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螺旋CT血管造影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螺旋CT血管造影杜湘珂,朱锡旭,沈复兴,罗德馨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riz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是指利用螺旋CT[spiral(helical)CT]在受检查者靶血管内造影剂充盈的高峰时期,进行连续解剖及病...  相似文献   
112.
目的阐述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后并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CT表现,探讨其在aGVHD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例}JSCT患者进行胸部HRCT扫描及腹部动态增强CT扫描,分析aGVHD患者(8例)双肺、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及肠道CT图像改变特征。结果aGVHD患者中CT异常征象包括:双肺斑片状磨玻璃影、胆囊壁增厚、脾脏体积增大及肠壁增厚、肠粘膜明显强化等一系列改变。结论HSCT治疗后并发aGVHD患者的CT改变虽无明显特异性,但影像学检查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不同并发症之间的鉴别诊断和活检定位提供较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3.
阿尔茨海默病脑铁沉积的3.0 T磁共振T2*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多个脑结构的T2*值,以探讨T2*值测量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19名 AD患者及17名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均在3.0 TMR系统中进行头部检查.所有AD患者均有轻度到中度认知功能缺损.采用一个多回波快速场回波序列获得T2*图,测量双侧海马、颞叶皮层、枕叶皮层、丘脑、壳核及苍白球所画感兴趣区的T2*值,并计算相应的R2*值.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患者组海马、颞叶皮层及苍白球的T2*值减低,颞叶皮层及苍白球的R2*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T2*值的测定可以估测AD患者脑内的铁沉积,这将为AD的活体诊断及病情监测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4.
杜湘珂  陈皓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12):1431-1431
金秋10月,第2届全国影像医学疑难百病论坛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举行,此次论坛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主办,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参与协办,180余位影像、病理、临床医师参与了研讨,这些医师分别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  相似文献   
115.
患者男性,49岁。反复腹胀1年余,偶伴腹痛,无发热、恶心、呕吐,无血便等其他不适。既往体健。专科查体无异常。肿瘤标志物:AFP3.97ng/ml,CA1994.42ku/L,癌胚抗原1.64ng/ml。B超:胰头后方下腔静脉前方可探及等回声肿物,大小约4.7cm×4.6cm×4.6cm,边界尚清,肿物向下挤压下腔静脉,  相似文献   
116.
国人颈内静脉穿刺术的局部应用解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国人颈内静脉穿刺术的局部应用解剖杜湘珂李军戴义华于恩华与股静脉及肘前静脉一样,颈内静脉是临床常用的造影插管穿刺入路。虽然,文献报道的颈部穿刺入路有10余种[1,2],但尚未见到可依据的国人体表投影数据及相关的局部应用解剖依据,有鉴于此,笔者对35具国...  相似文献   
117.
食管炎性假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23岁.间断恶心、呕吐伴进食后哽噎感、嗳气半年,给予中药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查体:腹软,中上腹轻微压痛,无反跳痛、腹肌紧张,余无异常.胃镜:距门齿40~45cm处食管环周2~7点可见半球样隆起,累及齿线,隆起表面部分粘膜尚光滑,可见血管纹理,隆起下部表面粘膜粗糙不平,呈增殖样改变,组织较韧,易出血.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开展古生物影像学研究的价值。方法;利用CT古脊椎动物头骨化石脑腔结构;结果古脊椎动物头骨化石脑腔及颅骨之间存在密度差异,CT能够显示脑腔的大小、形态和位置。CT对化石的观察受化石的大小的限制,高分辩率CT扫描明显优于常规CT。结论;CT能够观察古脊椎动物化石标本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119.
梗死心肌的MRI评价及病理对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MR影像与病理对照的方法明确心肌梗死后 7~ 10dMRI延迟强化区与梗死心肌的关系 ,以期为MRI评价心肌活性提供病理依据。方法 利用 6只猪无再灌注和再灌注的心肌梗死模型 ,行短轴面MR心肌延迟强化扫描。扫描结束后将心脏离体 ,沿短轴面将心脏切成断面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TTC)染色。比较心肌梗死区和正常对照区的延迟强化信号强度的差异 ;比较相应层面的MRI延迟强化区和TTC染色所示梗死区的关系。结果 在心肌梗死的 7~ 10d ,无论有无再灌注 ,MR延迟强化扫描均可见心肌梗死区信号较正常对照区明显升高 ,无再灌注组梗死区信号( 2 0 81± 6 49)是正常对照区 ( 2 68± 1 10 )的 7 76倍 (t =11 68,P <0 0 1) ,再灌注组梗死区信号( 14 2 8± 1 64)是正常对照区 ( 1 44± 0 52 )的 9 92倍 (t =3 1 69,P <0 0 1) ;无再灌注组的延迟强化区[占同层面左室面积的百分率为 ( 15 49± 6 0 7) % ]与梗死心肌 [( 14 95± 7 3 6) % ]一致 (t =-0 78,P>0 0 5) ,再灌注组的延迟强化区 [( 12 52± 5 93 ) % ]包括梗死区 [( 11 13± 5 81) % ]和梗死周围区 ,过度估计梗死心肌范围约 12 47% (t =-14 48,P <0 0 1)。结论 在心肌梗死的 7~ 10d ,MR延迟强化扫描可较准确地反映梗死心肌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比较磁共振成像(MRI)和放射性核素骨扫描(RN)对SARS患者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VN)的诊断.方法对31例怀疑AVN的SARS患者的62个股骨头进行MRI和RN检查.由3位资深影像医师在不知道最终结果的情况下分析所有MR及RN检查结果并按照5级法判断进行是否有AVN的诊断价值.利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等分析MR及RN对早期AVN的诊断效能的区别.结果 62个股骨头经1年临床随访最终确诊17例股骨头坏死,MRI和RN均诊断其中16例.45个正常股骨头,MRI诊断完全正常的股骨头24例.RN诊断完全正常的股骨头11例.MRI诊断AVN的ROC下面积(0.985)大于RN的ROC曲线下面积(0.926),但两者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MRI较RN诊断SARS患者早期AVN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