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6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8篇 |
内科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6篇 |
预防医学 | 13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43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 考察神经酸口服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分析采用SUPELCO Ascentis Express F5色谱柱(10 cm×2.1 mm, 2.7μm);流动相水-甲醇(含0.1%甲酸);体积流量0.35 mL/min;柱温25℃;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食用菜籽油)及神经酸低、中、高剂量组(30、60、120 mg/kg),灌胃给药,于0.5、1、1.5、2、4、6、8、10、12、14、24、36 h采血,LC-MS/MS法检测神经酸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神经酸在62.5~4 0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加样回收率95%~106%。口服给药后,AUC0~36 h、AUC0~∞、Cmax均随神经酸剂量增加而升高(P<0.01);Tmax、t1/2、MRT分别为10.44、5.24、12.52 h,不同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30~120 ... 相似文献
112.
113.
培养名医是医院人才管理的重点之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我国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如火如荼进行之际,日臻激烈的竞争使医院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塑造和培养"名医"成为各大医院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思路.我们认为,"名医"必须具备高层次的学识与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尚的人格与医德、高超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在"名医"的培养过程中,应及时发现真正的可塑之才,积极加以多渠道培养,并施行强有力的制度以激发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同时还应选择合适的新闻媒介,向社会进行有效的形象传递,逐步使"名医"广为人知. 相似文献
114.
1病案摘要患者女,20岁。2005年10月出现间断无痛性肉眼血尿,12月出现间断右侧腰部剧烈绞痛,数分钟后出现新鲜血尿。B超检查示右肾上极15·4cm×10·8cm不规则中等回声;腹部CT(图1、图2)示右肾巨大占位性病变,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可能。骨扫描未见异常。2006年1月18日全麻下行右肾上腺区巨大肿瘤+右肾探查切除及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大小约20cm×15cm×12cm,突破后腹膜向腹腔内浸润生长,上部与肝脏部分粘连,向下侵犯右肾中上部,向后与腰大肌粘连,探查腹膜后下腔静脉前一大小约7cm×3cm×3cm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检查(图3、图4):右肾… 相似文献
115.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s)越来越多,是最常见的胰腺囊性病变;并与胰腺癌关系密切,是胰腺癌最重要的癌前病变之一,WHO将其定义为起源于主胰管或其主要分支的一种分泌粘液的乳头状肿瘤。根据影像学表现,IPMN可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及混合型3种,主胰管型恶变率高;根据囊肿被覆上皮的形态分类,可分为4种类型:胃型、肠型、胰胆管上皮型及嗜酸细胞型,免疫组化MUC1、2、5AC有助于鉴别;根据导管上皮细胞的异型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可分为腺瘤、交界性肿瘤、非浸润性癌及浸润性癌4类,这个肿瘤发展谱系对研究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IPMN需要与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胰腺导管上皮内瘤变鉴别。未发展为浸润性癌时预后良好。IPMN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较多,许多胰腺癌中有意义的基因都在IPMN中进行了研究,DPC4与IPMN的发生发展关系不大,随着细胞异型性的增加k—ras基因的突变率增高;Johns Hopkins的研究机构比较研究12例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和2例正常胰腺导管上皮,利用寡核苷酸微阵列的方法做全基因组表达谱检测,证实有673个基因表达高于胰腺导管上皮至少5倍,低表达的300个基因也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基因。但众多研究仍没有突破性进展,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总结11年来北京协和医院有病理诊断的胰腺罕见病变,以提高对胰腺罕见病变的认识。方法全面检索2000年至2011年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记录,筛选出胰腺少见病变,并检索PubMed相应文献并进行总结。结果共检出胰腺罕见病变6例,其中胰腺黏液球状体病1例,浆液性囊腺瘤伴导管腺癌1例,腺泡细胞囊腺瘤1例,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伴黏液样平滑肌肉瘤1例,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1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以上病变很少能在PubMed中检索到相关文献,有些病变甚至找不到与胰腺相关的报道。结论总结胰腺罕见病例,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胰腺病变,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更好地实行个体化诊疗。 相似文献
117.
119.
120.
活血化瘀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纤溶活性的影响,以及纤溶活性指标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9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组分配伍组和血塞通组3组,每组30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PAI、t-PA与CRP、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组分配伍组治疗后患者PAI水平较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低于其他2组治疗后(P<0.05),而t-PA水平较前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而血清PAI浓度与CRP、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相关(P<0.05)。结论:活血药有效组分配伍可有效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纤溶活性,从而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而血清PAI浓度与CRP、HDL-C明显相关(P<0.05)。 相似文献