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2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髓鞘寡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相关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4例MOG抗体相关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31.4±14.9)岁。脑炎为最常见的表现形式(11/24),其中皮质脑炎10例;其次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6/24)、横贯性脊髓炎(3/24)、视神经炎(2/24)、视神经脊髓炎(2/24)。临床表现多样,头痛发热为皮质脑炎型患者最常见症状。24例患者中,9例脑脊液压力升高(190~380 mmH2O);9例白细胞计数升高(18~1 800/mm3),以单个核细胞为主;9例脑脊液蛋白升高(0.46~1.92 g/L)。所有患者血MOG抗体均为阳性,其中有6例患者脑脊液MOG抗体阳性,1例患者合并血清和脑脊液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阳性。所有患者进行了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21例发现有颅内病变,部位累及皮质、基底节、丘脑、脑干、小脑、脑膜、视神经、颈髓和胸髓等,表现为长T1长T2异常信号,FLAIR明显高信号,DWI等信号或高信号,ADC等信号或低信号,增强后可见点线、斑片状强化或无强化。12例患者进行了脊髓MRI检查,其中有8例患者脊髓受累,病变主要位于颈髓和胸髓,常累及2个以上节段。24例患者中,除2例拒绝采用免疫治疗外,其余22例采用了激素和/或血浆置换、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除3例患者失访外,对其余21例患者进行了3~24个月的随访,15例患者预后良好,未遗留明显神经功能障碍;3例患者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出现复发;3例患者遗留部分症状。结论 MOG抗体相关疾病的临床异质性大,应重视皮质脑炎型MOG抗体脑炎的诊断;脑脊液多为炎症改变,可见颅内压明显增高或白细胞数显著升高,注意与颅内感染性病变鉴别;血清MOG抗体阳性率高于脑脊液,偶可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大多数患者对免疫治疗敏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2.
CT增强扫描是采用高压注射器经静脉在30s内快速注入造影剂,达到对疾病鉴别诊断的目的。造影的成功也取决于良好的护理配合,其中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是确保扫描成功的重要保证。由于注入造影剂采用的是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快,压力高,大量造影剂要在短时间内注入,对静脉穿刺的要求很高,如果穿刺不当就会导致造影剂外渗,增强失败,给患者带来痛苦。我院从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共进OCT增强扫描201例,发生外渗6起,其中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发生静脉外渗5例,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发生静脉外渗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3.
朱俊芳  刘霞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555-1556
通过对58例药物毒物中毒患者的救治,经过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结果减少病程和提高疗效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地屈孕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子宫内放置曼月乐环,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模式下,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PBAC评分。结果术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患者的PBA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的PB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为4%,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为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曼月乐环运用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可有效的降低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降低阴道出血、睡眠障碍、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5.
目前国内手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多用冷冻切片或传统加温快速石蜡切片技术,但冷冻切片中易出现细胞肿胀等人为假象,而传统加温快速石蜡切片又因制备过程复杂,安全性差,且易造成组织细胞收缩和硬变。为克服上述不足,我们应用超声处理仪制备快速石蜡切片,取得了方便快捷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6.
甲状腺微小癌的快速冷冻切片诊断及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提高冷冻切片甲状腺微小癌(TMC)的检出率。方法 对42例冷冻切片诊断的TMC进行光镜观察,其中20例做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42例均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主要组织学特征为核内包涵体、毛玻璃样核、核沟、纤维性间质和砂砾体。免疫组化甲状腺球蛋白(TG)、细胞角蛋白19(CK19)均强(+),癌旁滤泡和良性增生性乳头CK19(-);17例上皮膜抗原(EMA)(+),8例CEA(+)。结论 TMC的诊断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记,CK19的阳性表达有助于TM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FTO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9939609、rs8050136与壮族儿童肥胖的相关性,为预防肥胖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SNaPshot技术分析151例柳州壮族肥胖儿童和134例健康对照儿童的FTO基因rs9939609、rs8050136,统计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状况,并分析其与肥胖代谢的关联性。结果健康对照组和肥胖组FTO基因rs9939609T/T型、T/A型及A/A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9.85%、17.16%、2.99%和71.52%、25.17%、3.31%,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8.43%、11.57%和84.10%、15.89%,A等位基因的OR值为1.45,95%的可信区间为0.89-2.35。rs8050136C/C型、C/A型及A/A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7.61%、19.40%、2.97%和70.76%、25.83%、3.31%,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7.31%、12.69%和83.77%、16.23%,A等位基因的OR值为1.33,95%的可信区间为0.83~2.14。两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检验,其等位基因在两种人群中的分布符合遗传平衡,说明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rs9939609位点AA与TT/AT基因型及rs8050136位点AA与CC/CA基因型与各代谢指标(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FTO基因rs9939609、rs8050136位点多态性与广西壮族儿童肥胖无相关性,各基因型携带者间代谢指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 探讨3种不同的钙离子浓度的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钙、钙磷乘积、血PTH及CRP的影响有无不同.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8岁患者共45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3种不同含Ca2 浓度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3个月,观察病人透析全程的血压变化、有无低钙抽搐、骨痛,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检测其血清钙、磷、iPTH及CRP变化.结果 透析3个月后用低Ca2 浓度透析液,患者血清iPTH值较前明显增高,血清CRP值较前明显降低,P<0.05;而高Ca2 浓度透析液可使患者血清iPTH值较前降低,但P>0.05,血清CRP值较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 低钙透析液会降低患者血钙,对血磷无明显影响,可刺激血透患者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但可减轻尿毒症患者的炎症状态;高钙透析液可加重尿毒症患者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50.
早孕并双侧卵巢畸胎瘤同时扭转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0岁,于2005年6月18日17时因"停经50 d,突发左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13 h"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5年4月28日,入院查体:T 36.5℃,P 84次/min,R 20次/min,BP 85/60 mmHg,神清,扶入病房,急性痛苦面容,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左下腹压痛明显,轻微反跳痛.妇检:外阴已婚型,宫颈光滑着色,子宫前位,如孕40余天大小,左附件压痛明显,陶氏腔可触及一女拳大包块,触痛明显.彩超提示:(1)宫内早孕(AVE6W1D);(2)左附件区见一8.09cm×5.73 cm的囊性包块,左卵巢畸胎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