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1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366篇
内科学   20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102篇
外科学   112篇
综合类   555篇
预防医学   15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49篇
  8篇
中国医学   284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胶质瘤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即使患者确诊后接受最好的治疗,许多胶质瘤患者在初次治疗后9个月内复发,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也仅为15个月。而且复发胶质瘤患的总生存期一般很短,如果没有接受有效的治疗,生存期很少超过3~5个月。面对如此凶恶的疾病,胶质瘤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却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72.
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立青  刘翠翠  李飞 《海南医学》2006,17(8):13-13,36
目的 为了明确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例窦性心动过缓者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测。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标准:(1)窦房阻滞。(2)窦性停搏。(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4)快慢综合征。(5)双结病变。结果 200例窦性心动过缓者检出12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与电生理对照检查结果相同。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测可早期准确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冠心病居首位。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成年女性痤疮(AFA)患者的患病情况,探讨风险因素。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痤疮专病门诊调查年龄25~48(29.57±4.50)岁AFA患者290例。以问卷方式调查其风险因素并观察患者痤疮情况。结果:AFA好发于下颌部(95.17%)、面颊部(93.79%)、额部(89...  相似文献   
74.
刘业锋  李飞  谢伟  王星 《药学研究》2024,43(4):327-332
目的 探讨泛素连接酶CUL7蛋白抗体(Cullin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 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胃癌患者mRNA水平数据,并进行生存状况分析;并收集了60例接受手术治疗胃癌患者的胃癌和癌旁组织样本,免疫组化分析Cullin7的表达水平,并评估Cullin7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同时通过在人胃癌HGC-27细胞系中过表达或敲除Cullin7基因,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集落形成、划痕、Transwell迁移和Matrigel侵袭实验研究Cullin7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Cullin7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Cullin7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首次进展和进展后生存时间更短,同时Cullin7的表达与胃癌患者分化程度、神经侵袭、血管侵袭、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ullin7在胃癌细胞中的过表达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而用短发夹RNA(shRNA)敲低Cullin7可以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ullin7的上调可能是促进胃癌发生和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75.
背景: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在骨关节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而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主要受ATF4/CHOP信号通路调节,但该信号通路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及其调控仍不清楚.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和ATF4/CHOP信号通路在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按照Outerbridge分级,将从膝关节置换切取...  相似文献   
76.
张晓燕  王璇  谷妍  李飞  李燕平 《中医药导报》2020,26(5):103-105,121
目的:评价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5月,收集有关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拟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筛选后,根据Jadad评分系统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17篇文献纳入研究,共17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29,95%CI(4.15,9.15),Z=8.64,P0.000,01]。结论: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但此次纳入的文献经Jadad评分系统评价后大多质量不高,尚缺乏绝对的信服力,未来还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PE)患者血浆载脂蛋白C-3(ApoC-3)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常规产检并分娩的104例PE患者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mPE组,54例)、重度子痫前期组(sPE组,50例),另将同期年龄和孕周匹配的3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浆ApoC-3及其他血生化指标水平。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ApoC-3等指标对PE患者病情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poC-3水平对PE发生和发展的预测价值。结果 sPE组、mPE组血浆ApoC-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sPE组血浆ApoC-3水平显著高于m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血肌酐(S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时间(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poC-3与Scr、CRP、PLT、PT、Fib、D-D均是PE患者病情的影响因素(P&l...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介绍在海南、广西4个城镇的性服务场所,为期1年的女用安全套加入男套干预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干预前后保护性行为的变化。方法通过出访性服务场所,讲授美国产女套的知识和使用方法、对需要者免费发放女套,并持续了解和帮助解决女套使用出现的问题。干预前、干预6个月及12个月后,对干预目标场所工作的妇女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4个现场各次调查人数在73~160人之间,约占目标场所工作妇女的75%~80%;调查对象年龄均数范围26~34岁。整体看,4个现场干预前和干预后女套使用情况有一定差异。2次干预后调查,4个现场报告接受过于预的妇女比例约50%~70%。干预前,仅少数妇女听说过女套,干预后80%以上妇女听说过女套。约20%~50%妇女至少用过1次女套,其中50%以上用过2次或更多次。近10%妇女在调查前30天用过女套。在接受干预的妇女中,干预12个月后至少用过一次女套的妇女比例平均为54.9%;多次用女套的妇女比例为32.6%;调查前30天内用过女套的妇女占12.5%。近30%接受干预的妇女报告把女套当作备用的预防方法,有6%的妇女报告经常使用女套。基线时4个现场妇女调查前30天与所有类型性伴全部用安全套的比例均数不到40%,不用完全套的妇女接近1/4。干预后,各现场调查前30天全部性行为用安全套的妇女比例整体呈上升变化,完全不用安全套的妇女有所下降。妇女调查前30天用女套的性行为比例约2%,用男套的性行为比例约87%~90%。结论女套使用率远低于男套,但相当比例的妇女逐步将女套整合到预防行为中。加入女套有可能进一步减少无保护性行为。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观察不同强度低频脉冲磁场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迁移和成血管能力的影响.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0mT组,1.4mT组和1.8 mT组.除时照组外.其余各组用频率为15 Hz不同强度的方波脉冲磁场刺激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2 h/d,持续刺激5 d.曝磁5 d后,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管状结构形成试验和3维培养检测细胞成血管能力.结果 1.0mT组和1.4mT组磁场促进内皮祖细胞增殖,使其细胞周期分布发生改变,DNA合成期(S期)和合成后期(G2期)细胞比例增加,1.8 mT组磁场也能促进内皮祖细胞增殖,但对细胞周期分布影响不明显.体外培养内皮祖细胞迁移能力差,各强度磁场对其迁移能力也无明显影响.不同强度磁场均能够提高内皮祖细胞成血管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0±1.6)比(11.0±1.6); (19.2±1.9)比(11.0±1.6); (15.4±1.1)比(11.0±1.6),P均<0.05].1.0mT和1.4 mT磁场作用强于1.8mT磁场.结论 磁场的生物学作用和磁场强度相关,1.0 mT和1.4 mT低频脉冲磁场促进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增殖和DNA合成并提高其成血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