注;口服组应用醋酸泼尼松龙片20mg/次,3次/d,2组患者共用7d。7d后,所有患者改为口服醋酸泼尼松龙片17.5mg/次,3次/d,此后每天减量5mg,直到人院前的维持量或停药。主要结局包括治疗失败、死亡、转入ICU、强化药物治疗等。结果静脉滴注组和口服组于研究期间的总治疗失败率分别为61.7%(106/172)和56.1%(97/173),于2周内的治疗失败率分别为18.0%(31/172)和17.3%(30/173),于2周~3个月的治疗失败率分别为43.6%(75/172)和38.7%(67/17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加重期患者应用泼尼松龙治疗后90d,口服组效果并不比静脉组差,因此应优先采用口服泼尼松龙治疗。  相似文献   
46.
福建省沙门菌病invA与spvB基因分布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建省沙门菌临床分离株invA与spvB基因的分布特点,为掌握我省沙门菌病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6、2007年沙门菌临床分离株137株,煮沸裂解法提取DNA后对invA和spvB基因进行PCR检测。[结果]invA和spvB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99.3%和24.8%;spvB基因在腹泻病例中的阳性率高于在发热病例中的阳性率,在非伤寒病例株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伤寒、副伤寒病例株的阳性率。[结论]invA基因可作为沙门菌病快速诊断基因,spvB基因在非伤寒、伤寒及副伤寒沙门菌血清型中均有不同程度地存在。  相似文献   
47.
目前,全身性感染的病死率居高不下,美国每年死于该病的人数大于20万,与心肌梗死相当。心功能不全是严重感染和感染中毒性休克常见的并发症及死亡危险因素之一。长期以来,对于心功能的评价主要依靠肺动脉导管等血流动力学手段,然而近年来部分研究显示肺动脉导管监测辅助的治疗本身并不能改善全身性感染患者的预后,提示除血流动力学的物理指标监测之外,迫切需要结合一些评估心脏功能及治疗效果的生理和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在多器官损伤中的作用,PMN活化抑制药己酮可可碱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PTX组(n=15)、缺血-再灌注组(I/R,n=15),假手术组(n=15)和对照组(n=15). 用戊巴比妥钠(40 mg.kg-1)腹腔注射麻醉后,消毒腹部皮肤,铺无菌巾. PTX组和I/R组动物行剖腹术,分离并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 h后松夹,PTX组立即给予己酮可可碱(50 mg.kg-1,腹腔注射),I/R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关闭腹腔. 再灌注5 h后采集门、体静脉血,取小肠、肝及左肺组织,行右肺灌洗并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假手术组仅行剖腹术和肠系膜上动脉分离术,不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关闭腹腔6 h后取标本. 对照组麻醉后立即取标本. 观察指标:肠组织病理分级; 门、体静脉血内毒素测定; BALF中蛋白含量测定; 肠、肺组织中髓过氧化酶(MPO)含量测定及肝组织中PMN浸润程度. 结果 肠缺血-再灌注可导致肠及远端器官肝、肺中PMN聚集明显增加,并伴有这些器官的损伤; 己酮可可碱可明显抑制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PMN聚集,同时肠、肝、肺组织损伤的指标明显改善. 结论 肠缺血-再灌注造成PMN在肠及远端器官中的聚集增多,是导致多器官损伤的重要原因; 己酮可可碱可减轻肠缺血 再灌注引起的多器官损伤,这一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抑制PMN的活化和聚集而实现.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注射剂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63例拟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试验组8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等剂量0.9%NaCl,q8 h,静脉泵入;试验组术后给予乌司他丁每次3.0×105 U,q8 h, 30 min缓慢静脉泵入。比较2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脑钠肽(BNP),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共脱落3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BNP分别为(354.55±23.47)和(465.87±43.78)mol·mL-1,cTnⅠ分别为(1.04±0.44)和(1.13±0.32)n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乌司他丁注射剂能有效地改善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异常的cTnⅠ和BNP,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0.
S-2-35菌株产生的淀粉酶抑制剂对人体内的a-淀粉酶、唾液酸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产生菌在28℃摇瓶发酵时,碳源利用率高于氮源利用率。发酵48小时后,菌丝的生长速度随着碳源利用率的加速而加快。淀粉酶抑制剂的含量在25小时后迅速提高,并在72小时达最高峰。发酵液经活性炭吸附,DEAE-52纤维索、CM-32纤维素和SephadexG-25层析后的活性部分经HPLC得三个活力峰。显色反应表明对茚三酮、双缩脉呈阴性反应,对吐伦、间苯二酚、Ant-hrone和KMnO_4呈阳性反应。紫外光谱呈末端吸收,红外光谱在3391、1410、1030及927cm ̄(-1)处有吸收峰。质谱测定A组分分子量为9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