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28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睾丸鞘膜炎性假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47岁。发现右侧阴囊内硬节2个月,于1998年4月9日入院。无发热等症状,否认结核史。曾在外院行B超检查考虑为右侧附睾结核可能,作者单位:430030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行抗结核治疗效果不明显。体检:胸腹部未发现异常,右侧...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黏膜黏附化疗药物HPC—MMC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方法对46例表浅膀胱癌患者于TURBt术后随机分两组行膀胱灌注化疗,黏膜黏附化疗药物组20例,以20mg/20ml%HPC—MMC膀胱灌注;MMC组26例,以20mg/20ml MMC膀胱灌注。疗程1年。HPCMMC组总灌注次数少于MMC组4次。随访6~36个月。结果HPC-MMC组未发现出血性膀胱炎,无明显尿路刺激症状。平均随访27.4个月,7例复发,1年复发率为16.7%,3年总复发率38.9%。MMC组平均随访26.8个月,9例复发,1年复发率为22,7%.3年总复发率40.9%。结论黏膜黏附化疗药物HPC-MMC膀胱灌注防止肿瘤复发优于单用MMC,同时可降低副作用,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3.
我院于 2 0 0 1年 7月~ 2 0 0 3年 2月用微波加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治疗尖锐湿疣 (CA)患者 5 3例 ,与单纯微波治疗42例相比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95例CA患者随机分为微波加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的治疗组及单纯用微波治疗的对照组。治疗组 5 3例 ,男 2 6例 ,女 2 7例 ;年龄 18~ 2 5岁 ,平均 2 5 .5岁。病程 15d~ 18个月 ,平均3 .6个月。对照组 42例 ,男 2 0例 ,女 2 2例 ;年龄 19~ 5 1岁 ,平均 2 6.2岁。病程13d~ 15个月 ,平均 3 .4个月。 95例患者中 40例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查HPV阳性 ;2 0例做病理切片确诊为CA …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9(CK1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54例TCC中CK19的表达,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CK19的异常表达复发组为(0.6459±0.05164),未复发组为(0.6020±0.04902),对照组为(0.5688±0.02475),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CK19的表达与TCC 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为CK19在临床预测TCC复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膀胱黏膜活检诊断泌尿系结核的价值(附46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膀胱黏膜活检诊断泌尿系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泌尿系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膀胱镜活检的结果,并与同期进行的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查和泌尿系影像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 46例患者中有31例活检病理诊断为结核性膀胱炎,诊断阳性率为67. 4%,高于同期进行的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查的19. 5% (9 /46)和泌尿系影像学检查的41. 3% (19 /46) (P均<0. 05)。活检后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膀胱黏膜活检是诊断泌尿系结核的一项敏感、特异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目前超声引导下经直肠行10针以上的系统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已经替代了原来的6针活检模式。为了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并发现更多临床表现不明显的前列腺癌,最近提出了前列腺饱和穿刺活检法。该方法最早由Stewart及Borboroglu提出。此后尽管缺少广泛的论证,但饱和穿刺活检法基本上采用了最少行22-24针的穿刺方式。研究发现,这种穿刺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9.
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回顾分析31例使用靶向治疗药物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的安全性,探讨其不良反应的特点、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4月至2008年12月,我们对31例转移性肾癌患者行口服索拉非尼治疗,其中男20例,女11例;有17例患者为一线用药,14例为二线用药。25例行原发肿瘤切除,除1例为肾乳头状细胞癌外,其余均为透明细胞癌(2例含肉瘤成分),6例患者无法行手术切除,但经穿刺活检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治疗方案:索拉非尼400mg,2次/日;2例患者接受索拉非尼增量治疗,每次口服600mg,2次/日;1例同时使用免疫治疗。结果本组31例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系统反应22例(71.0%)、手足综合征17例(54.8%)、疲乏13例(42.0%)、高血压7例(22.6%)、肝功能损害3例(9.7%),其中3级不良反应4例(12.9%),无4级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减量或停药后均缓解。结论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有较多的不良反应,但多数较为轻微,经积极适当的处理,绝大多数患者可耐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肾小球样结构在前列腺癌病理切片中的形态学特征、发生率、与临床特征的联系以及对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9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诊断、Gleason评分以及TNM分期等,对病理报告伴有肾小球样结构的病例分析其组织学特征,结合文献分析肾小球样结构对前列腺癌诊断、预后的意义。结果:196例前列腺癌标本中3例出现肾小球样结构,其中2例伴有周围神经侵犯,1例伴有骨转移;Gleason评分分别为7分、8分和8分;随访5~15个月,1例已死亡,1例在接受内分泌治疗,1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处于随访中。结论:肾小球样结构是一种少见的前列腺癌病理特征,其形态学特征鲜明,对前列腺恶性病变具有诊断价值并提示较差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