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 毫秒
101.
医院内SARS暴发流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总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或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AP)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外界输入性病例引起暴发流行的传染链特点。方法:对2例外院输入病例的临床资料和传染链进行分析,并总结41例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SARS患者的传染性极强,防范不当可使大量人群感染;②SARS的临床特征主要是发热(100.0%),有相当部分患者在发病初期(1—3d)呼吸道症状并不明显(占53.7%),并伴有外周血白细胞(52.6%)和淋巴细胞(68.4%)比例减少;②早期给予利巴韦林、甲基氢化泼尼松和免疫增强治疗对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效果。结论:重视防范、早发现、早隔离和早治疗,对改善SARS的预后和控制其蔓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评价自膨式金属支架植入成形术治疗无法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05例无法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道内支架成形术,术后随访3~755天,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支架通畅情况.结果 共植入支架129枚,初次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94.3%,78%患者术后达到临床显效的标准.术后30天患者死亡率为7.6%(8/105),死因均与介入操作无关.术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89天,支架中位通畅时间为246天.术后3、6个月的支架通畅率分别为92.1%和64.5%.结论 自膨式金属支架植入术是姑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准确判断无法从胆道支架成形术中获益患者将有助于改善支架成形术后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3.
阿尔茨海默病额叶的磁共振质子波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用磁共振质子波谱(MRS)的方法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额叶代谢的改变.方法在2.0T的场强条件下,对15例阿尔茨海默病和15名正常老年人的额叶进行磁共振质子波谱(采用STEAM序列)采集.分别测量质子波谱中所观察到的代谢产物的峰高,以肌酸和磷酸肌酸的峰高为参照计算峰高的比值,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并对代谢产物的变化与临床简易精神测量评分(MMSE)之间和与海马结构体积测量值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阿尔茨海默病前额叶的NAA/Cr比值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mI/Cr的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Cho/Cr无变化.AD病人额叶NAA/Cr的降低与MMSE评分和海马体积呈正相关,mI/Cr的升高与MMSE评分和海马体积改变呈负相关.结论磁共振质子波谱能无创性检查阿尔茨海默病脑部的代谢变化,揭示其部分病理生理改变,1H-MRS所显示的阿尔茨海默病的NAA降低和mI升高,能提高中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狼疮肠系膜血管炎(lupus mesenteric vasculitis,LMV)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确诊为LMV患者的腹部CT影像表现,其中10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 局灶性或弥漫性肠管管壁均匀增厚11例、管径扩张10例,受累肠管异常强化("靶征")10例,肠壁积气2例,肠系膜小血管肿胀及"梳征"12例.其他征象包括:胸腹腔积液、脾肿大、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等.结论 局灶性或弥漫性肠壁均匀增厚及肠系膜小血管肿胀是LMV的主要征象.  相似文献   
105.
骨及软组织肿瘤的磁共振磷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用磁共振磷谱分析的方法观察骨及软组织肿瘤的磷脂代谢和能量代谢改变。方法 在2.0 T的场强下,对14例骨及软组织肿瘤(良性6例,恶性8例)患者和19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磁共振磷谱分析和常规MRI检查。测量波谱中各代谢产物的峰下面积,分别以三磷酸腺苷β峰(β-ATP)、三磷酸腺苷(ATP)、磷酸肌酸(Per)为参照计算各代谢产物的相对比值,根据无机磷(Pi)相对于Per化学位移的变化计算细胞内pH  相似文献   
106.
海马硬化MR质子波谱分析与MRI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MR质子波谱分析 (1HMRS)和MRI对海马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8例病理证实的海马硬化病人和 8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1HMRS和MRI海马体积定量研究。通过计算峰下面积 ,对代谢产物氮 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肌酸 (Cr)及胆碱复合物 (Cho)的浓度进行定量并观察NAA/Cr、NAA/ (Cr Cho)及Cho/Cr各参数的变化 ,同时用右侧海马体积和左侧海马体积差值(DHF)的方法分析形态学的异常。结果 病变组病侧NAA/Cr、NAA/ (Cr Cho)及Cho/Cr值分别为0 5 5、1 77及 1 38,对照组分别为 0 77、1 38及 1 0 6。海马硬化病人NAA/Cr和NAA/ (Cr Cho)值下降 ,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值分别为 2 15和 4 83,P值均 <0 0 5 ) ,Cho/Cr值升高 ,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值为 2 34 ,P <0 0 5 )。根据NAA/ (Cr Cho)值的不对称降低可对 6例病人进行定侧诊断 ,其中错误 1例 ;根据DHF值的变化可诊断海马萎缩 2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海马硬化 ,病变程度与NAA/ (Cr Cho)值的降低相一致。NAA/ (Cr Cho)减低与癫痫发作次数无相关性 (r=- 0 134 ,P >0 0 5 )。结论 1HMRS能够早期发现海马硬化。1HMRS和MRI互相补充有利于海马硬化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07.
播散性结核常累及肝、脾、小肠和肠系膜淋巴结,胰腺受累十分少见。本文报告1例经手术证实的胰腺结核。患者男,68岁,上腹不适、疼痛半年,伴恶心,厌油,消瘦。查体:左上腹剑突旁可及肿块,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肿块与周围界限不清。余未见异常。影像学检查:上消化道造影示,胃窦部狭窄、僵硬,粘膜中断,杂乱,破坏,胃窦蠕动消失,病变部位与正常胃壁分界截然。CT示(图1、2)胰腺体积增大,呈不均匀   图1 胰头部增大,呈软组织强密度,边缘模糊,有明显强化。胰管,胆管无扩张 图2 肝脏尾叶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区,…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颞叶磁共振质子波谱 (1HMRS)的研究方法及正常中国人脑内物质含量的正常范围。方法 对 30例健康人进行1HMRS研究 ,观察NAA、Cr和Cho等各代谢产物波峰的特点 ,并对NAA/Cr Cho ,NAA/Cr及Cho/Cr各比值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颞叶脑组织内NAA峰高于Cr峰和Cho峰。NAA/Cr Cho、NAA/Cr和Cho/Cr双侧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MRS是无创性研究活体脑组织代谢功能的方法 ,脑内物质正常范围的确定为发现癫痫病人脑代谢功能异常提供了客观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9.
影像技术在鼻咽部血管纤维瘤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像学技术在鼻咽部血管纤维瘤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3例鼻咽部血管纤维瘤患者进行CT、M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并对肿瘤供血动脉进行手术前栓塞。结果 CT、MR均能良好地显示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的侵犯范围,CT对骨质侵犯显示清晰,MR同晨反映软组织侵犯范围方面优于CT。DSA可明确肿瘤血供,手术前栓塞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结论 影像学技术在鼻咽部血管纤维瘤诊治中的合理应用,可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3.0T MR流入反转恢复(IFIR)序列对门静脉系统进行非对比增强成像的可行性及影响成像质量的技术因素。 方法 采用GE Signa HDx 3.0T MR扫描仪对240例患者行冠状位IFIR序列扫描。在GE AW4.4工作站行三维MIP重建,对门静脉各级分支显示程度及清晰度进行评分,并与呼吸频率及呼吸节律、反转时间(TI)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影响成像质量的技术因素。 结果 门静脉显示情况(TI 900 ms):5分32例,4分62例,3分64例,2分20例,1分27例,0分35例;高分组(3~5分)158例(158/240,65.83%),低分组(0~2分)82例(82/240,34.17%);图像质量评分受设备序列(包括IFIR序列本身不稳定因素、预饱和带放置位置)及患者个体因素(包括呼吸因素、TI)的影响。 结论 3.0T MR IFIR冠状位血管成像序列可用于显示门静脉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